题目
1.学校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
A 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B 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C 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D 开拓学生理解美的能力
2.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
A 评价作用 B 选拔作用 C 决定作用 D 主导作用
3.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
A 个性化 B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 个别化 D 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4.最早提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历史时期是在 ( )
A 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B 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C 第三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D 信息革命出现
5.苏联近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一种典型的( )
A 双轨制 B 单轨制 C 分支制 D 中间型学制
6.一位新教师当他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那么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属于( )
A 关注情境阶段 B 关注生存阶段
C 关注学生阶段 D 关注教学阶段
7.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
A 研究能力 B 学习能力 C 管理能力 D 交往能力
8.小李在解决问题时,能一步一步的分析问题,每一个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先后顺序,第一个假设成立后再检验第二个假设,解决问题的过程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直到找到问题答案。小李的认知风格是( )。
A.沉思型认知风格 B.冲动型认知风格
C.继时性认知风格 D.同时性认知风格
9.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A 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
B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 师生共同参与的
D 学生自愿选择的
10.一般而言,小学生注意力的发展特点是( )。
A.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逐渐过渡
B.注意的范围很广,稳定性强
C.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一般较强
D.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强
11.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 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 杜威和赫尔巴特
C 赫尔巴特和杜威 D 夸美纽斯和杜威
12.周恩来称赞的“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民主教育家是( )
A 蔡元培 B 徐特立 C 杨贤江 D 陶行知
13.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 )
A 苏霍姆林斯基 B 杨贤江 C 凯洛夫 D 赞可夫
14.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的态度及其审题的方法,也将影响到化学、物理等学科中的审题活动,属于( )。
A.负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具体迁移
1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属于( )。
A.原始社会的教育
B.古代社会的教育
C.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
D.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解 析
1.答案C。【笔尖解析】美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其中最高层次是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因此,本题答案选C。
2.答案A。【笔尖解析】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教育活动有指导意义,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因此,答案选A。
3.答案B。【笔尖解析】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因此,本题答案选B。
4.答案A。【笔尖解析】最早提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是德国的魏玛政府在1619年颁布的《魏玛宪法》中,而1619正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因此,答案选A。
5.答案C。【笔尖解析】中间型学制(分支型学制)或是“Y”型学制,这种学制既有上下级学校间的相互衔接,又有职业技术学校横向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立体式的学制,其代表国家是前苏联和我国。双轨制是以英国、法国等代表的西欧国家的教育制度。单轨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教育制度。因此,本题答案选C。
6.答案B。【笔尖解析】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他们经常关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怎么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这一阶段的教师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因此,本题答案选B。
7.答案A。【笔尖解析】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与研究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为此,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因此,本题答案选A。
8.答案C【笔尖解析】继时性认识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能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一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前后顺序;同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采取宽视野的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兼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同时性和继时性不是加工水平的差异而是认知方式的差异。
9.答案B。【笔尖解析】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而课内教育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领导的认识活动。因此,本题答案选B。
10.答案A【笔尖解析】学生注意力的发展特点有: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逐渐过渡;注意的范围狭窄,稳定性差;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一般较弱;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所以选A。
11.答案C【笔尖解析】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提出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即“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杜威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杜威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的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是现代教育学的代表,提出了新的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因此,本题选C。
12.答案D。 【笔尖解析】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一生致力于生活教育,希冀通过教育来实现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和伟大复兴。在他过世后,被周恩来称赞的“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民主教育家。蔡元培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因此,本题选D。
13.答案C。【笔尖解析】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被称为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杨贤江是我国第一个系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教育原理、理论联系中国实际的教育家。因此,本题选C。
14.答案C【笔尖解析】一般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原理、原则和态度的具体应用。题干描述符合一般迁移。
15.答案B。【笔尖解析】古代社会分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严重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