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720.C【解析】国家课程是一级课程,地方课程是二级课程,学校课程是三级课程。
1721.C【解析】安排课程表需要遵循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和生理适宜原则。
1722.B【解析】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课程标准。
1723.A【解析】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1724.D【解析】教育者在完成某一门课程的教学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变化结果指的是课程目标。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课程。
1725.C【解析】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及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科书。
1726.C【解析】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
(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受教育者的心理顺序要求的统一
(4)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5)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1727.B【解析】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1728.C【解析】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落实在课程类型上表现为活动课程。
1729.D【解析】教材可以是印刷品(包括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补充读物、图表等)也可以是音像制品(包括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等)。课外活动不属于教材的内容。
1730.B【解析】目标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病而提出的。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1731.A【解析】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是课程设置。
1732.C【解析】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直接经验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1733.C【解析】古德莱德提出五种不同的课程:
1.理想的课程,即由一些教育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
2.正式的课程,即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我们平时在课程表中看到的课程即属此类;
3.领悟或理解的课程,即任课教师所领悟的课程,这种领悟的课程可能与正式课程之间会产生一定的距离,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4.运作的课程,即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在实施中,教师常常会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进行调整;
5.经验的课程,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实在在体验到的东西,也即课程经验。
1734.D【解析】认为教师的角色是课程的开发者,这是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
1735.A【解析】主张以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课程的是经验主义课程。
1736.A【解析】布鲁纳倡导学科结构主义,这种观点是结构主义课程论的观点。
1737.A【解析】目标取向的评价把课程评价看作将教育结果或课程计划和预定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
1738.D【解析】给学生广泛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但是学生从中获取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这指的是活动课程。
1739.C【解析】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是学科课程。
1740.C【解析】相关课程就是保留原来学科独立性的基础上,寻找两个或多个学科之间的共同点,使这些学科的教学顺序能够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插进行。融合课程,也称合科课程,就是把部分科目统合兼并于范围较广的新科目,选择对学生有意义的论题或概括的问题进行学习。如把动物学、生理学、植物学等融合为生物学。核心课程,这种课程是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组织内容,又被称为问题中心课程。
1741.C【解析】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是指从科学知识的整体中,选取关系紧密、性质相同的部分内容,根据科学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组成一门学科,在每门学科内部都有严密的结构体系。分科课程的优点是突出教学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体现教学的专业性、学术性和结构性、有助于组织教学和评价。选项C,分科详细恰恰是分科课程的缺点,容易切断知识的整体性并造成某些学科之间不必要的重复。
1742.D【解析】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
1743.B【解析】课程内容的活动取向特别注重课程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1744.C【解析】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这里的课程已含有学习范围进程计划的程序之义。这与我们现在许多人对课程的理解有相似之处。
1745.B【解析】题干中描述都是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非预期的影响,符合隐性课程。
1746.B【解析】我国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微观背景是素质教育的实施。
1747.C【解析】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1748.B【解析】学科课程又称为分科课程。
1749.C【解析】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评价的课程。
1750.B【解析】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1751.C【解析】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教材是最基本和特殊的课程资源。
1752.B【解析】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课程的总体规划是课程计划。
1753.B【解析】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是螺旋式,课程内容不重复出现是直线式。
1754.B【解析】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际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1755.选D【解析】课程评价具有多重功能,但从根本上来说主要有促进发展、鉴定水平和选拔淘汰三大功能。
1756.B【解析】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是政治、经济、科技进步、文化因素。
1757.C【解析】后现代课程的标准包括丰富性、循环性、严密性、关联性。
1758.B【解析】课程要考虑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属于经验主义课程论的观点。
1759.B【解析】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包括要素主义课程论、结构主义课程论、永恒主义课程论。
1760.C【解析】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谁为主的问题,两种争论包括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
1761.C【解析】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结果的课程是学科课程。
1762.B【解析】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最大的区别
1763.D【解析】后现代课程论,多尔的观点。强调体验。
1764.D【解析】布鲁纳倡导学科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765.C【解析】课程缔造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缔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缔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1766.D【解析】是指教材内容要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到繁、从具体到抽象等先后顺序来组织编写。
1767.A【解析】泰勒的课程原理,可以概括为目标(确定教育目标)、内容(选择学习经验)、方法(组织学习经验)、评价(评价学习效果)。
1768.B【解析】(1)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
根据大课程小教学观,课程目标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二者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2)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课程目标确立的基础,二者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3)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
培养目标是教学目标确立的基础,二者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1769.C【解析】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着重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
1770.A【解析】测定教育目标在课程和教学方案中究竟被实现多少属于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
1771.C【解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不包括为了学生的生理发展。
1772.D【解析】课程评价在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课程评价是对课程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判断其价值和适宜性,它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收集系统全面的有关资料,对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比较,判断其价值和效果;是为调整、改善、选择、推广、提高教育质量提供科学的、客观的依据。
1773.B【解析】影响课程实施的最关键因素是教师。
1774.A【解析】泰勒提出目标评价模式。
1775.D【解析】存在主义课程论认为人文学科应该成为课程的重点。
1776.B【解析】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属于经验课程。
1777.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课程类型特点的理解与把握程度。活动课程主张以生活化的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讲授,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主导,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综合课程是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把几个学科的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又称广域课程、统合课程、合成课程。综合课程的目的也在于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但其注重的是知识的统一性。综合课程除了克服分科过细的缺点以外,还比较容易贴近社会现实和实际生活。综合课程也强调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反对学科中心,只是反对分科过细。故本题选C。
1778.C【解析】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学者是杰克逊。
1779.B【解析】校园文化属于隐性课程。
1780.D【解析】我国中小学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是课程标准。
1781.D【解析】“三基”是指读、写、算。
1782.B【解析】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以把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1783.A【解析】教学计划(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开设哪些科目。
1784.D【解析】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1785.B【解析】《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泰勒的代表作。
1786.D【解析】巴格莱是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
1787.B【解析】1、主动性——首要特征表现为我要学;2、独立性——核心特征;3、独特性——重要特征;4、体验性——突出特征。
1788.B【解析】校本课程体现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学生也可以参加。
1789.D【解析】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是关注学生兴趣、动机和时间,体现学习者中心的一种课程形态,并不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1790.B【解析】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区分: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区分: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根据功能特点来分,条件性课程资源与素材性课程资源。
1791.B【解析】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斯宾塞。
1792.B【解析】学科课程主要是从各学科领域中精选的部分内容,按照该领域的逻辑结构构成的知识体系。它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地课程类型。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是学科课程。
1793.B【解析】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而开设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是选修课程。
1794.B【解析】根据课程实施的主体的不同,可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1795.B【解析】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校本课程。
1796.C【解析】显性课程亦称公开课程。
1797.D【解析】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是依据课程的呈现方式的不同而划分的。
1798.B【解析】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称为学校课程。
1799.D【解析】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
1800.C【解析】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是学校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
1801.C【解析】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
1802.B【解析】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比,它的缺点是不利于学生联系社会实践,忽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1803.C【解析】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教科书。
1804.B【解析】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方式。
1805.A【解析】课程的表现形式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1806.C【解析】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课程计划。
1807.A【解析】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的预期结果转向课程计划的实际结果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1808.C【解析】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泰勒。
1809.A【解析】过程模式的核心人物是教师。
1810.C【解析】内容不再重复的是直线式。
1811.D【解析】忠实取向强调课程设计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忠实地执行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
1812.C【解析】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1813.B【解析】1.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区分: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
2.按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区分: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3.按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区分,有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
4.根据功能特点来分,条件性课程资源与素材性课程资源。
1814.A【解析】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以法令形式规定的说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
1815.A【解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
1816.C【解析】提出“无论我们选教何种学科,都必须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教育家是布鲁纳。
1817.B【解析】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点需要,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题干中的兴趣课符合拓展型课程。
1818.C【解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教材是重要而特殊的课程资源。
1819.B【解析】新课程结构有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的特点,课课程要求合理安排课程内容、课时等,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这要求新课程结构要体现均衡性特点。
1820.B【解析】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1821.A【解析】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它也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
1822.A【解析】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1823.B【解析】学校课程(校本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1824.B【解析】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课程标准。
1825.C【解析】新课程结构特点是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1826.D【解析】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以“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初中开设《中国历史》课程是一门基础型课程。
1827.D【解析】中小学校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施工蓝图”是课程。
1828.A【解析】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整体性、迁移性、生理事宜等原则。
1829.C【解析】自然学习领域包括天文、生物、物理、化学等科目,属于综合课程。
1830.B【解析】制约学校课程制定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儿童、知识。
1831.B【解析】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
1832.B【解析】课程是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1833.C【解析】获得系统性知识是学科课程的特点,活动课程的主要缺点包括儿童获得的知识缺乏系统性。
1834.D【解析】忠实取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课程实施过程实现预定的课程方案的程度。因此,持有忠实取向的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角色往是课程执行者。
1835.C【解析】教师根据本校学生的情况开设插花课是校本课程。
1836.A【解析】以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掌握为目标的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1837.D【解析】课程组织的原则: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
1838.D【解析】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1839.D【解析】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840.C【解析】课程政策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课程权力的分配和再分配。
1841.A【解析】课程评价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的起点。
1842.A【解析】典型特征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1843.C【解析】合作学习小组需遵循的原则是同组异质,异组同质(每个小组内部成员不一样,不同的小组之间水平差不多)。
1844.A【解析】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种类是学科课程。
1845.B【解析】学生中心课程论强调直接经验。
1846.A【解析】案例中的教师没有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说明缺乏正确的学生观和相应的行为。
1847.D【解析】A选项的课程标准(原名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B选项的布鲁纳倡导建立的课程理论是结构主义课程理论。C选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情感体验。
1848.C【解析】以学生发展为本,其中发展指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
1849.D【解析】A选项的CIPP评价模式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四个步骤。B选项三级课程管理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共同管理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C选项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1850.B【解析】课程一词在国外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撰写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1851.B【解析】课程一词在国外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撰写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1852.B【解析】学科课程的排列注重逻辑顺序。
1853.A【解析】最早提出活动课程思想的是法国的卢梭,活动课程代表人物是卢梭、杜威。
1854.D【解析】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
1855.B【解析】产生最早,至今仍在学校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类型是分科课程。
1856.A【解析】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是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并行,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1857.D【解析】主张从儿童的兴趣和经验出发,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是活动课程。
1858.A【解析】综合实践活动课属于国家级必须课程。
1859.D【解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
1860.C【解析】按照管理(开发)主体不同,把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1861.A【解析】根据课程的任务,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1862.B【解析】研究型课程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由学生自己来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施并得到结论的课程。
1863.C【解析】按课程要求,将课程划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1864.A【解析】计划性是区分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的主要标志。
1865.A【解析】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课程属于理想课程。
1866.B【解析】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组织课程内容被称作是现代教育派。
1867.A【解析】“活动课程”及“体验教育”都含有杜威的教育思想。
1868.C【解析】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1869.D【解析】体会时间的宝贵,并珍惜时间的目标属于情感性目标。
1870.B【解析】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1872.C【解析】强调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的是综合。
1873.C【解析】课程一词在国外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撰写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博比特把课程当作专门领域研究。在课程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专门系统研究课程评价理论的是泰勒。
1874.D【解析】泰勒的课程编制模式是目标模式。
1875.CD【解析】课程标准是依据课程计划制定的,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CD选项均正确。
1876.D【解析】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和编撰叫教科书的直接依据。
1877.D【解析】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878.D【解析】国家对某一学科的教育内容,及进度做出规定的指导性文件称为课程标准。
1879.B【解析】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课程标准。
1880.C【解析】完整的课程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五部分组成。
1881.C【解析】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主要工具是教科书。
1882.A【解析】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是课程计划。
1883.B【解析】题干中老师布置教室是想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影响都是非预期的,所以符合隐性课程。
1884.A【解析】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制定的,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不需要必须一一对应。
1885.B【解析】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的系统化活动。
1886.A【解析】完整的课程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五部分组成。
1887.B【解析】横向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学生发展阶段需要探索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
1888.C【解析】小学课程的性质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1889.C【解析】从课程开发的任务与结果视角,课程开发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
1890.A【解析】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和基本途径。
1891.A【解析】泰勒概括的泰勒原理的核心环节是确定课程目标。
1892.D【解析】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的作用同等重要。
1893.A【解析】唐朝孔颖达提出“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里的“课程”一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课程。宋朝朱熹多次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这与我们现在许多人对课程的理解有相似之处。
1894.B【解析】学习课程以学科分类为基础属于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理论。
1895.A【解析】课程制定主要考虑的三方面因素是社会发展、科学知识和受教育者。
1896.B【解析】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1897.D【解析】“泰勒原理”通常包括以下四步: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1898.A【解析】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1899.B【解析】课程实施的最后一个任务或环节是课程评价。
1900.A【解析】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1901.D【解析】纵向组织主要有两种形式:直线式和螺旋式。直线式课程指的是将课程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不重复的进行排列。螺旋式课程在不同阶段上课程内容重复出现。
1902.A【解析】螺旋式课程在不同阶段上课程内容重复出现。
1903.A【解析】要素主义教育思想流派代表人物是巴格莱等人,与进步教育相对立。
1904.C【解析】A选项说法错误,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B选项说法错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都需要课程资源。
1905.B【解析】活动课程是相对于系统的学科知识而言,侧重学生直接经验的一种课程形式。
1906.C【解析】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
1907.B【解析】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三个特征是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
1908.A【解析】要素主义课程取向者认为,课程的目的在于理智和道德训练,促进社会进步和民主,让公民在理智和道德训练中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课程的内容是“人类共同文化要素”。该取向关注学科课程和教材的逻辑组织,注重教师权威下的接受式学习,还强调制定严格的学业成绩评价标准。综上所述,B、C、D项说法均正确,故排除。A项,说法错误,故当选。
1909.D【解析】CIPP评价模式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四个步骤。
1910.D【解析】从课程的任务角度划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1911.C【解析】课程资源分类: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区分: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区分: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区分,有物质形态的课程资源和精神形态的课程资源。根据功能特点来分,条件性课程资源与素材性课程资源。根据载体不同来分,文字性课程资源与非文字性课程资源。
1912.A【解析】按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划分,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1913.A【解析】活动的选材由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而定,这种课程理论属于活动课程论。
1914.C【解析】教材不仅包括摆在课桌上的课本,而且还应包括视听教材。
1915.A【解析】美国学者博比特在918年出版《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1916.B【解析】以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为中心的是活动课程理论。
1917.D【解析】教师上课和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依据是教材。
1918.D【解析】在我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人是孔颖达,在西方最早使用的是斯宾塞。
1919.A【解析】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1920.B【解析】学科课程主要是从各学科领域中精选的部分内容,按照该领域的逻辑结构构成的知识体系。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学科课程。
1921.C【解析】从课程功能等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1922.D【解析】杜威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其转化为课程付诸实践。
1923.B【解析】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直接、最便利的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条件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社区的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海洋馆、动物园、植物园、气象站以及科研院所等
1924.A【解析】B、C、D都体现了“学习者是课程主体”的思想。
1925.D【解析】横向组织是指打破学科的知识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按照学生发展的阶段,学生发展阶段需要探索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
1926.AD【解析】根据课程的任务,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1927.ACD【解析】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过程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
1928.ABCD【解析】CIPP评价模式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四个步骤。
1929.BCD【解析】泰勒提出的课程编制步骤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经验、组织课程内容、评价课程。
1930.BCD【解析】课程目标是预期的结果,而不是实际达到的结果。
1931.ABC【解析】课程计划的构成: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说明(开设哪些科目)、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
1932.ABCD【解析】古德莱德认为课程的层次主要有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或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1933.ABD【解析】A选项说法错误,杜威认为课程的组织要考虑儿童的心理顺序,但是没有提出没有必要考虑教材的逻辑顺序。B选项说法错误,“课程”一词是由拉丁文派生出来的。D选项说法错误,课程评价它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现代教育评价理念提倡发展性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
1934.AD【解析】课程设计的主要模式有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
1935.ACD【解析】影响课程制定的三大因素有:社会、知识、儿童。
1936.ABD【解析】课程实施的三种价值取向是: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
1937.BCD【解析】课程开发的基本维度是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对学生的研究。
1938.BCE【解析】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属于显性课程。未来社会要求的新科技属于干扰项。
1939.BD【解析】A选项属于基础性课程,C选项属于研究型课程。
1940.AB【解析】学科中心课程观包括要素要素主义、永恒主义、结构主义等。
1941.ABCD【解析】课程目标具有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1942.AB【解析】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写通常采用直线式和螺旋式。
1943.ABC【解析】课程评价的内涵包括:第一,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第二,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第三,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作出贡献;第四,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
1944.AC【解析】根据课程资源空间分布不同,可将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1945.ABCD【解析】综合课程有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1946.BCD【解析】A应该是博比特出版的《课程》,被看作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论专著。
1947.ABD【解析】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决策民主化、课程实施的改进、教育公平的达成、学校特色的形成、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故选ABD。。
1948.ABCD【解析】学校风气、社会风气、家庭氛围、师生关系都属于隐性课程资源。
1949.ABCD【解析】CSE评价模式的实施步骤包括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1950.ABC【解析】校本课程开发理念1.“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2.“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3.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4.“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5.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善于利用现场课程资源。6.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7.校本课程开发的性质:国家课程的补充。8.校本课程开发的运作:同一目标的追求。
1951.BCD【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原文三项,学前、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
1952.ABC【解析】新课程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1953.ABD【解析】题干是新课改提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C选项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说法正确,但是和题干没有关系。
1954.BD【解析】综合实践活动课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1955.AB【解析】古德莱德认为课程的层次主要有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或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1956.ABD【解析】隐性课程源于杜威的“附带学习”,克伯屈的“附学习”,杰克逊的“附加学习”。
1957.BC【解析】教材和图书馆属于显性课程资源。
1958.AB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分类。地方课程,就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二级课程的编订权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县、校不经批准无权变动。省、区、市级课程的编订宗旨是补充、丰富国家级课程的内容或编订本地区需要的教材。它既可以安排学科类课程,也可以安排各种活动;既可以安排必修课,也可以开设选修课。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主体自主进行的课程建设过程,而地方课程的开设不是据校情而定的,C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BD。
1959.AD【解析】按照知识来组成教学科目是学科课程,以学生的需要、兴趣、经验和能力为基础是活动课程。
1960.ACD【解析】思想品德教育属于显性课程。
1961.ABCD【解析】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学生发展因素、科技革新因素。
1962.CD【解析】目的游离评价模式认为,评价除了关注预期结果之外,还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A项错误。B项是CIPP评价模式的主张,因此错误。
1963.ABCD【解析】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作为课程编制过程中首要的组成部分,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依据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一个内容可能同时实现多个目标,同理,一个目标也需要很多内容来实现。
(二)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 课程的主要功能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程内容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及需要,对于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学生的身心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
(三)社会发展 学生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交织在一起,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考虑现实社会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先行”就是体现。
(四)科学文化知识 课程内容的基本要素是知识。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考虑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本身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1964.ABCD【解析】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重视能力的培养:重视个别差异。
1965.ACE【解析】社会实践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途径,是指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入社会,在广泛的社会活动中对学生施加各种影响的教育活动。社会实践的功能:有利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利于形成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向。社会实践的内容:以德育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智育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劳动教育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966.BD【解析】三级课程
1967.ACD【解析】1.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2.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对基础型课程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增益促效的基础作用。3.各类型、各科目课程的教育过程中虽然任务不同、层次要求不同,但都具有渗透性、综合性。4.从课程目标来说,三者在统一的目标下,在不同层次的要求上功能互补递进,全力形成一个整体。
1968.AD【解析】BC都属于分科课程。
1969.ABCD【解析】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二)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完整的课程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五部分组成。
1970.CD【解析】问的是不正确的是。C课程标准是最低要求,必须达到。D课程标准可以座位教师检查自己教学质量的依据。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师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标的基本思想和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2.课标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是课标的主要载体。3课标只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是基本的要求。4。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5.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标的合理性
1971.ACD【解析】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教科书)。
1972.BCE【解析】
1973.ABCD【解析】
1974.ABCDE【解析】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1.前言2.课程目标3.内容标准4.实施建议5.附录(术语解释)
1975.ABCDE【解析】1.分类:
(1)印刷品: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参考书、讲授提纲)、补充读物、图表等;
(2)音像制品: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等。
2.教材的开发与管理,我国实行编审分离的制度。
3.教材的主体是教科书和讲义。
1976.AC【解析】(一)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
(二)文化发展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
文化对课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丰富,二是课程结构的更新。
(三)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四)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五)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1977.ABD【解析】题干应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的特征。
1978.ABD【解析】依据科学的课程理论,处理好课程系统内部范畴的几个基本关系,体现基础性和多样性。这些基本关系包括:基础课与提高课,分科课与综合课,理论知识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
1979.ABC【解析】课程内容选择的准则包括:(1)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2)课程内容应贴近社会生活;(3)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
1980.ABCDE【解析】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包括:(1)经验课程容易导致学科知识的支离破碎,学生难以掌握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的体系;(2)经验课程(3)施中容易导致“活动主义”,为活动而活动,如果把握不当,会极大地影响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3)经验课程在课程实施中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以及相关教学设施提出了较高要求,它要求教师具有相当高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艺术素养,在师资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经验课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1981.AC【解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小学到高中的必修课程。《思想品德》课程是国家课程。
三、判断题
1982.对【解析】课程内容应该充分反映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现实。
1983.错【解析】
1984.错【解析】综合课程的概念
1985.错【解析】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应该相互结合。
1986.错【解析】课程组织的方式有学科中心和儿童中心,两者需要相互结合。
1987.错【解析】课程是教什么,教学是怎么教
1988.错【解析】课程论主要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
1989.对【解析】活动课程也被称为“经验课程”,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
1990.对【解析】隐性课程虽不在教学计划中体现,但对学生的知识。情感,行为等产生潜移默化影响,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1991.对【解析】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科书是最有代表性的教材。
1992.对【解析】所谓选修课,是一种对必修课起辅助作用的补充性课程。
1993.错【解析】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目标、实施和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作出判断的过程。它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学业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和教师评价。
1994.错【解析】唐朝 孔颖达 “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汉语中最早出现“课程”一词,但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课程
1995.错【解析】
1996.错【解析】人本主义也有学术性课程。人本主义倡导平行和并行课程。
1997.错【解析】知识中心课程论重视儿童对系统知识的学习。
1998.对【解析】教学媒体、教师和学生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1999.错【解析】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标评价模式。
2000.错【解析】重点和难点不一定一样。重点针对内容,难点针对学生和内容而言。
2001.错【解析】地方课程的制定主体是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2002.错【解析】不一定。
2003.对【解析】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属于隐性课程。
2004.错【解析】某小学设置机器人、动漫设计、剪纸类课程,这属于校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