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需要,投入到教育领域的人、财、物力的总和。
A.教育投资 B.教育财政 C.教育经费 D.教育成本
2.以下关于“个性教育”涵义的表述中不当的是( )
A.其目的在于充分实现个体的内在的独特的天赋潜能
B.其手段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
C.它鼓励学生处处特立独行,处处标新立异
D.以对学生基本自由的尊重为前提
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在一门课程结束后进行教学或测验,以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这种评价方式被称为( )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配置型评价 D.总结性评价
4.“因材施教”教育原则依据的是人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个别差异性 C.顺序性 D.不均衡性
5.(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评价法
6.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 )
A.促进者 B.研究者 C.建设者 D.开发者
7.关于课程标准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课程标准必须认真研究和把握
B.教师必须系统的理解课程标准
C.课程标准有一定弹性,所以老师不必严格执行
D.课程标准可作为教师检查自己教学质量的依据
8.教师资格证的适用地域范围是( )
A.在全国范围适用 B.在本地区适用 C.只在本校适用 D.在外国也适用
9.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研究学生 B.组织培养班集体 C.协调各种教育力量 D.开展各种活动
10.人们常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
A.连续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差异性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