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
A.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B. 传授知识
C. 发展智力 D. 陶冶情操
2.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制定的学习方案是( )
A. 学习策略 B. 学习目标
C. 学习过程 D. 学习内容
3.教师利用班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来改变学生态度的是( )
A. 说服教育 B. 榜样力量
C. 奖励与惩罚 D. 群体约定
4.以学生为本就是给学生提供( )
A. 最适合的教育 B. 最优质的教育
C. 最先进的教育 D. 最特殊的教育
5.教师上课时讲到重要地方, 声音要适当放大放慢, 使学生听清楚,这是因为知觉具有( )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整体性 D. 恒常性
6.人的感知运动的发展总是先于抽象思维的发展,这体现了心理发展特点的( )
A. 连续性与阶段性 B. 定向性与顺序性
C. 不平衡性 D. 差异性
7.关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动机越强,工作效率越高 B. 动机越弱,工作效率越高
C. 动机中等,工作效率最佳 D. 动机越弱,工作效率越低
8.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
A.道德认知不足 B.道德情感浅薄
C.道德意志薄弱 D.道德行为缺失
9.以下不属于马斯洛提出的缺失需要的是( )。
A.求知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生理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10.学生根据谐音法记住圆周率后50位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A.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解析
1.【答案】A
【解析】B、C、D项三个选项只是教学的任务之一,教学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答案】A
【解析】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制定的学习方案。学习目标是通过学习活动使自己的学习行动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学习过程是指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不断改进学习方法的活动过程。本题是对学习策略含义的考查。故本题选A。
3.【答案】D
【解析】说服教育是指教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榜样力量是指教师通过树立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奖励与惩罚是小学生道德教育中较为常用的方法,如物质奖励、口头表扬奖励与惩罚等。群体约定是指教师利用班级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来改变学生态度。故本题选D
4.【答案】A
【解析】以学生为本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需要、选择、感受、个别差异等,所以以学生为本就是提供给学生最适合的教育。最优质的教育、最先进的教育、最特殊的教育并不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进行考虑,它们反而可能忽视了学生的需要,故选A
5.【答案】A
【解析】人所处的环境复杂多样。在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背景,这就是选择性。声音放大放慢有利于学生将教师的讲话作为知觉对象。
6.【答案】B
【解析】抓住题干的关键词“先于”,即先发展什么,后发展什么,因此选择顺序性和定向性。连续性和阶段性强调的是每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或任务是什么;不平衡性强调的是发展速度的不一致;差异性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7.【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的考查。“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率。(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2)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3)动机水平与行为效率呈倒U型曲线。因此选C。
8. 【答案】C
【解析】 道德意志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也是构成个人道德品质的要素。学生明知故犯,道德意志薄弱的表现。
9.【答案】A
【解析】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最高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求知、审美、创造的需要,也叫做成长的需要;缺失需要包括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的需要。
10.【答案】A
【解析】谐音法属于记忆术,记忆术属于认知策略中的精加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