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教学
一、单项选择题
2005.B【解析】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
2006.B【解析】每种教学方法的使用要符合它自身的特点,这就是原则性。但是教无定法,这就体现了灵活性。
2007.C【解析】C是教学方法的定义。D错在,教学方法只包括教法和学法。
2008.B【解析】教学组织形式的定义。
2009.D【解析】鉴别水平的是区分度。
2010.A【解析】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是形成性评价。
2011.D【解析】按照能力或成绩分是分组教学。
2012.C【解析】“教”强调教师主导作用。“不教,学生的学”是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
2013.A【解析】教学具有教育性是赫尔巴特提出来的。
2014.C【解析】引起动机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
2015.D【解析】知识的多少与智力的高低并没有正比例关系,所以掌握了知识智力也不一定得到发展,有很多高分低能的现象。
2016.D【解析】分清主次、难易、重难点,这些是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要求。
2017.B【解析】题干古文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2018.C【解析】题干中教师既给学生讲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品德,因此符合教育性规律。
2019.D【解析】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2020.B【解析】理解教材是中心环节。
2021.A【解析】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模像直观。
2022.A【解析】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认识过程。
2023.A【解析】外部分组是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
2024.D【解析】全面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全面发展的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025.A【解析】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
2026.C【解析】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双基”,即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027.B【解析】教育过程不仅有教,还有学,所以B说的片面了。其他选项均正确,需要积累。
2028.A【解析】只能说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智育是教学的任务之一。
2029.D【解析】固定搭配。教学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2030.C【解析】赫尔巴特的教育性体现了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的规律。
2031.B【解析】教学过程主要传授间接经验。
2032.B【解析】书本知识是间接经验,所以题干体现了间接性特点。
2033.B【解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034.C【解析】题干古文出自《中庸》,说的是学习过程要经历“学问斯辩行”,体现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2035.D【解析】题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体现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
2036.C【解析】个体内差异评价又叫自身评价,是对被评价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者是对其若干侧面进行比较。
2037.BCD【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因此BC符合题干。教学相长包括三层含义:(1)教师的教可以促进学生的学;(2)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3)学生可以超越教师。因此D也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
2038.B【解析】
2039.B【解析】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领会知识。
2040.A【解析】题干教学过程就是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只不过用词版本不同而已。
2041.B【解析】“鱼”是知识,“渔”是技能能力。题干俗语说明要发展学生的能力。
2042.A【解析】加涅在教学中要依次完成九大教学事项:(1)引起学生注意。这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2)提示教学目标。(3)唤起先前经验。(4)呈现教学内容。(5)提供学习指导。(6)展现学习行为。(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2043.C【解析】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间接性、指导性、高效性等方面,所以不包括C。
2044.D【解析】考查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教学与教育两个概念既相联系又相区别。教育指一切培养人的活动。广义的教学所指与教育一词的含义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狭义上,教学专指课堂上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的活动,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已经从教育概念中分化了出来。人们往往把教学和智育两个概念混同起来。其实教学与智育是两个既有联系但又不同的概念。智育是指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专门发展受教育者智力的教育活动。教学是智育的一条主要途径,但并不等同于智育。讲教学,突出的是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而讲智育,突出的是它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在广义上,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教的人包括教师,但不仅指教师,还指各种有关的教育者;学的人包括学生,但不仅仅指学生,还包括各种有关的学在狭义上,我们所说的教学就是学校教学,是专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在指称范围上.教学是特指各级各类和各种形式学校中的教学,一般在家庭中和社会上不用“教学”而用“教育”。另外,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是组织引导者,己不是传统意义的“主宰者”,这是当代的新观念;同时,教学既不仅仅是“教”也不仅仅是“学”,而是教与学的统一,教融于学中,而学有教的组织引导。教学已经不同于教育,也不完全从属于教育了。
2045.C【解析】教师主导,学生主动是相辅相成的。
2046.D【解析】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条件。需要积累这种固定说法。
2047.A【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复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
2048.B【解析】题干是讨论法的定义,“探讨、辩论,从而达到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这些描述也符合讨论法。
2049.B【解析】在教育学里利用统觉理论的是赫尔巴特。
2050.D【解析】题干古文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
2051.B【解析】讲解青蒿素是讲授科学知识,介绍屠呦呦的事迹使学生深受教育是思想性,所以体现了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2052.A【解析】播放视频,真切感受钱塘江,所以是直观性原则。
2053.C【解析】陈老师通过自己操作使学生区分二氧化碳和空气,学生很直观的看到了这两种气体的不同反应,使用了演示法。
2054.B【解析】题干古文的意思是“西边的邻居有五个儿子:一个质朴老实,一个聪明伶俐,一个双目失明,一个驼背,一个跛子。按说,五个孩子倒有三个残疾,西邻的生活该够艰难了。但是他安排得好,让五个孩子各展所长:质朴老实的去务农,聪明伶俐的去经商,双目失明的去做卜医,驼背的去搓麻绳,跛足的去纺织。结果五个儿子都不为衣食发愁。”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2055.D【解析】固定知识点。讲述的三个阶段是导入、详述、汇总。
2056.A【解析】题干是讲授法的定义。
2057.D【解析】
2058.A【解析】题干描述符合启发法。
2059.A【解析】A应该改成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
2060.D【解析】差异性要求教学要因材施教。
2061.C【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应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引导他们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在讲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并不是单纯的教授算法,而是将分馒头这种实际生活同算法联系在起教学。
2062.B【解析】尝试教学法是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2063.D【解析】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进行思维,体现了直观性教学原则。
2064.B【解析】题干是讨论法的定义。
2065.A【解析】教人发现真理,让学生自己发现,体现了启发性原则。
2066.C【解析】小学儿童主要是形象思维,所以应该以直观的方法为主。
2067.D【解析】练习法的基本要求包括:①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②精选练习材料,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③严格要求。
2068.C【解析】学习小组中相互交流启发,所以属于讨论。
2069.C【解析】主要趋势就是发挥学生的的主体作用。
2070.D【解析】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们的智力由不同方面组成,每个人的智力表现都不一样,所以体现了教学中应该因材施教,也就是注重个别化。
2071.A【解析】读书是理论,行路是实际,所以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2072.C【解析】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
2073.C【解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2074.C【解析】在教育过程诸多的矛盾中应抓住主要矛盾,这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教育者所提出的教育目标要求与受教育者发展现状的矛盾。从教育过程来看,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教育者,或者说是教育者的教育。
2075.C【解析】以直观为主的教学方法是参观法和演示法。
2076.A【解析】老师没有理会学生的问题,打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做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相结合,因此违背了启发性原则。
2077.B【解析】抛洒碎纸片模拟雪花,所以是模象直观。
2078.D【解析】题干表达的是一个人拥有高深的知识但是没有良好的品德,所以违背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2079.A【解析】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形成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首要问题。
2080.D【解析】讲授法的基本形式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讲评。
2081.B【解析】谈话法的基本要求包括: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 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要做好归纳、小结。B讲究语言艺术是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2082.B【解析】讲授法可以分为讲述、讲解、讲读、讲演、讲评五种形式。B和C其实都对,但是单选题中,建议按照这五种形式的顺序做优先,所以本题建议选B。
2083.D【解析】题干古文意思是“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体现巩固性原则。
2084.B【解析】教无定法,说明教学方法在使用上很灵活。
2085.A【解析】没有A这种教学原则。
2086.C【解析】“过多、过少、过难、过易”就是学记中“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体现了长善救失原则。
2087.A【解析】题干古文表达了环境让每个人变得相去甚远,有了自己的不同,所以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2088.B【解析】注入式和启发式是两种根本对立 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它们在关于教师的作用与学生的地位及教学的根本目的方面都有根本的分歧。
2089.A【解析】题干古文的意思是“了解一个人,就是了解他过去经历,观察他现在言行,最终洞察出此人内心愿望和价值观,从而完成对这个人的判断和了解。”主要表达要了解某个人,因此体现了因材施教。
2090.D【解析】讲授法、讨论法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教学法、掌握学习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等都是比较现代的教学方法。
2091.B【解析】产婆术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2092.A【解析】教师展示,让学生观察后获得知识,所以属于演示法。
2093.A【解析】讲授法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里获得大量的知识,所以最大的优点是方便省时。
2094.A【解析】题干是直观性原则的定义。
2095.D【解析】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教学方法是师生互动的方式和措施,最为具体,最具可操作性,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教学策略的具体化。A改成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策略;B改成教学策略从层次上高于教学方法;C改成教学方法受制于教学策略的支配。
2096.A【解析】直观的形式主要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
2097.D【解析】把ABC里面的不利于都改成有利于,说法就对了,都是讲授法的优点。
2098.A【解析】社会主义的教学原则就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
2099.C【解析】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接知如接枝”的意思是说,“我们必须用从自己的经验里发出来的知识做根,然后别人相类的经验才能接得上去。倘使自己对于某事毫无经验,我们决不能了解或运用别人关于此事之经验。”可见,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在其间接经验的学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只有在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相互印证,才能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融会贯通。这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2100.A【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相统一的规律。
2101.A【解析】A由...到...是典型的顺序性的表达,体现循序渐进原则。
2102.D【解析】量力性原则的实施要求就ABC这仨。D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2103.C【解析】C应该改成教学方式本身不能独立完成一项教学任务。其他选项均正确,需要积累,整体理解一下这两个理论词汇。
2104.B【解析】从题干中的“反映最新科学成果”可以得出教师的教学内容比较科学,即反映了教学的科学性。
2105.B【解析】《论语》中的举一反三原文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大概可以理解为老师讲一个,让学生自己发现一些新的,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2106.B【解析】地球仪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地球,所以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属于模象直观。
2107.A【解析】题干古文表达了要不断积累的意思,所以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2108.A【解析】图片、模型等都是模像直观。
2109.D【解析】适合学生的发展,是学生能接受的,体现了可接受性原则,也就是量力性原则。
2110.C【解析】最近发展区是学生自身能达到的水平与在他人帮助下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间,在他人帮助下可以达到的水平也得是学生可以接受的,不是一味的难一味的高,所以体现量力性原则。
2111.A【解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
2112.A【解析】实物兔子是实物直观。
2113.A【解析】题干古文的意思是“听不如看”强调直观的重要性。
2114.A【解析】“喻”在古文中体现引导的意思,所以属于启发性教学原则。
2115.B【解析】题干是实习作业法的定义,以后看到“实际操作”就可以选实习作业法。
2116.B【解析】题干是教学设计的定义。
2117.B【解析】成功教学法是刘京海提出的。
2118.C【解析】情景教学法是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所以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2119.B【解析】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2120.D【解析】备课的版本很多,其中一个版本是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方法。所以还是按一个版本的在一起选。
2121.D【解析】检查知识才能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
2122.A【解析】
2123.B【解析】上课是教学质量的关键。
2124.A【解析】教案有多种设计形式,但其基本形式主要有记叙式、表格式、卡片式三种。记叙式教案是教员依据设计编写的教案。编写教案时将教学双边活动的内容、教员所用策略和方法及学员的活动一并叙写清楚。记叙式教案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教案形式。
2125.B【解析】布置课外作业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2126.A【解析】钻研教材要做到懂、透、化。
2127.D【解析】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上好课最根本的要求。
2128.B【解析】备课要写的三计划是: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
2129.C【解析】道尔顿制是帕克赫斯特所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
2130.D【解析】特朗普制把大班、小班、个别三种形式结合起来。
2131.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复式教学。
2132.C【解析】京师同文馆在我国最早使用了班级授课制。
2133.A【解析】班级授课制教学效率高,有利于大面积培养学生。
2134.C【解析】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但选项中没有此选项,只能选一个跟班级授课制最为贴合的,建议选课堂教学。
2135.B【解析】题干主要强调“为了改进和完善”并且也说了对“学习过程”,所以建议选形成性评价。虽然题干中也出现了“结果”,会犹豫是否选总结性评价,但总结性评价的作用不是为了改进和完善。三个关键词,两个指向形成性评价,并且完整的一句话更贴合形成性评价,题干是某个版本的形成性评价的定义。
2136.D【解析】题干中“教学过程之中”、“调整和改进”,这些关键词指向了正确答案形成性评价。
2137.C【解析】新课改强调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而C只强调了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片面了。
2138.A【解析】老师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以属于形成性评价。
2139.A【解析】在矮子里相对高一些的,相对于水位而言船达到的高度,这些都是互相对比而得出的结果,属于相对评价。
2140.D【解析】“课堂教学中”、“当日所学内容进行练习”,这些指引选出正确答案形成性评价。
2141.B【解析】争议题。根据这学期的表现,说明总结了一学期,可以选终结性评价。但是,后半句强调“改进方法成绩会提高”,那么这个评价主要为了改进,可以选形成性评价。整体上,老师的评价是为了让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认为侧重于形成性评价
2142.B【解析】目标参照性测验进行的教学评价是绝对性评价,因此绝对性评价也叫目标参照性评价。
2143.C【解析】发现式教学是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注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的探究。
2144.B【解析】固定知识点。示范——模仿式教学模式的程序是题干所表达的。传递——接受式基本程序:复习旧课→激发学生动机→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探究——发现式基本程序: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提高。情境——陶冶式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一参与各类活动一总结转化。
2145.C【解析】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完成,这是典型的探索式教学法。
2146.C【解析】掌握学习强调学习时间的重要性。
2147.A【解析】建构主义理论是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2148.A【解析】题干是教学模式的定义。教学模式主要强调的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体系”。
2149.C【解析】探究式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2150.D【解析】题干是范例教学所强调的“四个统一”。
2151.B【解析】暗示教学模式强调“无意识”和对“潜能”的促进。
2152.C【解析】题干提到两次“发现”并且强调学生自己的疑问问题,所以体现了发现教学模式。
2153.D【解析】暗示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是洛扎诺夫。
2154.A【解析】传递——接受式是我国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
2155.B【解析】重视知识,忽视智力的是实质教育论。
2156.C【解析】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
2157.B【解析】固定知识点。一堂好课的最根本的要求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158.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道尔顿制”。
2159.A【解析】《大教学论》首次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描述。
2160.A【解析】问答的形式是谈话法,因此谈话法又叫问答法。
2161.A【解析】思维从疑问、惊奇、问题开始,老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去探索,所以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2162.C【解析】参观法又叫现场教学。
2163.B【解析】建议优先选直观性教学原则,选项中没有直观性教学原则的时候再选理论联系实际。原因是题干强调脱离实物、脱离具体形象、脱离感知,那么为了弥补这些教学就要给学生呈现“实物”、呈现“具体形象”、增强“感知”。实物、具体形象、感知这些词都跟直观性更紧密相连。题干并没有强调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因此我们认为直观性更好一些。
2164.D【解析】呈现给学生、示范性的实验,这些指向了演示法。实验法是让学生动手操作。
2165.B【解析】题干古文的意思是“聪明的人,按自己的力量达到的最大能力,去做力所能及的事。”体现了量力性原则。
2166.D【解析】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京师同文馆。
2167.B【解析】教学模式的定义,需要积累。
2168.D【解析】分组教学制把能力水平相当分在一个组进行竞争,比把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放在一起竞争是更好的,是有利于学生间的良性竞争的。
2169.A【解析】题干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定义。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强调“教师和学生的组合”。
2170.A【解析】教育的教学,当这两个词搭配使用时,就体现了教育性原则。
2171.D【解析】班级授课制的特点是班、课、时。
2172.A【解析】题干强调教与学,所以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相统一的原则。
2173.C【解析】讲授法不利于因材施教。
2174.B【解析】先积累感性经验,再学习新知识,也就是先参观后学习,这叫准备性参观。
2175.A【解析】同一量表不同时间测量三次,结果相当,表明信度比较高。
2176.D【解析】题干描述的问题是测量的题目不是想测的内容,达不到测量的效果,因此效度低。
2177.B【解析】题干古文大意是:懂得许多道理却不付诸实践,虽然知识很丰厚,也必将遇到困厄。体现了荀子知行观,与选项中“学以致用”相一致。
2178.B【解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的活动叫教学。
2179.A【解析】题干是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
2180.C【解析】学生的个体认识区别于一般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区别于一般的认识过程,教学认识是在主客体之间“嵌入”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形成学生(主体)——课程与教材(客体)——教师(领导)相互作用的特殊的“三体结构”。学生的认识实际上走的是人类认识的捷径。
2181.B【解析】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指的是测量的信度。
2182.A【解析】中小学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2183.C【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因此,形成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调控教学。
2184.B【解析】灌输法不是教学方法。
2185.D【解析】题干古文体现了巩固性教学原则。
2186.D【解析】题干强调“多”,因此选择评价标注的多元化。
2187.B【解析】毕业会考是60分及格即可,所以属于绝对评价。
2188.C【解析】好学生分数高、差学生分数低,这说明本次测验可以区分好坏学生,也就是区分度不错。
2189.D【解析】学生间交换意见,互相启发,这就属于讨论法。
2190.B【解析】讲授法是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教学方法。
2191.C【解析】因材施教的对象是全体学生。
2192.B【解析】班级授课制是集体教学组织形式,所以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2193.B【解析】讲授法效率高,可以短时间内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2194.C【解析】名次和声誉、地位之类的都是对比出来而获得的结果,因此属于相对评价。
2195.C【解析】发现法是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
2196.C【解析】讲解是教师向学生对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进行解释、论证。讲述讲解各有侧重,但在教学中常结合使用。题干表述的是讲解法的概念,故选C。
2197.A【解析】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后来由前苏联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传入我国。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该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是: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
2198.C【解析】开而弗达体现了启发性原则。
2199.B【解析】外部分组不看学生的年龄,只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来分组。
2200.D【解析】板书要跟语言相互配合是正确的。对于教学而言,板书是必要的,不是可有可无。并且板书在内容上是要求的,不是随意写的。并不是写了粉笔字就是板书了。
2201.A【解析】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的的测试属于诊断性评价。
2202.C【解析】课堂提问和讨论,目的是决定是否需要改进教学,这属于形成性评价。
2203.B【解析】现在的师生关系强调交互主体。说到师生关系,一定选一个相互的描述,而不是选单纯强调师或生的描述。
2204.D【解析】驾照、体育达标这些都属于标准参照评价。
2205.D【解析】D应该改成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结束后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
2206.D【解析】讲授法的缺点之一是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207.B【解析】
2208.C【解析】当代教学评价不是不注重学业成绩的考量,也注重,只不过对于成绩的运用是不一样的。当代是根据成绩找问题,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根据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好坏来淘汰学生。
2209.D【解析】考试不是罪恶之源,不正确的是人们对于考试结果的看法。如果我们通过考试找到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这也符合现代评价的观念。就怕只看成绩的考试,为了淘汰学生而进行的考试。所以说并不是只要考试存在教学就不可避免的在实际操作中以考试为目标,我们要改变评价的观念,评价的标准。
2210.B【解析】
2211.A【解析】团体中的位置,就是相对位置,所以是常模参照评价,也就是相对评价。
2212.A【解析】在学期教学开始的时候进行的评价,属于诊断性评价。
2213.A【解析】在学习新知识之前的摸底,属于诊断性评价。
2214.B【解析】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可以单独成为一组。要么就是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三个一组。没有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这俩词单独成为一组的时候。
2215.D【解析】质性评价是对评价资料作“质”的分析,是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和演绎等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评价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思维加工。分析的结果有两种:一是描述性材料,数量化水平较低甚至毫无数量概念;另一种是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而产生的,包含数量化但以描述性为主的材料。一般情况下定性评价不仅用于对成果或产品的检验分析,更重视对过程和要素相互关系的动态分析。D评定量表评价法,量表一定是量化评价,不是质性评价。
2216.D【解析】题干是非正式评价的定义。非正式评价主要强调“通过观察、谈话等方式收集资料”。
2217.D【解析】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2218.C【解析】固定搭配。教学是以课程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
2219.D【解析】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
2220.D【解析】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双基和四育,所以不包括D。
2221.A【解析】备课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起始环节。
2222.A【解析】复习和备课毫无关系。
2223.A【解析】固定搭配。
2224.D【解析】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只有一些知识记忆性练习会让学生疲惫,失去兴趣。
2225.D【解析】观察猫,所以是实践作业。
2226.B【解析】作业不是越多越好。
2227.C【解析】讲授新课是核心部分。
2228.D【解析】单一课和综合课是课的两大类型。
2229.D【解析】教学方法适合学生才是一堂好课的标准,不是适合老师。
2230.A【解析】厌学有的是智力原因跟不上厌学了,有的是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内容等等非智力因素而厌学了,所以针对厌学要处理好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2231.B【解析】闻见知行是荀子提出的。
2232.B【解析】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2233.C【解析】注重智力,而忽视知识的理论是形式教育论。
2234.A【解析】固定知识点。A是五段教学策略的步骤,积累即可。
2235.B【解析】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
2236.C【解析】教学过程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
2237.C【解析】题干古文的意思是: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体现了个体的差异性,要求教育者要因材施教。
2238.B【解析】学校的工作有很多,教学只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而已,所以除了提高教学质量之外学校还有其他重要工作。
2239.A【解析】能说明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的最有力的论据是间接性。其他选项也并不符合教学过程。
2240.D【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特殊的原因包括间接性、引导性、简洁性。
2241.D【解析】老师运用语言传递知识属于间接经验,带领学生参观丰富感性认识属于直接经验,所以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242.D【解析】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243.B【解析】教学和教育两词搭配在一起使用时,就体现了教育性规律,也就是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相结合的规律。
2244.B【解析】B是正确的。A错在知识的数量和智力的发展并没有正比例关系。C错在知识与智力不一定是同步发展的。D错在智力好和知识丰富并不是一定一致的。要正确看待知识和智力之间的关系。
2245.A【解析】补充必要的校本教材或者乡土教材,是典型的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
2246.A【解析】从历史事实出发体现了科学性,让同学们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体现了思想性,所以题干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
2247.D【解析】分层次就是适合不同学生的需要,体现了因材施教。
2248.C【解析】实验课和实习课都是以培养学生技能、技巧为目的的课型。D里面的综合课不一定是培养了技能技巧,也有知识类的综合课,所以整体看来C全都符合,是正确选项。
2249.D【解析】最经济、最便利的直观教学手段是言语直观。
2250.A【解析】因为没看到画作图片所以不知所愿,说明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到,学习效果才能好,因此选择直观性教学原则。
2251.C【解析】固定搭配。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
2252.B【解析】教学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
2253.A【解析】A说反了,应该改成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细节。其他选项均正确,需要积累。
2254.B【解析】运用知识完成操作,是练习法的定义。
2255.D【解析】体验真善美是欣赏教学法。
2256.D【解析】张老师运用模型和图来了解知识,给学生直观的感知,属于演示法。
2257.B【解析】观察蚕宝宝,只能选演示法,蚕宝宝的演示。全班交流是讨论法。
2258.A【解析】各抒己见是讨论法。
2259.D【解析】复式教学是教学组织的特殊形式。
2260.D【解析】特朗普制是一种综合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因为把大班、小班、个别综合在一起了。
2261.D【解析】导生制又叫贝尔-兰喀斯特制。
2262.D【解析】一节课、一位教师、一个班内、不同年级的学生,这些特点指向了复式教学。
2263.B【解析】夸美纽斯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理论研究。
2264.C【解析】教学的辅助形式是个别指导和现场教学。
2265.C【解析】根据选项,ABD错误非常明显,所以选项C。复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作业可以说是同时进行,也可以说是交替进行,不同书籍中写作角度不同,所以用的词不同,都可以接受。
2266.A【解析】教师启发,学生自觉主动探索,属于发现教学法。
2267.C【解析】范例教学模式的过程是:个——类——规律——经验。
2268.D【解析】布鲁姆提出了掌握学习。
2269.C【解析】教学资源的定义,一切可以运用于教育教学的条件都是教学资料。
2270.D【解析】教学是教与学组成的双边活动。
2271.B【解析】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2272.C【解析】教学是教育的一部分,所以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2273.B【解析】一名学科的事实、概念这些都属于知识领域。
2274.C【解析】A错在教学不是学校的唯一工作。B错在课外活动和活动课程不是一样的。D错在教师的根本任务应该是教书育人。
2275.C【解析】“灌输”知识不是现在所提倡的教学活动了,现在提倡教师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276.D【解析】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相结合说了师和生双方,所以是针对师生间的地位作用而提出的。
2277.C【解析】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是提高思想,也就是情和意,所以题干表明了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的规律,又叫做知情意统一的规律。
2278.D【解析】教的是学生,想要取得成功,内在还是学生自身的原因。
2279.B【解析】杜威强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所以符合杜威思想的是B。
2280.C【解析】理解抽象的概念原理是间接经验,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是直接经验,因此本题选择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想统一的规律。
2281.D【解析】形式教育论的理论基础是官能心理学,主张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因此D正确。
2282.D【解析】儿童中心忽视了教师的作用,所以违背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相结合的规律。
2283.D【解析】固定搭配,教学过程的结构又叫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2284.D【解析】一节课中最基本的就是讲授新教材了。
2285.A【解析】形式教育论注重能力,实质教育论注重知识,所以二者是关于知识与能力的争论。
2286.B【解析】在做中学、五步教学法都是杜威提出的。
2287.C【解析】“知情意结合”属于教育学规律。
2288.B【解析】固定搭配。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的智力水平的高低。
2289.C【解析】通过书本知识认识世界,书本知识是间接经验,所以选择间接性。
2290.C【解析】题干明确表达了教学是认识过程,所以选择特殊认识说,凯洛夫的观点。
2291.B【解析】题干名言是夸美纽斯说的,需要积累。
2292.C【解析】赫尔巴特提出的四段教学法是: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2293.D【解析】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2294.A【解析】专业水平是提高科学性,思想修养是提高思想性,所以题干是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的基本要求。
2295.B【解析】手写一遍是巩固的意思,本题建议选巩固性原则。当然从字面上“不如”也有对比之后最优的做法的意思,但是本题还是建议从古文的含义角度去做题,选择巩固性原则。
2296.D【解析】题干古文的意思是不同人又不同的成就,类似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意思,所以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2297.B【解析】题干古文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
2298.C【解析】因为人多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所以教师在教育中要做到循序渐进。
2299.D【解析】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不包括学校的要求,因为学校不会要求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用是教师的自由。
2300.A【解析】叙述、描绘,这些词指向讲述法。
2301.C【解析】边讲边读,这属于讲读。
2302.A【解析】效度是测验能测出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也就是有效性。
2303.D【解析】思路清晰不是一节好课的标准。一节好课的标准版本确实很多,不一定非得按照书上的原话背诵。ABC是很典型也很普遍的说法,所以相对比而言就选择D了。
2304.A【解析】语句文字超出学生已有的理解水平,所以测验达不到效果,也就是没有效果,所以是低效度的测验。
2305.C【解析】A里面的采用多种多媒体技术不是;B里面的备课认真、准备充足是备课而不是上课;D采用多种多媒体技术不是。
2306.D【解析】在钻研教材时要参考各种资料的,所以D错误。
2307.C【解析】布置课外作业不一定所有同学都一样,要适合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所以C中的一视同仁布置难度相同的作业是错误的。
2308.C【解析】在讲新知识前对旧知识进行提问,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基础,摸清学生的底细以便安排教学。
2309.A【解析】贯穿一节课始终的是组织教学。
2310.B【解析】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最早是在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中使用的,所以是清朝末年。
2311.D【解析】设计教学法之父是克伯屈。
2312.D【解析】毕业会考及格即可,所以是绝对性评价。
2313.B【解析】计算机等级考试是有合格分数线的,所以属于绝对评价。
2314.C【解析】题干是教学模式的定义。关键理解在于“在理论指导下而形成的固定的形式”。
2315.A【解析】发现学习模式是布鲁纳提出来的。
2316.B【解析】罗杰斯创立了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2317.A【解析】学生中心、移情性理解、无条件尊重和真诚,这是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所强调的。
2318.C【解析】瓦·根舍因提出了范例教学。
2319.A【解析】题干描述三点是非指导性教学所强调的,需要积累。
2320.B【解析】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所以学生不用亲身尝试,只需通过教学就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2321.A【解析】“引导学生探索新知”符合启发诱导教学原则的要求。
2322.B【解析】题干古文的意思是“读书不会发问的人,要教给他发现问题的方法,学会了提问,就要想办法解决疑问,达到没有疑问的地步,到这里才是真正的进步。”强调学习要先会发现问题,然后再去解决问题,这个思想符合创设问题教学模式。
2323.B【解析】导向功能的一种解释。可以从最后一句影响被评价者的下一步教学或学习活动,也就意味着是对下一步对未来进行指引的,也可以体会出来是导向功能。
2324.D【解析】新课改的课程评价的功能更加强调促进学生发展与改进教学实践。
2325.C【解析】从评价功能上区分,可以把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2326.D【解析】(1)社会性反馈,是指他人对其行为活动的结果所作的言语形式的评价(如表扬与批评)。比如,“老师说我拼字拼的很好”就属于社会性反馈。(2)象征性反馈,是指他人对其行为活动的结果所作的符号形式的评价(如分数、微笑的面孔和小红花等)。比如,“老师通常在我的书面作业上画个星或是写个‘A’”,就属于象征性评价。(3)客观性反馈,是指他人对其行为活动结果的正确性所作的评价(如哪些地方对,哪些地方错,哪些地方不太全面或不太合理等)。比如,“在生字测验中我通常没有任何错误,得到满分”,就属于客观性评价。(4)标准性反馈,是指个体通过了解他人在同一活动上的成绩来评价自己的活动成绩的反馈形式(如名次等)。例如,“我的成绩通常在全班排前10名”就属于标准型反馈。
2327.A【解析】在不同时间所做的测验,分数大致一致,那么说明成绩可信度比较高,也就是体现了信度高。
2328.B【解析】区别程度或鉴别能力就叫做区分度。
2329.A【解析】测验前后一致性,主要强调一致性的就是信度。
2330.D【解析】学生成绩普遍低,所以是难度太大,导致的区分度低。
2331.B【解析】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作用。如果题干或选项中已经有了双主体、交互主体这样的表达,那么就不要单独强调教师或学生了。
二、多项选择题
2332.ABC【解析】教学的任务包括双基+四育。A是双基、B是智育和体育、C是德育和美育。
2333.ABCD【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体现在: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有指导的认识这些方面。除此之外其他版本中还有简洁性、高效性、实践性、发展性、概括性等词汇。
2334.ABD【解析】C应该改为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就体现在ABD三条上。
2335.ABCD【解析】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包括: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2336.ACD【解析】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B重视组织各种复习是巩固性原则的教学要求。
2337.ABCD【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版本很多,有一个版本是: ①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②在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注重联系实际。 ③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另一个版本是: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确实应该只按照某一版本选,那就选ABD,可是C又是常考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不忍心不选上,也许还有一个版本是上述两个版本的混合也说不定,因此本题建议全选了。
2338.ABC【解析】题干古文体现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所以ABC跟题干一致。D体现了教学相长。
2339.ABCD【解析】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340.ABCD【解析】一堂好课的标准是: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当然这只是一堂好课的标准众多版本中的一个,做题还是需要灵活处理。
2341.ABC【解析】循序渐进原则的实施要求:①教学要有系统性。②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③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④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进行教学。D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要求。
2342.ABC【解析】D错的很明显,不是练习的次数和时间越多越好。其他关于练习法的选项均正确,需要积累。
2343.ABC【解析】D中古文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其他均正确。
2344.ABCD【解析】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很多,选项均是,除此之前还受时间、环境、学生等因素影响。
2345.AD【解析】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教学评价被分为相对平价和绝对评价。
2346.ABCD【解析】解决直接经验不足就可以联系实际,所以四个选项均是联系实际的做法,都正确。
2347.AC【解析】实验教育思想是梅伊曼和拉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杜威。
2348.AC【解析】BD不符合现代的教育理念。
2349.ABC【解析】D是学生的独特性的表现,不是能动性的表现。其他选项均是能动性的表达。
2350.AC【解析】
2351.BD【解析】形式教育论的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奇。AC是实质教育论的代表人物。
2352.ABCD【解析】以言语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E是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2353.ACD【解析】讲授法的优点版本也很多,ACD就是某一版本讲授法优点的全部描述,当然其他版本还有其他优点的描述。众多版本说法不一,但是肯定不包括便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是对讲授法缺点的描述。
2354.AB【解析】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2355.ABCD【解析】选项均是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本题可以搭配2344题一起看,足以见得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非常多,以后做题灵活大胆些。
2356.ABD【解析】盈科而后进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AB均是《学记》中体现循序渐进原则的语句。“随人分限所及”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量力施教的教育原则:体现在个体身上就是循序渐进,体现在不同个体之间即因材施教。
2357.ABD【解析】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尽可能不提暗示性的问题,多提能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去思考的问题。因此C是错的。其他选项均正确,需要积累。
2358.ABCD【解析】一堂综合课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和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2359.ABCD【解析】
2360.ABCDE【解析】教学过程的结构包括:引起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检查知识——运用知识。
2361.BD【解析】“随人分限所及”包含两层意思。1.对不同的人来说,即是“因材施教”。“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邋等”,施教的分量内容以及方法都要因人而异,一道“益精其能”的效果。2.对每个人而言,意指“循序渐进”。教学的分量要照顾到学生原有的基础及其接受能力,在“分限”内恰到好处地施教。
2362.ABCD【解析】上课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2363.BCD【解析】按照评价的不同目的,把评价分为工作性评价、决策性评价、研究型评价。
2364.ABC【解析】从评价的主体来看,评价可以分为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因此D是错的。
2365.BC【解析】形成性评价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新的学习需求,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起着促进作用。因此A是错误的。
2366.AB【解析】按照实施评价的资料性质的不同,教学评价分为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2367.ABD【解析】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学业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和教师评价,不仅仅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的考核。故C项错误。其他选项均正确,可以积累正确观点。
2368.ABCD【解析】日常体会作答即可,四个选项均正确。
2369.ABC【解析】复式教学,有利于以大带小,以小促大,有利于教师掌握各门课程,锻炼学生自学、自控、自治能力。
2370.ABCD【解析】抛锚式教学模式的环节包括: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2371.AC【解析】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
2372.ABCD【解析】教材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手段、教学内容。
2373.CD【解析】间接性表现在认识对象是间接的——前人总结的知识;认识方式是间接的——通过书或老师的讲解。B借助工具认识事物是不正确的,学生的学习不一定要借助工具,所以我们用更专业的词汇D这种表达即可,不需要选择B。
2374.BCD【解析】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就四条,除了BCD之外,还包括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375.ABC【解析】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的实施要求包括:1.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3.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D是直观性原则的要求,E是循序渐进原则的要求。
2376.ABCD【解析】我们熟悉的都是常用的教学方法,所以全选。
2377.ABC【解析】根据教学的任务,将课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
2378.BCD【解析】根据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把练习法分为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
2379.BCD【解析】课堂教学的具体形式包括:全班上课、班内分组教学、班内个别教学。
2380.ABCD【解析】组织复式教学的要求 (1)合理编班,要根据学生人数、教室大小、教育质量等情况考虑,灵活掌握;(2)编制复式班课表;(3)培养小助手;(4)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
2381.ABC【解析】目标明确是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是我们衡量一堂课好坏的首要标准。
2382.AB【解析】C改成“锻炼同不良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建立新的行为习惯”。D改成“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
2383.ABCD【解析】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原因有四点,就是ABCD。
2384.ABCD【解析】演示法的基本要求在这个版本中就这四点,积累即可。
2385.AC【解析】B改成“教学原则依据的是教育目的,反映教育规律”。D错在老师要创造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要一味的模仿,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法。
2386.ABCDE【解析】谈话法的基本要求的这一版本中就ABCDE这五条要求。
2387.ACD【解析】课堂教学就是班级授课制,所以不建议选了。
2388.ABC【解析】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作用,这是班级授课制的优点。班级授课制的缺点包括:①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识记操作能力;③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④不利于因材施教;⑤不利于学生之间真正的交流和启发;⑥某些情况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2389.ABDE【解析】学评价原则主要有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
2390.ABCD【解析】均是评价的功能,CD这两种功能只不过现在不注重而已,不代表评价没有这两种功能。
2391.DE【解析】根据测量和评价结果的解释或处理方式,教学评价可以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虽然常模参照评价又叫相对评价,但是DE已经是很完善的一组了,就不建议把C再选上了。
2392.ABC【解析】ABC分别是目标对认知、情感、行为的影响,所以只选择ABC即可。
2393.ACD【解析】观察是质性的评价,没办法获得量化的结果。ACD都是测验,测验是典型的量化评价,因此选择ACD。
三、判断题
2394.对【解析】题干表达正确。
2395.对【解析】题干表达正确。
2396.错【解析】学生的自学不属于教学,因为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自学只有学。
2397.错【解析】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398.错【解析】教学不仅有教师的教,还有学生的学。题干只说教师的教了。
2399.错【解析】双基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400.对【解析】教学过程的本质说法很多,都有道理,只不过在单选题中我们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认识过程。但是其他关于教育本质的说法也有道理,判断题可以算对。
2401.对【解析】题干表达正确。
2402.错【解析】题干描述是检查知识的阶段。
2403.错【解析】后两句说反了。应该改成“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是相统一的,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条件”。
2404.错【解析】教学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并且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2405.错【解析】量力性原则又可称为接受性原则,是为了防止教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2406.错【解析】“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反应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2407.错【解析】教学规律是探寻教学原则的客观依据和基础。
2408.对【解析】循序渐进要遵循的顺序就是知识的顺序和人发展的顺序,题干表达正确。
2409.错【解析】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可以是注入式也可以是启发式,关键看在使用这个教学方法的时候是否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所以,讲授法不一定就是注入式的教学。
2410.对【解析】题干符合新课改的理念。
2411.对【解析】自学辅导法和读书指导法都适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412.对【解析】题干表达正确,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运用谈话法和自学法才会有效果。
2413.错【解析】在很多时候,尤其是选择题里面我们总是不区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项中有哪个就选哪个了。但是,在理论上这两个词是不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手段是只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具等,包括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像幻灯片、收录机、小黑板、多媒体、实物展示台等。
2414.对【解析】题干属于实际的操作,所以符合实习作业法。
2415.对【解析】题干是复式教学的定义。
2416.错【解析】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学业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和教师评价。
2417.错【解析】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共同活动方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2418.对【解析】成功教学法是鼓励学生、体验成功。
2419.对【解析】题干表达正确。
2420.错【解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421.错【解析】把“备课”改成“上课”。
2422.错【解析】知识并不等于智力。
2423.错【解析】把“直观性教学原则”改成“启发性教学原则”。
2424.对【解析】题干表达正确,需要积累。
2425.错【解析】多做各种类型的题只是练习法的一种表现而已,不能跟练习法等同。
2426.对【解析】题干表达正确。
2427.错【解析】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428.对【解析】题干表达正确,需要积累。
2429.对【解析】题干是实践法的定义。
2430.对【解析】题干表达正确。
2431.错【解析】教师方面是外因,学生方面是内因。
2432.对【解析】题干表达正确。
2433.对【解析】老师只是通过语言举了一个直观的例子让学生快速的形象的认识到分子量的相关知识,举的例子跟知识之间没有实质的联系,仅仅是形象上的认识而已,所以属于直观性原则。如果举的例子是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那时才是理论联系实际。
2434.错【解析】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
2435.错【解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双基。
2436.错【解析】学生的学习主要获得的是间接经验。
2437.对【解析】题干表达正确。
2438.对【解析】题干符合形式教育论的观点。
2439.对【解析】题干表达正确。
2440.对【解析】题干表发正确。
2441.错【解析】了解学生应当是全面的。首先要考虑学生总体的年龄特征,熟悉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还要了解学生个体的能力水平、学习态度和兴趣特点;此外还要了解班级的一般状况,如班纪班风等。
2442.对【解析】题干表达正确。
2443.对【解析】题干表达正确。
2444.错【解析】把“京师大学堂”改成“京师同文馆”。
2445.对【解析】题干表达正确。
2446.错【解析】把“诊断性评价”改成“形成性评价”。
2447.错【解析】把“形成性评价”改成“终结性评价”。
2448.错【解析】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促进学生发展。
2449.错【解析】正常的学生也可以进行诊断性评价。
2450.对【解析】题干表达正确,一堂好课的标准很多的。
2451.错【解析】
2452.对【解析】题干中第二句中信度较高和效度也较高,是两个已知的前提条件,就是说这个考试信度很高并且效度也很高,这两个条件都很好,那么这个考试与学生实际一定比较相符。题干并不是通过信度高推出效度高的意思,仅仅是表达这个考试信度和效度这两个方面都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