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营口市盖州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0.5分,总计30分)
1.【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选项。
2.【答案】B。
【解析】第一所蒙台梭利儿童之家起源于1907年,由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亲自创立并指导。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根据其指导儿童之家的经验而写成的《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1912年在美国出版,很快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并成为指导儿童之家教学活动的经典著作。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选项。
3.【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师的领导方式。勒温曾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A选项。
4.【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过程基本规律主要有: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间接性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规律、教育性规律)、4.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双边性规律)。教师在新课改中要尽可能体现学生中心,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选项。
5.【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有关教育的本质有多种观点,目前普遍认可的观点是: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所以此题应该选择C选项。
6.【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六艺。六艺”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国学中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基本内容。礼——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内容;乐——诗歌、音乐、舞蹈;射,射技教育;御——驾驭战车的技术训练;书——文字教育;数——简单的计算教育。其中礼乐教育称为六艺教育的中心。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选项。
7.【答案】C。
【解析】宋代理学家 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C选项。
8.【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②社会即学校③教学做合一。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选项。
9.【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教育和经济是相互影响的,其中经济决定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三)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四)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手段。教育反作用经济,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教育再生产劳动力、(二)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选项。
10.【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主要指人的感觉知觉的灵敏度、注意的持久性、记忆的强度、思维的敏捷性等。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几方面: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选项。
11.【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教育工作者应按照发展的序列进行施教,做到循序渐进。“拔苗助长”、“陵节而施”等等都是有违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选项。
12.【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有关教育的本质有多种观点,目前普遍认可的观点是: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选项。
13.【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作用。题干中强调的立德树人,培养人才,所体现的是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教育目的为教育实践规定方向,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全部教育工作中最根本的问题。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确立、教育内容的取舍、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育效果的评价,都是以教育目的为依据和前提的。教育目的无论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有目标导向作用。选项A,目的是一种结果指向。人类的活动既是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那么也就应该是有着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教育活动因为有可以达成的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就可反过来成为一种激励的力量。选项B,教育目的既是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同时也当然是衡量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依据。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可集中体现在现代教育评估或教育督导行为中。选项D,一定的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根据自身或人的发展需要对教育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以便达到其自身发展的目的。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C选项。
14.【答案】D。
【解析】目的是行动所要达到的结果。教育的目的就是进行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所谓教育的预期结果,就是要使教育对象“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质量”。因此,教育目的集中体现为培养人的质量标准,主要回答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D选项。
15.【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师劳动特点。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的特点。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是由学生的可塑性、向师性心理特征决定的。同时,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也要求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任何一个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A选项。
16.【答案】C。
【解析】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主要扮演的角色有: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组织者、领导者等角色。所以此题应该选择C选项。
17.【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布鲁纳的课程理论。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当代西方出现的一个重要的课程理论,其代表人物是该课程理论的创始人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提出“三个任何的观点”,即任何学科的基本结构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在课程实施上,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倡导发现式学习法,重视培养学习者的直觉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选项。
18.【答案】A。
【解析】“产婆术”教学法的提出者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青年学者的问答而著名。其教学的方法称为产婆术也称问答法。第一步是讥讽,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无词以对,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第二步是助产术,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第三步是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第四步是定义,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选项。
19.【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结构。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其中理解教材是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选项。
20.【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等来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为演示法。演示法是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运用演示法时要注意几个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性地运用演示手段;控制演示时间,难度不宜太大;演示内容要贴近生活。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选项。
21.【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学测验的指标。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是信度。信度是表明评价工具质量的又一重要指标,主要指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程度。选项A,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测量工具能真实地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事物的程度。选项C,难度指测验的难易程度。类似的指标是“通俗性”。在教学测量中,通常用答对或通过测验的人数比例作为难度值。选项D,区分度有时也称鉴别力,主要指测验对于不同水平的被试加以区分的能力。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选项。
22.【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德育过程内部矛盾是德育中各要素的对立统一关系。其基本矛盾有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的矛盾,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的矛盾。个体的道德发展是在其内矛盾运动的过程中实现的,矛盾和冲突是促进道德发展的直接的动力。其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任务(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现状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选项。
23.【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知、情、意、行四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思想品德的发展,德育要注意发挥四者的整体功能。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经验将德育工作总结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但是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C选项。
24.【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学生,违背了正面引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该原则是指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选项。
25.【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和首要任务: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班主任的主要任务,也是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经常性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所以此题应该选择C选项。
26.【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班主任。班主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聘期由学校确定,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连续1学年以上。
27.【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班集体的舆论是班集体生活与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激励的作用,是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教师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努力把舆论中心引导至正确的方向。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的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良好的班风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教师可通过讲清道理、树立榜样、严格要求、反复实践等方法培养与树立良好的班风。所以此题应该选择C选项。
28.【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正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形式。选项A,课外活动中学生具有自愿性,因此并不是必须参加的。选项C,课堂教学是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所以不是自愿选择的。选项D,课外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选项。
29.【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地位。新课改的学生观提出: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要用各种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选项B,当学生做为教育的对象时,学生确实是被教育的,所以是教育的客体。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D选项。
30.【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育的起源学说。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生物界,是动物进化所产生的现象。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生物和心理起源说共同否定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B选项。
31.【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人的心理现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选项。
32.【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感觉的对比现象。感觉对比是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同一灰色放在黑色的背景上显得亮些,放在灰色的背景上显得暗些,这是无彩色对比。灰色的对象放在红色的背景上,看上去有绿色的感觉,而放在绿色的背景上又有红色的感觉,这就是彩色对比。彩色对比的结果使刺激对象向背景的补色方向变化。颜色的对比又分同时性对比和继时性对比。刺激同时作用产生的对比是同时性对比,刺激相继作用产生的对比是继时性对比。视觉对比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视觉对比的存在,人类才能分辨出物体的轮廊和细节,识别物体的形状和颜色。选项A,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适应可以使感受性提高,也可以使感受性降低。选项C,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之为感觉后效,也叫感觉后像。选项D,错觉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选项。
33.【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记忆的分类。1.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可以把它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1)无意识记:事前没有明确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去努力。在生活中那些具有重大意义,适合人的兴趣、需要、活动目的和任务的事物,以及那些能激起人们情绪活动的事物,人们在无意之中就把它们记住了,并且日积月累,获得了大量的信息。但是,由于缺乏目的性,因而识记内容带有偶然性和片断性,缺乏系统性。(2)有意识记:有意识记是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在识记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依靠有意识记。2.根据识记的方法来分,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1)机械记忆:是指不理解材料意义的情况下,采用多次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的识记。(2)意义记忆: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所进行的识记。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C选项。
34.【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能力。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所以此题应该选择C选项。
35.【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看一个学生的品德,主要不是看他认识到什么,而是看他是否言行一致。选项A,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选项B,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选项C,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D选项。
36.【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也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罗森塔尔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选项。
37.【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测验法。心理测验法( psychological test)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量化手段对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进行科学技术测量与分析,是心理评估常用的标准化手段之一。狭义的心理测验主要指运用心理测验法进行的测量,广义的心理测验也包括用观察、访谈、实验、问卷等多种形式进行测量。作为一种定量的心理评估法,与其他心理评估方法相比具有客观、科学等优点。心理测验法分为心理测量法和评定量表法。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D选项。
38.【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注意的品质。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体现的是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选项。
39.【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记忆的品质。“过目成诵”体现的是记忆的速度非常快,所体现的品质是敏捷性。指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即识记的快慢。提高记忆的敏捷性,首先要明确识记的目的,其次要集中注意。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选项。
40.【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A选项。
41.【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奥苏贝尔的学习动机分类。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1.认知内驱力:认知内驱力是指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这种内驱力,一般说来,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而稳定的动机。2.自我提高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认知内驱力不一样,它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自我提高内驱力把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它显然是一种外部的动机。3.附属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它是一种外部的动机。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所以此题应该选择C选项。
42.【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习策略。组织是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的过程。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和表格,以及归类策略。所以此题应该选择C选项。
43.【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来划分,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零迁移(中性迁移)。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称为负迁移,也叫“抑制性迁移”。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选项。
44.【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心理定势。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C选项。
45.【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智能借助某种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是一种经过学习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实际上是传统意义上的技能,这种知识具有动态的性质。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B选项。
46.【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知识学习的分类。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选项A,符号学习又称代表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如汉语的词汇教学和英语的单词教学都属于符号学习。符号不仅仅限于语言符号,也包括非语言符号,如实物、图像、图表、图形等。符号学习还包括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如历史课中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地理课中对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学习。选项B,概念学习即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如“鸟”有“前肢为翼”和“无齿有喙”这样两个共同的关键特征,其他如体型的大小、羽毛的颜色、是否能飞等均属无关特征。选项C,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掌握由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其复杂程度高于概念学习。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C选项。
47.【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直观的分类。直观可以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到实地参观体现的是一种实物直观,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选项。
48.【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菲茨与波斯纳提出了经典的操作技能形成三阶段模型。1.认知阶段。学生尝试理解操作技能的任务及这一任务提出的要求,了解需要做哪些动作,各动作的顺序怎样,从何处可以得到反馈等。此时,学生要选出原来已经掌握的部分技能,并按规定的程序将它们组合起来。这一阶段的主要结果是获得程序性知识。2.联结阶段。在这一阶段,操作技能主要发生两类变化:一是先前流畅性和节奏感较差的部分技能逐渐变得富有节奏和流畅;二是一些个别的子技能被整合为互相协调一致的、稳定的总技能。此时的练习策略也有两种变化:当总技能中各部分技能相对独立时,部分技能的学习可先于总技能的练习;当总技能需要对各部分技能加以协调才能获得时,总技能的学习可先于部分技能的练习。3.自动化阶段。此时,技能的执行变得日趋自动化,操作极其流畅、准确和稳定。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B选项。
49.【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从学习性质与形式来说,奥苏贝尔根据以下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分类。1.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2.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系。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B选项。
50.【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遗忘曲线。最早提出遗忘曲线的是德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巴甫洛夫认为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成负加速的特点,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选项。
51.【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情绪情感。题干中强调的是激情的表现。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多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选项。
52.【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题干中强调禁止完成作业次数增加,之后取消禁令,所以应该是撤销厌恶的刺激,所以此题选择B选项。选项CD是班杜拉的理论。
53.【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意志。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所以意志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行动的目的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达到。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C选项。
54.【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动机冲突。动机冲突分四种:(1)双趋冲突(趋:归向,事情、形势朝着某个方向发展。):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2)双避冲突: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所产生的冲突。(3)趋避冲突: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4)多重趋避冲突:即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题干中强调想参加娱乐活动,但又怕耽误学习,是对一个目标的冲突,所以此题应该选择C选项。
55.【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意志品质。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是否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方面的意志品质。意志的坚持性又叫坚韧性,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否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方面的意志品质。意志自制性是指能否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自制性强的人,在意志行动中,不受无关诱因的干扰,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坚持完成意志行动。同时能制止自身不利于达到目的的行动。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C选项。
56.【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知识学习的分类。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组合学习。下位学习(类属学习)指将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低的新概念或命题,归属到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范围较高的适当概念或命题之下,从而获得新概念或新命题的意义。上位学习(总括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并列组合学习(又称为并列结合学习)是当新概念或新命题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观念既不产生下位关系,又不产生上位关系时,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组合关系,这种只凭组合关系来理解意义的学习就是并列组合学习。综上所述,题干中强调先学萝卜白菜,再学蔬菜的概念,所体现的是从小概念到大概念的学习,所以此题选择A选项。
57.【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气质。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它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它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气质是受遗传影响最大的个体心理特征,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指的就是气质。通常称之为秉性、脾气、性情,心理学叫气质。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选项。
58.【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注意。注意是和意识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但不同于意识。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有两个基本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选项。
59.【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印象形成的效应。选项A,它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特性、爱好或倾向等,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或是将自己内心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观点以及行为转移到别人或其他事物上,以掩饰自己的过错,减轻内心不安及罪恶感,维持自己心理平衡,获得暂时的表面安宁。选项B,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泛化到其他有关的一系列特征上,从局部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选项C,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选项D,它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它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机械地将交往对象归类于某一类,进而将对该类人的评价强加于他。综上所述,题干中强调的是外表有魅力,其他特征也会被肯定,所体现的是晕轮效应。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选项。
60.【答案】D。
【解析】人际交往活动是以人的需要为前提的,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都是建立在一定
的相互需要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相互需要,即使有彼此接触的机会,也不会结成一定的关系。人类的许多需求,都是出于人类的本性,是人类所共有的。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选项。
二、多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1分,总计15分)
1.【答案】ABC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新型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1.尊师爱生:现代教育中的“尊师爱生”并非封建等级关系、政治连带关系、伦理依附关系,而是师生交往与沟通的情感基础、道德基础,其目的主要是相互配合与合作,顺利开展教育活动。尊师与爱生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换取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与信赖,学生对教师的这种尊敬与信赖又可激发教师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和学习条件。2.民主平等:民主平等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另一方面是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民主平等要求教师理解学生,发挥非权力性影响,一视同仁地与所有学生交往,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同时也要求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学会合作和共同学习。3.教学相长:教学相长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教师的教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二是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三是学生可以超越教师。4.心理相容:心理相容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情感融洽、平等合作。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ABCD。
2.【答案】BC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赫尔巴特的“三中心。”赫尔巴特主张的三中心是: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CD选项。
3.【答案】A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选项B,“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规律。选项C,“性相近,习相远”体现的是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AD选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AD选项。
4.【答案】AB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权利,义务教育规定学生具有免试就近入学的权利,同样,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也是不收学费的教育。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BC选项。
5.【答案】AB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德育规程的基本规律。知是基础,行是关键,行是外部表现。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ABD选项。
6.【答案】ABC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师的素养。教师的素养主要有:知识素养、心理素养、能力素养、思想素养。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BCD选项。
7.【答案】AB。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学任务。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AB选项。
8.【答案】ABC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间接性规律):(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规律、教育性规律):(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4.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双边性规律):(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ABCD选项。
9.【答案】AB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问题的成分。任何问题都包含了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这是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的条件描述,即问题的起始状态;二是要达到的目标,问题要求的答案,即问题的目标状态;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ABC。
10.【答案】ABC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观察的品质。1.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目的性是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品质。观察的目的性使观察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与选择性。2.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客观性是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观察是对客观事物的有意知觉。尊重客观事实,科学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观察的基本特性。3.观察的精细性。观察的精细性是指在观察中善于区分事物细微而重要特征的品质。精细地知觉事物,才能发现事物有价值的特征,才能提高观察的效应。4.观察的敏锐性。观察的敏锐性是指善于迅速地发现事物重要特征的品质。一个具备观察敏锐性的人,善于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重要特征。观察的敏锐性与精细性是从事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智力品质。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ABCD选项。
11.【答案】AB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思维的分类。根据思维的凭借物(思维的内容):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1)直观动作思维(又称为实践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要以具体、实际动作作为支柱而进行的思维,这种思维所要解决的任务目标一般总是直观的、具体的。(2)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借助于表象而进行的思维。表象是这类思维的支柱。(3)抽象逻辑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思维。概念是这类思维的支柱。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ABD选项。
12.【答案】AB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情绪的分类。情绪可以分三类:激情、心境、应激。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某一特定对象,而是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多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BD选项。
13.【答案】ACD。
【解析】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它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它依赖于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气质是受遗传影响最大的个体心理特征,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指的就是气质。通常称之为秉性、脾气、性情,心理学叫气质。气质与性格的区别:(1)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2)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3)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4)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之分。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ACD选项。
14.【答案】BC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动机的功能。动机的功能主要有三种:1.激活功能。2.引导功能。3.维持和调整功能。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BCD选项。
15.【答案】ABC。
【解析】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除前面所涉及的影响迁移的一些基本因素外,诸如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综上所述,此题应该选择ABC选项。
三、填空题(共15题,每题1分,总计15分)
1.【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这是我国最基本的教育制度。
2.【答案】《癸卯学制》。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近代的学制。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又被称为《癸卯学制》,《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实行的学制。
3.【答案】不平衡性。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不平衡性。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适时而教,即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及时的进行教育。发展的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的某一方面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在关键期中,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行为习得比较容易,心理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同时,在关键期中,个体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敏感,有时又把关键期称为敏感期。“关键期”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提出的。
4.【答案】教育、政治。
【解析】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的意思是建立一个国家,教化人民需要靠教学和教育反映了教育和政治的关系。
5.【答案】集体、个别。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马卡连柯的德育原则。平行教育影响原则;也称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教育每个学生,同时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来促进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6.【答案】教学任务、班级授课制。
【解析】教学组织形式是为了特定的教学任务服务的。我国的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7.【答案】内容、方法。
【解析】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着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8.【答案】表象、新形象。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想象的概念。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9.【答案】无意想象、有意想象。
【解析】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1.无意想象: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2.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10.【答案】不均衡、负加速。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艾宾浩斯(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整个趋势呈现负加速的发展趋势。
11.【答案】血液、黄胆汁、黑胆汁、粘液
【解析】气质类型是对人的气质所进行的典型分类。以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的分类最为著名。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即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这四种液体在人体内的比例不同,形成了气质的四个类型,即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多血质的人体液混合比例中血液占优势,胆汁质的人体内黄胆汁占优势,粘液质的人体内粘液占优势,抑郁质的人体内黑胆汁占优势。
12.【答案】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动机的分类。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起源于有机体生理需要的动机称为生理性动机,如饥饿、渴和性等;起源于社会性需要的动机称为社会性动机。由于社会性动机是后天习得的,因此在人与人之间有着很大的个体差异。社会动机推动的行为,主要有成就动机、交往动机、工作动机、权力动机和利他动机。
13.【答案】学习动机、学习效果。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描述了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得森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此外,动机的最佳水平还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学习任务难度中等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适中;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
14.【答案】练习律、效果律。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桑代克的学习定律。桑代克根据自己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1)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准备律指导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其获得准备状态。(2)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他认为告诉学习者练习正确或错误的信息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中不断纠正自己的学习内容。练习律指导教师对所有学生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和操作。(3)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效果律指导教师对希望保留的行为给予奖励以维持联结,奖励不仅限于物质上的。
15.【答案】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运动技能、态度。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加涅的学习分类。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将学习分成动作技能学习(如射击)、态度学习((如爱好看小说)、认知策略学习(如怎样进行记忆,提高记忆效果)、言语信息学习(如了解、知道学习对象的名称或称呼)和智慧技能学习(如运用三段论推理对问题做出结论或从事实概括出原理或原则等)。
四、判断题(共20题,每题0.5分,总计10分)
1.【答案】√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我国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实现。所以此题是正确的。
2.【答案】√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义务教育的特点。所谓义务,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并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所有公民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表明,它既是公民必须依法履行的义务,也是受到法律保障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所以此题说法正确。
3.【答案】×
【解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教育者是教的主导,在教育活动中其主要作用。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负责学习的人。在教育活动中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作用,同样也要发挥学习者的能动性。所以此题说法错误。
4.【答案】×
【解析】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教学与智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是学校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它与学校其他工作,如德育工作、体育工作、后勤工作等并列。智育是指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专门发展受教育者智力的教育活动,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教学要完成智育任务,也要完成其他各育的任务,这是它们之间的区别。所以此题说法错误。
5.【答案】×
【解析】“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反映了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但环境对人的影响不是决定的。环境给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这种可能既包括好的结果也包括坏的结果,所以环境对人的发展并不是决定性的。唯一能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综上所述,此题说法错误。
6.【答案】√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洛克的“白板说”。洛克提出“白板说”的思想,认为人的身心发展主要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样洛克也是外铄论和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所以此题说法正确。
7.【答案】×
【解析】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强调的是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所以此题说法错误。
8.【答案】×
【解析】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体现的是教师职业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所体现的是教师的心理素养。所以此题说法错误。
9.【答案】√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的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题干中强调的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所以此题说法正确。
10.【答案】×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昆体良的教育思想。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在这一著作中昆体良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阶段。夸美纽斯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模仿-偏差-纠正偏差。
11.【答案】×
【解析】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桑代克。桑代克在1903年写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所以此题说法错误。
12.【答案】×
【解析】心理现象虽然是复杂多变的,但是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所以我们同样也可以对心理现象进行一定的干预。所以此题说法错误。
13.【答案】×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记忆的分类。1.根据记忆内容和经验对象划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1)形象记忆: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2)逻辑记忆:以对概念、公式、规律等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也称为抽象记忆。(3)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4)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题干中强调的开车是动作记忆,而不是逻辑记忆。
14.【答案】√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知识学习的分类。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1)符号学习,又称代表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如汉语的词汇教学和英语的单词教学都属于符号学习。符号不仅仅限于语言符号,也包括非语言符号,如实物、图像、图表、图形等。符号学习还包括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如历史课中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地理课中对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的学习。(2)概念学习,即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如“鸟”有“前肢为翼”和“无齿有喙”这样两个共同的关键特征,其他如体型的大小、羽毛的颜色、是否能飞等均属无关特征。如果掌握了这两个关键特征,就是掌握了这个概念的一般意义,这就是概念学习,“鸟”就成了代表概念的名词。概念学习比符号学习更为复杂,需以符号学习为前提。(3)命题学习,实质上是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掌握由几个概念联合所构成的复合意义。其复杂程度高于概念学习。例如,学习“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这一命题时,如果没有获得“圆”“直径”“半径”等概念,便不能获得这一命题的意义,可见,命题学习必须以概念学习和符号学习为前提。所以此题说法正确。
15.【答案】×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同一灰色放在黑色的背景上显得亮些,放在灰色的背景上显得暗些,这是无彩色对比。灰色的对象放在红色的背景上,看上去有绿色的感觉,而放在绿色的背景上又有红色的感觉,这就是彩色对比。彩色对比的结果使刺激对象向背景的补色方向变化。颜色的对比又分同时性对比和继时性对比。刺激同时作用产生的对比是同时性对比,刺激相继作用产生的对比是继时性对比。视觉对比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视觉对比的存在,人类才能分辨出物体的轮廊和细节,识别物体的形状和颜色。此题强调的是继时对比。
16.【答案】√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也可以理解为,最近发展区的任务是儿童尚未学会,但在特定时候能够学会的任务。一些教育者用“可教时刻”来描述这种情形,即某个儿童或者某组儿童正处于接受某种概念的最佳准备状态。维果斯基进一步认为,在个体具有更高一级的心理机能之前,这种机能通常存在于个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特别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和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所以此题说法正确。
17.【答案】√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联结理论。华生在1913年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旗帜,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行为主义理论又被称为联结理论。联结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从而获得新经验的过程。
18.【答案】√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班杜拉的学习理论。他认为由直接导致的所有学习现象,都可以在替代的基础上发生,即都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结果而实现。他同时也试图用学习理论解释儿童道德和社会行为的获得、改变和维持等问题。他认为,影响儿童道德学习的因素很多,但是,其中起决定用的是行为主体的观察或对榜样模式的模仿。所谓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另一重要来源。所以此题应该是对的。
19.【答案】×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情绪情感状态。题干中强调的状态是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某一特定对象,而是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所以此题说法错误。
20.【答案】×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从学习性质与形式来说,奥苏贝尔根据以下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分类。1.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发现学习是指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不直接呈现,需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而获得。2.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没有与已有知识建立某种有意义的联系。有意义学习是指当前的学习与已有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所以这是互相独立的四个概念,所以此题说法错误。
五、简答题(共5题,每题3分,总计15分)
1.【参考答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要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二十字方针。
2.【参考答案】
①激发学习动机。
②领会知识。
③巩固知识。
④运用知识。
⑤检查知识。
3.【参考答案】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把需要归纳为五个等级: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与爱的需要。④尊重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4.【参考答案】
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
5.【参考答案】
从情感的社会内容角度来看,人类的情感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三种形式。
①道德感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②美感美感是人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是个人根据所掌握的美的标准评价客观事物时产生的。③理智感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人的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六、论述题(共2题,总计15分)
1.【参考答案】
①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②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人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就会出现某些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即年龄特征。例如,童年期学生的思维特点时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对抽象的道理不易理解;少年期的学生,抽象思维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经常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作支持。
人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如果不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在教育工作中搞“一刀切”“一锅煮”让孩子同成年人一样的听报告、搞活动、开批评会,把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成人化”,这就违反了个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③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青少年的身高和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出生后一年,第二个高峰期为青春发展期。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成熟则更晚。
根据个体身心发展阶段性的特点,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所谓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④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互补性反映了人的身心发展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技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补偿;其次,人的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也具有互补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帮助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技能方面有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起信心,相信他们可以通过某方面的补偿性发展达到一般正常人的水平;其次,要帮助学生学会发挥优势,长善救失,通过自己的精神力量的发展达到身心的协调。
⑤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年轻一代在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也存在着个别差异,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迅速地切实地提高。
2.【参考答案】
(1)道德两难法
(2)①前习俗水平
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儿童评定行为好坏着重于行为的结果,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例如,“他不应该偷药,因为他会被警察抓起来,送进监狱”。“他事先请求过,又不是偷大东西,他不会受重罚”。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儿童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所以第二阶段的观点经常被视为道德相对主义。例如,“要是妻子一直对他不好,海因茨就没有必要自寻烦恼,冒险偷药”。“要是妻子一向对他好,海因茨就该关心妻子,为救她的命去偷药”。
②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儿童认为:凡取悦于别人,帮助别人以满足他人愿望的行为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他们的推理受众人的共同愿望和一致意见决定)。例如,“他不应该偷药,他会被当成罪犯,给自己的家人带来耻辱,他的妻子不会用偷来的东西救自己的命”。“不管妻子过去对他好不好,他都得对妻子负责。为救妻子去偷药,只不过做了丈夫该做的事”。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儿童认为,正确的行为就是尽到个人责任,尊重权威,维护社会秩序,否则就是错误的(他们已经意识到良心与社会体系的重要性)。例如,“尽管他的妻子需要这种药,但偷别人的东西犯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妻子的情况并不能使盗窃变得合法”。“偷东西是不对,可不这么做的话,海因茨就没有尽到做丈夫的义务”。
③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儿童认为,道德法则只是一种社会契约,可以改变,不能以不变的规则去衡量人。例如,“他不应该去偷药。丈夫没有偷药救妻子的义务,这不是正常的夫妻关系契约中的组成部分。药剂师应该受到谴责,但还是应该保持对他人权利的尊重”。“法律禁止人偷窃,却没有考虑到为救人性命而偷东西的这种情况。海因茨偷药救命如果不对的话,需要改正的是现行的法律”。
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儿童已具有抽象的以尊重个人和个人良心为基础的道德概念。认为个人一贯地依据自己选定的道德原则去做就是正确的。例如,“对于任何一个有道德性的人来说,人的生命最宝贵,生命的价值提供了唯一可能的无条件的道德义务的源泉。他偷药也许会受到惩罚,但是他挽救了一个人的生命,值得”。“海因茨设法救自己妻子的性命无可非议,但他没有考虑所有人生命的价值,别人也可能急需这种药。他这么做,对别人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