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认识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
3249.C【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强度大、对比鲜明、突然出现、变化运动、新颖刺激、自己感兴趣、自己觉得有价值,这样的刺激是引起无意注意的客观条件。
3250.B【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题干中“遇到干扰仍集中指向老师所讲”,体现需要意志努力,并且“自觉、自动地”体现了有目的性,因此属于随意注意,也就是有意注意。
3251.B【解析】板书时写的是粉笔字,是白色。把重点部分用红色粉笔突出出来,就形成了白色字迹和红色字迹的鲜明对比,对比鲜明的刺激引起的是无意注意。
3252.B【解析】当注意某一对象时,人的注意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在间歇地加强或减弱。注意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称为注意的起伏,有时也称注意的动摇。
3253.B【解析】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到的对象的数量。人们注意的范围是有限的,也是可以测量的。“一目十行”就体现了同一时间内把握的对象的数量,因此属于注意的广度。
3254.C【解析】【解析】注意的稳定性也叫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随意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时间特性。
3255.C【解析】义务感越强,注意的转移就易且快,反之,责难且慢。再次,注意的转移与人的神经活动类型也有关系。神经过程灵活的人,注意的转移迅速、容易;神经过程不灵活的人,注意转移相对缓慢。
3256.A【解析】过滤理论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而人脑加工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于是出现了瓶颈。为了避免阻塞,需要某种过滤器对之加以筛选调节,选择较少的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这类信息受到进一步加工而被识别和存贮,其他信息则不让通过并消退。对一些刺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是因为没有通过过滤器而进入高级分析阶段。
3257.A【解析】人在高度注意时,就是注意的集中状态,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对象上,那么对于其他对象就不注意了,所以指向的范围缩小了。
3258.B【解析】注意的分散是贬义词,因为做小动作是不好的行为,所以选分散。注意的分配是同一时间里做两件事,是褒义词,所以本题的情形不适合选分配。
3259.D【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对象上。听课的同时做笔记,同时做两件事,所以属于注意的分配。
3260.B【解析】有意注意是需要意志努力的,容易受到内部或外部的无关因素干扰。所以题干中“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是维持有意注意的因素。
3261.D【解析】教学过程中应该是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相交替使用的。
3262.A【解析】注意的范围也称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到的对象的数量。人们注意的范围是有限的,也是可以测量的。“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些都体现了同一时间内把握的对象的数量,因此属于注意的广度。
3263.B【解析】题干为前意识的定义。
3264.D【解析】玩游戏同一时间一方面要注意屏幕上游戏的进展,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手的操作,所以同一时间把注意力至少分配给两件事,所以属于注意的分配。
3265.B【解析】鲜明的对比引起的是无意注意。
3266.B【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意注意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有的心理学家也称它为积极的注意、主动的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服从于当前活动任务需要的注意,属于注意的高级形式。它受人的意识的调节和控制,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注意。
3267.A【解析】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
3268.D【解析】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A选项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B选项和C选项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3269.B【解析】由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感受适应包括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是嗅觉适应的表现。
3270.C【解析】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即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同时对比现象。例如,把一个灰色的小方块放在白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就显得暗些;把相同的小方块放在黑色的背景上,小方块就显得亮些。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继时对比。例如,吃过糖之后吃橘子,会觉得橘子特别酸。
3271.C【解析】“视觉后象”指的是光刺激物停止作用后,在短暂的时间内仍然会在头脑中留下印象,这种现象叫做视觉后象。
3272.A【解析】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3273.A【解析】由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包括温度觉适应。温度觉适应,例如,我们下到河里游泳时,起初感到河水是冰凉的,但经过几分钟后,就会感到河水不再是那样冰凉了;相反,我们在热水中洗澡,刚开始感到水很烫,经过几分钟之后,就会感到水不再是原先那样烫了。B选项是感觉对比。
3274.B【解析】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老师在黑板上绘制教学地图时,铁路用白色、公里用红色、河流用蓝色,学生便可以清晰的将他们区别开来,属于感觉对比。
3275.B【解析】知觉的选择性: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是纷繁多样的,人不可能在瞬间全部清楚地感知到;但可以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或无意识地 被某种事物所吸引,以它作为知觉对象,对它产生鲜明、清晰的知觉映象,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 觉的背景,只产生比较模糊的知觉映象。红笔划出重点,便于重点阅读利用知觉的选择性。
3276.A【解析】双关图指的是从一张图片里,用白色作为对象,黑色作为背景或者黑色作为对象,白色作为背景,能看出不同形态。双关图属于知觉的选择性。
双关图是知觉选择性的现象。
3277.C【解析】视觉适应。视觉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与暗适应相反,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视觉适应有时提高有时降低。
3278.A【解析】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是纷繁多样的,人不可能在瞬间全部清楚地感知到;但可以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或无意识地被某种事物所吸引,以它作为知觉对象,对它产生鲜明、清晰的知觉映象,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只产生比较模糊的知觉映象。采用提高刺激物的强度等做法来突出教育内容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
3279.A【解析】当距离、角度或光线的明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我们的知觉映象仍然不变。恒常性包括大小、明度、颜色、形状、方位、声音等。
3280.B【解析】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如光点、直线、图形等)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A选项运动后效是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和它相邻的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运动后效。C选项诱发运动是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叫诱发运动。例如,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浮云是运动的,但由于浮云的运动,人们看到的是月亮在动,而云是静止的。D选项自主运动是在暗室里,如果你点燃一支熏香或烟头,并注视着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就是自主运动现象。
3281.D【解析】当距离、角度或光线的明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我们的知觉映象仍然不变。恒常性包括大小、明度、颜色、形状、方位、声音等。
3282.C【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人的知觉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直觉地理解其 意义,并用词的形式将其揭示出来。
3283.A【解析】把散乱的点知觉为一个整体的虚线,所以属于整体性。
3284.A【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是纷繁多样的,人不可能在瞬间全部清楚地感知到;但可以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或无意识地被某种事物所吸引,以它作为知觉对象,对它产生鲜明、清晰的知觉映象,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只产生比较模糊的知觉映象。如果把精美图案当作对象,把数学图表当作背景,观察的效果不理想,违背了知觉规律的选择性。
3285.D【解析】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时间长短)和顺序性(时间先后)、周期性的反映。在时间知觉中,听、视、触等感官都参加,并起到不同的作用。
3286.D【解析】空间知觉指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形 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也称为距离知觉和立体知觉,深度知觉属于三维空间的知觉)、方位知觉等。美国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设计首创的视觉悬崖,就是一种用 来观察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装置。
3287.B【解析】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只要客观条件具备,错觉就会发生,主观努力难以避免。错觉不同于幻觉,它是客观刺激作用下产生的,而幻觉是凭空产生的,错觉是正常心理现象,幻觉是异常心理现象。错觉有时给生活和实践带来麻烦,造成损失,但也可以根据错觉发生的规律,运用错觉为实践服务。胖人穿竖条的衣服显瘦,瘦人穿横条衣服显胖,是为了利用错觉改变其在他人心中的印象。
3288.C【解析】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只要客观条件具备,错觉就会发生,主观努力难以避免。错觉 不同于幻觉,它是客观刺激作用下产生的,而幻觉是凭空产生的,错觉是正常心理现象,幻觉是异常心 理现象。错觉有时给生活和实践带来麻烦,造成损失,但也可以根据错觉发生的规律,运用错觉为实 践服务。
3289.D【解析】瞬时记忆转入短时记忆是注意,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是复述。
3290.B【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概括地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是先多后少。
3291.A【解析】两种说法都有,切入角度不同而已,50%强调了多学的部分。150%强调了学习总程度。单选题的话建议优先选A。
3292.B【解析】逻辑记忆是以语言、概念、原理为内容的记忆,如公式的记忆。
3293.C【解析】实验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也称短时记忆的广度,大约是7±2 个组块,即5—9个组块。组块是指人们熟悉的记忆单位,可以是一个数字、一个字母、一个词组甚至一个句子。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最佳办法就是加大记忆单位。
3294.B【解析】短时记忆也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指的是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大约在20秒左右,最多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例如,打电话时,查到电话号码,立即就能根据记忆去拨号,但打完电话后,就不记得号码了;边听课边记笔记,这些都属于短时记忆。
3295.B【解析】永久性遗忘是指对识记的内容没有复习巩固而造成痕迹的消退,如果不重新识记,就永远不能再认和回忆的遗忘。
3296.D【解析】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
3297.C【解析】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学习后立即睡觉,没有后面材料的干扰作用,即没有倒摄抑制的影响。
3298.A【解析】实验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也称短时记忆的广度,大约是7±2 个组块,即5—9个组块。
3299.D【解析】很容易被其他信息干扰而记错或是遗忘的记忆是短时记忆。
3300.D【解析】记忆的准备性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它使人能及时、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息的储存。
3301.C【解析】感觉记忆(瞬时记忆)转入短时记忆的条件是注意,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复述。
3302.C【解析】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舌尖现象”。
3303.B【解析】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由于情 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考试时常发生)就属于这种类型。
3304.A【解析】记忆的准确性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记忆的准确性是记忆的一个最重要的品质,也是记忆品质的核心。
3305.B【解析】实验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也称短时记忆的广度,大约是7±2个组块,即5—9个组块。组块是指人们熟悉的记忆单位,可以是一个数字、一个字母、一个词组甚至一个句子。若要增加短时记忆的容量,扩大每个组块中的信息量来实现。
3306.B【解析】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是开始和结尾部分。
3307.B【解析】根据是否需要努力划分都是划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因此本题选择B。A选项是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C选项是混淆项。D选项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3308.C【解析】一般认为,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如果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度学习。过度学习为50%。记20次刚好达到背熟,再背10次,一共是30次,即如果要想达到最佳的学习程度,应该记忆30次。
3309.B【解析】按照现代信息论的观点,记忆的三个基本阶段是编码、存储和提取。
3310.C【解析】记忆过程的最后阶段,是衡量记忆效果的唯一标准。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能辨认出来,就叫再认。如遇到小时候的朋友有熟悉感,或能够认出学过的单词,能够听出唱过的歌曲等等。回忆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在头脑中呈现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过程。它与再认最大的区别是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选择题属于再认,问答题属于回忆。
3311.D【解析】记忆过程的最后阶段,是衡量记忆效果的唯一标准。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能辨认出来,就叫再认。如遇到小时候的朋友有熟悉感,或能够认出学过的单词,能够听出唱过的歌曲等等。回忆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在头脑中呈现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过程。它与再认最大的区别是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选择题属于再认,问答题属于回忆。
3312.B【解析】人的记忆力发展有一定的时间性,初中阶段是发展的最佳时期。
3313.C【解析】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题干强调的是头脑中出现天安门的形象,所以选择表象。回忆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在头脑中呈现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过程。它与再认最大的区别是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
3314.A【解析】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3315.C【解析】由于表象是知觉的类似物,因此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就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这说明,人们在完成某种作业时可以借助于表象进行形象思 维。库珀和谢帕德通过“心理旋转实验”证明了表象的可操作性。
3316.D【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3317.A【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
3318.B【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3319.B【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
3320.B【解析】创造想象是指根据创造目的,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例如,飞机设计师在头脑中构思了一架新式飞机形象,作家在头脑中构想了新的人物形象等,都属于创造想象。
3321.C【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一片稻田心中想着把它变成高尔夫球场的样子的心理过程属于想象。D选项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实现的、能揭 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3322.C【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
3323.A【解析】初中学生的想象多为有意识目的的。
3324.D【解析】独白言语。独白言语是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言语。它表现为报告、讲演等。它是说话者独自进行的一种展开性的、有准备的、有计划的言语活动。
3325.A【解析】内部言语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活动。它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隐蔽性和简略性,是借助言语进行思维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言语现象。
3326.D【解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看到水稻长得不错,断定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属于思维。
3327.C【解析】思维的特征包括间接性和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总结出来的结论属于思维的概括性。
3328.A【解析】思维的特征包括间接性和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灯是照明的工具”反映思维的概括性。
3329.D【解析】在各种感觉中,听觉和视觉是受老化影响最明显之处。
3330.B【解析】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进行的思维。表象是思维的材料,思维过程往往表现为对表象 的概括、加工和操作。3—7岁的儿童主要用具体形象来思考,思维活动受具体知觉情景的影响。例如,去城市的某个地方参观,我们事先会在头脑中想出可能到达的道路,经过分析与比较,最后选择一条短 而方便的路,这样的思维就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在问题解决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艺术家、作家、导演、 设计师等更多地运用形象思维。成人也有形象思维,鲜明、生动的形象有助于思维的顺利进行。
3331.C【解析】抽象逻辑思维也叫词语逻辑思维,它是用语言符号进行的思维,是一种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例如,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都要运用这种思维。它是人类思 维的典型形式。7岁以后的儿童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哲学家、数学家经常运用这种思维来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3332.C【解析】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经验思维。“太阳从东边升起,往西边落下”属于经验思维。
3333.B【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一题多解”是发散思维。
3334.B【解析】【解析】小学中年级左右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小学四年级以前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小学四年级以后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另有说法,5~6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但是因为小学中年级是一个很明确的说法,所以不建议自己从5-6岁反推做选择,而是直接选择小学中年级这个选项。
3335.C【解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实现的、能揭 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3336.B【解析】思维的特征:(1)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活动不直接反映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中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例如,医生通过号脉诊断疾病。(2)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3337.A【解析】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3338.A【解析】直觉思维是指人脑对事物整体及其本质直接领悟的思维活动。它表现在对事物及其关系的敏锐、迅速地识别和整体地把握。灵感现象是直觉思维的结果。
3339.C【解析】“笔”是一种书写工具。
3340.D【解析】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3341.C【解析】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进行的思维。表象是思维的材料,思维过程往往表现为对表象的概括、加工和操作。3—7岁的儿童主要用具体形象来思考,思维活动受具体知觉情景的影响。幼儿计算应用题时候用苹果的形象属于形象思维。
3342.D【解析】思维的灵活性是指能灵活地思考问题。它表现为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思考问题;在条件发生变化时,能随机应变,及时改变原有计划、方案,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思维灵活性的学生,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规则、原理和规律,将书本中的知识与自己的见解进行比较和融合,而不把书本当教条;同时还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善于迁移。“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属于思维的灵活性品质。
3343.B【解析】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独创性、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
3344.A【解析】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它往往是人们在边做边想时发生的,具有直观实践性的特点。3岁前的幼儿只能在动作中思考,他们的思维基本上属于直觉动作思维,例如,幼儿将玩具拆开,又重新组合起来。离开了感知活动或动作,思维就不能进行。成人有时也要运用表象和动作进行思维,但这种直觉动作思维要比幼儿的直觉动作思维水平高。
3345.D【解析】根据在感知觉中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器官的特性,可分为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其中视觉起主导作用。故本题选D。
3346.C【解析】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叫诱发运动。例如,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浮云是运动的,但由于浮云的运动,人们看到的是月亮在动,而云是静止的。坐在火车上的乘客感觉铁轨两旁的树在动而车未动属于诱动知觉。
3347.A【解析】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 来弥补。例如,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
3348.C【解析】两个同类的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的差异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差异感觉。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感觉阈限。1、2个人感觉不到音量的变化,10个人左右明显感觉到音量的变化,这种刚刚能使小红感觉到的音量的变化的最小差异称为差别感觉阈限。D选项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叫差别感受性。A和B选项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各种感觉的绝对阈限各不相同,同一感觉的绝对阈限也会因人而异。
3349.B【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人的知觉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直觉地理解其意义,并用词的形式将其揭示出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说的是知觉的理解性。
3350.A【解析】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3351.A【解析】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在板书生字时,教师常把形近字的相异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的这种做法运用的感觉规律是感觉对比。
3352.A【解析】感知觉是指感觉和知觉。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题干中,低年级小学从常把“Q”写成“P”是因为小学生对这两个字母还没有能够对这两个字母进行很好的感知。B选项认知简单来说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与题干不符,排除。C选项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用信息加工的术语来讲,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D选项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3353.A【解析】感知觉是指感觉和知觉。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题干中,小学生容易把“b”写成“d”是因为小学生对这两个字母还没有能够对这两个字母进行很好的感知。
3354.C【解析】题干中分别是嗅觉、视觉、肤觉,均属于感觉。
3355.D【解析】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 认识的起点。感觉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3356.C【解析】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继时对比。例如,吃过糖之后吃橘子,会觉得橘子特别酸。
3357.A【解析】知觉的选择性: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是纷繁多样的,人不可能在瞬间全部清楚地感知到;但可以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或无意识地被某种事物所吸引,以它作为知觉对象,对它产生鲜明、清晰的知觉映象,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只产生比较模糊的知觉映象。进入一间屋时,有人关注盆景,有人注意看条幅是知觉的选择性。
3358.A【解析】后像的作用是指“光刺激作用于视觉器官时,细胞的兴奋并不随着刺激的终止而消失,而能保留短暂的时间的现象”。这种在刺激停止后所保留下来的感觉印象称为后象。视觉后象分正后象和负后象两种。正后象是一种与原来刺激性质相同的感觉印象。负后象则是一种与原来刺激相反的感觉印象。如光亮部分变为黑暗部分,黑暗部分变为光亮部分。我们看的电视、电影就是正后像的应用。题干中,电影是使系列静止的拷贝画面连贯起来,是利用了后像的作用。
3359.C【解析】知觉恒常性是指人的知觉映像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过程。题干中对高速公路上汽车大小的认知并没有随着距离远近而改变,符合恒常性。
3360.D【解析】知觉的恒常性:当距离、角度或光线的明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我们的知觉映象仍然不变。恒常性包括大小、明度、颜色、形状、方位、声音等。
3361.B【解析】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只要客观条件具备,错觉就会发生,主观努力难以避免。
3362.B【解析】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月明星稀,月暗星密”属于感觉对比。
3363.B【解析】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如“甜蜜的声音”“沉重的脚步”。
3364.A【解析】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感觉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3365.D【解析】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对老年人讲话要放大声音,因为老人的绝对感觉阈限高。
3366.D【解析】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如“甜蜜的声音”“沉重的脚步”。
3367.D【解析】味觉适应。例如,饭店的厨师由于连续品尝,到后来做出的菜会越来越咸。味觉适应也表现为味觉 感受性的降低现象。
3368.D【解析】视觉适应。视觉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与暗适应相反,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A选项是感觉对比。B选项是知觉的恒常性。C选项是混淆项。
3369.C【解析】感觉后像是指在刺激物停止作用于感受器后,感觉现象仍暂留一段时间的现象。暂留的现象和刺激物性质相同的后像为正后像,与刺激物性质相反的后像即为负后像;例如:持续不断地注视白色荧光灯一段时间后,闭上眼睛,感觉灯还在眼前亮着,这就是正后像;但如果将视线转向一面白墙,就会感到有一个黑色灯的形象,这就是负后像。
3370.C【解析】题干中“是否看得出”即代表视觉的能力是强还是弱,因此选择视觉感受性。
3371.B【解析】视觉适应。视觉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与暗适应相反,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实验证 明:人们在暗处停留一小时,对光的感受性可提高20万倍。需要注意的是,暗适应时间较长,全部完成大约需要30—40分钟;而明适应进行很快,时间很短暂,在5分钟左右,明适应就全部完成了。人从暗处突然进入明处属于明适应,明适应人的感受性急速下降。
3372.C【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所谓理解性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人的知觉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直觉地理解其意义,并用词的形式将其揭示出来。孩子们看到天上的白云时,经常会说看到了各种小动物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
3373.D【解析】知觉的恒常性:当距离、角度或光线的明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我们的知觉映象仍然不变。恒常性包括大小、明度、颜色、形状、方位、声音等。
3374.A【解析】在儿童认知能立中,最先发展且速度最快的领域是感知觉。
3375.B【解析】知觉的整体性:我们对客体的知觉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1)接近性: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2)相似性:凡物理属性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例如形状、大小、颜色和亮度等方面相似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3)连续性:凡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4)封闭性: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5)良好图形:客体本身的组合符合良好图形的原则,具有简明性、对称性的客体更容易被知觉。观众把篮球比赛中穿着不同服装的运动员相应地归位不同的球队,体现了知觉组织的相似性原则。
3376.A【解析】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所以A选项说法错误。
3377.D【解析】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和它相邻的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运动后效。A选项当两个刺激(如光点、直线、图形等)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B选项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叫诱发运动。例如, 夜空中的月亮是相对静止的,而浮云是运动的,但由于浮云的运动,人们看到的是月亮在动,而云是静止的。C选项自主运动:在暗室里,如果你点燃一支熏香或烟头,并注视着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就是自主运动现象。
3378.B【解析】当两个刺激(如光点、直线、图形等)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我们就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
3379.A【解析】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3380.B【解析】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是纷繁多样的,人不可能在瞬间全部清楚地感知到;但可以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或无意识地 被某种事物所吸引,以它作为知觉对象,对它产生鲜明、清晰的知觉映象,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只产生比较模糊的知觉映象。把直观教具中的重点部分做成活动的,红笔画线都属于知觉的选择性。
3381.D【解析】在暗室里,如果你点燃一支熏香或烟头,并注视着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这就是自主运动现象。
3382.B【解析】知觉的整体性:我们对客体的知觉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1)接近性: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2)相似性:凡物理属性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例如形状、大小、颜色和亮度等方面相似的客体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3)连续性:凡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4)封闭性: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5)良好图形:客体本身的组合符合良好图形的原则,具有简明性、对称性的客体更容易被知觉。
3383.B【解析】知觉的整体性:我们对客体的知觉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某个字”被覆盖了还是知道说的是什么体现了知觉整体性。
3384.C【解析】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手放进热水之后,再放进温水中,会觉得温水很凉,这种现象属于感觉对比。A选项由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B选项触压觉适应。例如,寒冷的冬天,当我们刚刚穿上棉衣时,会感觉有压力,随着时间的延续,这种压力的感受性会很快降低,甚至最终消失。D选项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包括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联觉。
3385.C【解析】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只要客观条件具备,错觉就会发生,主观努力难以避免。错觉 不同于幻觉,它是客观刺激作用下产生的,而幻觉是凭空产生的,错觉是正常心理现象,幻觉是异常心 理现象。错觉有时给生活和实践带来麻烦,造成损失,但也可以根据错觉发生的规律,运用错觉为实 践服务。
3386.D【解析】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如“甜蜜的声音”“沉重的脚步”。
3387.B【解析】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B选项感受性不会因条件而发生变化说法错误。
3388.A【解析】视觉适应。视觉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3389.D【解析】人的感觉依据刺激的来源和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反映外界事 物的个别属性的外部感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等;第二类是反映身体位置、动作和 内脏器官状态及变化的内部感觉。内部感觉包括动觉、静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3390.C【解析】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 认识的起点。感觉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3391.C【解析】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3392.C【解析】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
3393.A【解析】两个同类的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的差异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差异感觉。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感觉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3394.D【解析】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如“甜蜜的声音”“沉重的脚步”。
3395.B【解析】感觉后像是指在刺激物停止作用于感受器后,感觉现象仍暂留一段时间的现象。
3396.D【解析】黑、白属于明度,所以选明度恒常。
3397.D【解析】小兔的图片是小兔的形象,幼儿识记的更容易,因为他们的记忆特点是形象识记占优势。
3398.D【解析】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3399.C【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概括地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是先多后少。
3400.A【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概括地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是先多后少。
3401.B【解析】短时记忆保持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因此只有A和B是一分钟之内的区间,但是A的时间范围太短,所以建议选B。
3402.D【解析】压抑(动机)说—弗洛伊德: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考试时常发生)就属于这种类型。
3403.B【解析】一般认为,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如果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度学习。过度学习为50%。记6遍刚好达到背熟,再背3遍才能使记忆效果达到最佳。
3404.D【解析】一般先学的和后学的容易回忆,中间的较难回忆。在回忆的正确率上,最后呈现的词遗忘得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字词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这是因为前后记忆材料之间发生抑制 而造成的。遗忘中的抑制现象有两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
3405.A【解析】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如想起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会议或曾经去过的地方。奥运会期间看游泳比赛的记忆属于情景记忆。
3406.B【解析】短时记忆也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指的是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大约在20秒左右,最多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短时记忆的特点是:信息保存的时间较短;容量有限;操作性强;易受干扰。短时记忆的内容如果不被复述,就会被遗忘;如果经过复述、运用或进一步加工,它会被输入长时记忆中去。
3407.B【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概括地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是先多后少。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防止遗忘最重要的措施是及时复习。
3408.B【解析】记忆的过程是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保持既是记忆的重要标志,又是回忆和再认的重要条件。
3409.A【解析】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B选项动作记忆是以过去做过的动作或经历过的运动为内容的记忆。动作记忆是最容易保持和恢复的记忆。C选项逻辑记忆是以语言、概念、原理为内容的记忆,如公式的记忆。D选项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意思是比喻经历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强调有害怕过的经历,所以选情绪记忆。
3410.A【解析】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3411.B【解析】无意回忆是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回忆。“自由联想”“触景生情”都是没有预定目的的一种回忆,因此,属于无意回忆。
3412.B【解析】语义记忆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无关,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数学公式属于语义记忆。
3413.C【解析】实验证明,当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50%时,记忆效果最好。
3414.D【解析】压抑(动机)说—弗洛伊德: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考试时常发生)就属于这种类型。
3415.C【解析】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如想起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会议或曾经去过的地方。如参加过某个实验。
3416.D【解析】信息处理的观点认为,记忆是人脑对外界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
3417.D【解析】长时记忆是指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终身保持的记忆。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任何信息只要得到足够的复习,均可保持在长时记忆中。
3418.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因为怕丈夫被抓所以压抑自己的情绪不敢认出丈夫,这种由于情绪原因引起的遗忘适用压抑说来解释。
3419.A【解析】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保留瞬间的记忆就叫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例如,视觉后像就属于瞬时记忆。动画的原理是瞬时记忆。
3420.B【解析】短时记忆的特点是:信息保存的时间较短;容量有限;操作性强;易受干扰。A和C选项选项瞬时记忆(感觉记忆)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记忆容量较大。D选项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
3421.C【解析】压抑(动机)说—弗洛伊德: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考试时常发生)就属于这种类型。
3422.A【解析】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保留瞬间的记忆就叫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例如,视觉后像就属于瞬时记忆。
3423.D【解析】消退说被认为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按照这种理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桑代克在其尝试—错误学习理论中的“练习律”中指出,习得的刺激—反应联结,如果得到使用,其力量会加强;如果失去使用,则联结的力量会减弱,直至逐渐消失。这实际上是用痕迹衰退说对遗忘所做的解释。如果不再进行识记, 记忆绝不会恢复,它会导致永久性遗忘。
3424.A【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概括地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是先多后少。在学习了新知识后,遗忘内容的百分率最大时期是两天之内,因此复习要及时。
3425.C【解析】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如想起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会议或曾经去过的地方。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无关。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如记住一年有四季。故本题选C。
3426.C【解析】短时记忆经过复述可转化为长时记忆,所以C选项说法错误。
3427.B【解析】没有复习也就是没有重复,而发生的遗忘就是永久性的遗忘。
3428.A【解析】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对林黛玉式的人物的记忆主要属于形象记忆。
3429.B【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也称短时记忆的广度,大约是 7±2 个组块,即 5—9 个组块。组块是指人们熟悉的记忆单位,可以是一个数字、一个字母、一个词组甚至一个句子。扩大短时记忆的容 量,最佳办法就是加大记忆单位。
3430.B【解析】机械记忆不依靠记忆材料的内部联系,依靠内部联系的是意义记忆。
3431.A【解析】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不能回忆或再认的原因主要是无适当提取线索。
3432.A【解析】深度加工是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对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作出推论。
3433.B【解析】永久性遗忘是指对识记的内容没有复习巩固而造成痕迹的消退,如果不重新识记,就永远不能再认和回忆的遗忘。
3434.B【解析】记忆过程的最后阶段,是衡量记忆效果的唯一标准。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能辨认出来,就叫再认。如遇到小时候的朋友有熟悉感,或能够认出学过的单词,能够听出唱过的歌曲等等。回忆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在头脑中呈现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过程。它与再认最大的区别是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
3435.B【解析】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如想起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会议或曾经去过的地方。亲眼目睹美国事件属于情景记忆。
3436.D【解析】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20~30S,但如果加以复述,便可以继续保存。选项中最贴切的就是D。
3437.D【解析】记忆的过程是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3438.B【解析】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他以无意 义音节为材料,采用节省法(又叫做重学法)来检验记忆的效果,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遗忘曲线。遗 忘曲线是一条指数型衰减曲线。
3439.D【解析】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语义和表象。
3440.C【解析】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
3441.A【解析】人的感觉依据刺激的来源和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外部感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等;第二类是反映身体位置、动作和内脏器官状态及变化的内部感觉。内部感觉包括动觉、静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3442.A【解析】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如“甜蜜的声音”“沉重的脚步”。
3443.C【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所谓理解性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人的知觉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直觉地理解其意义,并用词的形式将其揭示出来。
3444.B【解析】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月明星稀”是感觉对比。
3445.D【解析】双关图指的是从一张图片里,用白色作为对象,黑色作为背景或者黑色作为对象,白色作为背景,能看出不同形态。双关图属于知觉的选择性。
双关图是知觉选择性的现象。
3446.A【解析】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看到一面红旗,马上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知觉。
3447.A【解析】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它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3448.B【解析】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保留瞬间的记忆就叫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例如,视觉后像就属于瞬时记忆。动画的原理是瞬时记忆。
3449.C【解析】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它使人能及时、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记忆的这一品质是上述三种品质的综合体现。
3450.A【解析】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如知识和日常的生活常识。它可以通过言语传授而一次性获得,提取时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3451.B【解析】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3452.C【解析】早晚学习效果好是受到单一抑制的干扰。
3453.C【解析】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儿童根据一类人的共同特征区分为“叔叔”“爷爷”。
3454.C【解析】思维的灵活性是指能灵活地思考问题。它表现为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思考问题;在条件发生变化时,能随机应变,及时改变原有计划、方案,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思维灵活性的学生,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规则、原理和规律,将书本中的知识与自己的见解进行比较和融合,而不把书本当教条;同时还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善于迁移。
3455.C【解析】思维的批判性不仅是指客观地评价他人的思想和成果,吸取别人的长处、优点和思想的精华,摒弃别人的短处、缺点和思想的糟粕,也善于严格而精细地思考问题,冷静而客观地评价和自觉地控制自己 的思维活动,不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偏爱的影响。法官判案是思维的批判性要求。
3456.B【解析】在中小学的注意发展中,小学低年级的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3457.D【解析】活动变化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大街上闪烁的霓虹灯、夜空中划过的流星等,很容易 引起人们的注意。教师讲课时,有时会提高或降低声音,有时甚至会突然停止讲课,就是为了引起学生 的无意注意。
3458.D【解析】刺激物之间的强度、形状、大小、颜色或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特别显著,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如教师在批改作业时用红笔,就是为了突出差异,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3459.A【解析】不同的环境,声音的大小影响到人的注意,因为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对注意产生影响。
3460.C【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小学低年级学生不能同时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注意的分配方面发展水平较低。
3461.D【解析】想象的功能包括预见功能、补充功能、替代功能、调节功能。
3462.C【解析】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阶段, 是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463.B【解析】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阶段,是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把一天经历的事情想一遍,具体形象历历在目,这是记忆表象。
3464.A【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根据文字产生的猪八戒的鲜明形象。
3465.C【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根据教师讲课在头脑中浮现的故事情景属于再造想象。
3466.A【解析】想象的预见功能:人从事任何活动(包括学习活动)之前,都必须首先在头脑中确立定向目标,即能够想象出活动过程及其结果,一旦活动过程结束,将是头脑中预定观念的实现,于是人的活动就有了主动性、预见性和 计划性,这有助于活动的顺利完成。
3467.A【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根据诗词头脑中出现北国风光的情景是再造想象。
3468.A【解析】【解析】这是小女孩根据自己的经验展开的想象。
3469.C【解析】创造想象是指根据创造目的,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例如,飞机设计师在头脑中构思了一架新式飞机形象,作家在头脑中构想了新的人物形象等,都属于创造想象。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形象过程是创造想象。
3470.A【解析】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它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例如人们看见天上的浮云,想象出各种动物的形象、人们在睡眠时做的梦、精神病患者在头脑中产生的幻觉等,都是无意想象。
3471.C【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根据诗词描绘产生相关形象是再造想象。
3472.C【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根据课文描述想象出雷锋叔叔的模样属于再造想象。
3473.C【解析】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阶段,是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474.B【解析】夸张又称为强调。这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而略去另一些特点,进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例如,人们创造的千手佛、九头鸟、大人国、小人国等形象,都是采取这种方 式进行的综合。
3475.A【解析】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它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例如人们看见天上的浮云,想象出各种动物的形象、人们在睡眠时做的梦、精神病患者在头脑中产生的幻觉等,都是无意想象。
3476.C【解析】想象具有代替功能。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的某种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从心理上得到一定的补偿和满足。例如,儿童想当一名飞行员,但由于他的能力所限而不能实现,于是就在游戏中,手拿一架玩具飞机在空中舞起来,满足了自己当飞行员的愿望。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从想 象中得到某种寄托和满足。为此,生活因梦想而升华,因梦想而完美。
3477.C【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因此,想象必须是已经存储的表象,是有现实基础的。
3478.B【解析】创造想象是指根据创造目的,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鲁迅先生在写小说的时候塑造阿Q这个人物形象时所用的想象是创造想象。
3479.A【解析】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它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例如人们看见天上的浮云,想象出各种动物的形象、人们在睡眠时做的梦、精神病患者在头脑中产生的幻觉等,都是无意想象。
3480.B【解析】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密切相联系的想象。按幻想的内容与现实的关系,又可将幻想分为理想和空想。
3481.B【解析】独白言语是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言语。它表现为报告、讲演等。它是说话者独自进行的一种展开性的、有准备的、有计划的言语活动。
3482.D【解析】抽象逻辑思维也叫词语逻辑思维,它是用语言符号进行的思维,是一种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例如,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都要运用这种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7岁以后的儿童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哲学家、数学家经常运用这种思维来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3483.A【解析】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2-3岁。
3484.A【解析】直觉思维是指人脑对事物整体及其本质直接领悟的思维活动。它表现在对事物及其关系的敏锐、迅速地识别和整体地把握。
3485.B【解析】1.儿童思维的具体性: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小学儿童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性。2.儿童思维发展的转折期或关键期: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一个明显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在四年级(约10—11岁)。3.儿童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小学儿童逐渐具备了人类思维的完整结构,同时这个思维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4.儿童思维的欠完善性:小学儿童的思维,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3486.B【解析】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第一,流畅性,是指当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数量的多少。第二,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第三,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方法。某学生的回答比较新颖、与众不同。
3487.D【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3488.C【解析】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它往往是人们在边做边想时发生的,具有直观实践性的特点。3岁前的幼儿只能在动作中思考,他们的思维基本上属于直觉动作思维,例如,幼儿将玩具拆开,又重新组合起来。离开了感知活动或动作,思维就不能进行。成人有时也要运用表象和动作进行 思维,但这种直觉动作思维要比幼儿的直觉动作思维水平高。
3489.A【解析】儿童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认为“我停月亮停”,说明了儿童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
3490.C【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3491.C【解析】系统化是指人脑把具有相同本质特征的事物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思维过程。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后,可以概括为有理数,这是思维过程的系统化。
3492.A【解析】概念一般由名称、属性、定义和例证组成。
3493.A【解析】儿童的概念形成过程,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或教学过程中研究儿童掌握现实概念的过程。
3494.A【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3495.A【解析】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
3496.A【解析】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活动不直接反映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中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例如,医生通过号脉诊断疾病。
3497.C【解析】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3498.A【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3499.D【解析】思维的批判性不仅是指客观地评价他人的思想和成果,吸取别人的长处、优点和思想的精华,摒弃 别人的短处、缺点和思想的糟粕,也善于严格而精细地思考问题,冷静而客观地评价和自觉地控制自己 的思维活动,不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偏爱的影响。
3500.A【解析】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最后得到唯一的答案,这种思维方式是聚合思维。
3501.B【解析】思维的灵活性是指能灵活地思考问题。它表现为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思考问题;在条件发
生变化时,能随机应变,及时改变原有计划、方案,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思维灵活性的学生,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规则、原理和规律,将书本中的知识与自己的见解进行比较和融合,而不把书本当教条;同时还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善于迁移。
3502.C【解析】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过程:准备、酝酿、豁朗和验证。
3503.C【解析】概念形成的阶段:1.抽象化。概念形成首先是要了解客观事物的属性或特征,因此,必须对具体事物各种特征与属性 进行抽象。2.类化。概念的形成,除了要在具体事物中抽取共同属性或特征,还需将类似的属性或特征加以归类。3.辨别。对客观事物进行分辨是概念形成的重要一步。
3504.C【解析】概念形成有三阶段:抽象化、类化、辨别。其中,在类化阶段,概念的形成,除了要在具体事物中抽取共同属性或特征,还需将类似的属性或特征加以归类。在进行类化时,必须归纳客观事物某些属性或特征的相似性或共同性,而忽略事物之间非本质特征或属性的差异性。故本题选C。
3505.D【解析】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3506.C【解析】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例如,在教学中讲授“果实”的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如苹果等),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看到一切果实都有“种子”这一本质特征,准确地掌握“果实”的概念。
3507.A【解析】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活动不直接反映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中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例如,医生通过号脉诊断疾病。科学家根据手边的各种资料推测火星上的状况体现了思维具有间接性的特征。
3508.D【解析】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3509.C【解析】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由此可知,题中运用的是鸟的正例。
3510.D【解析】建议按专业教材原话进行选择。
3511.B【解析】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可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合取概念: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它们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是最普遍的概念。析取概念: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关系概念: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皮衣属于合取概念。
3512.A【解析】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它往往是人们在边做边想时发生的,具有直观实践性的特点。3岁前的幼儿只能在动作中思考,他们的思维基本上属于直觉动作思维,例如,幼儿将玩具拆开,又重新组合起来。离开了感知活动或动作,思维就不能进行。成人有时也要运用表象和动作进行思维,但这种直觉动作思维要比幼儿的直觉动作思维水平高。
3513.B【解析】自我中心语言表现为讲话时不考虑自己在同谁讲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听自己讲话,他或是自言自语,或是由于一个偶然在身边的人共同活动感到愉悦而说话,冬冬边玩边说话属于自我中心言语。
3514.B【解析】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是按层次结构组织起来的,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是句子。言语是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所以,语言和言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是心理现象, 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3515.D【解析】对话言语指两个人或几个人直接交际时的言语活动,如聊天、座谈等。对话言语是一种直接交际言语,具有情境性、反应性和简略性。
3516.A【解析】概念一般由名称、属性、定义和例证组成。属性就是这一概念最本质的特征,题干中“胎生、哺乳”就是哺乳动物的本质特征,因此属于概念的属性。
3517.B【解析】根据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可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3518.B【解析】概括是人脑把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象出来加以综合的过程。人们把那些“有羽毛的动物”统称为鸟类,这是概括的过程。
3519.C【解析】抽象是在人脑中提炼各种对象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例如,总结鸽子、老鹰、鸡、鸭等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即“有羽毛”“是动物”;舍弃那些“会不 会飞”“颜色”“大小”等的非本质特征,这就是抽象的过程。
3520.B【解析】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可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合取概念: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它们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是最普遍的概念。析取概念: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关系概念: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好老师”这个概念是一个析取概念。
3521.D【解析】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在人脑中提炼各种对象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例如,总结鸽子、老鹰、鸡、鸭等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即“有羽毛”“是动物”;舍弃那些“会不 会飞”“颜色”“大小”等的非本质特征,这就是抽象的过程。概括是人脑把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象出来加以综合的过程。人们把那些“有羽毛的动物”统称为鸟类,这是概括的过程。
3522.C【解析】思维的灵活性是指能灵活地思考问题。它表现为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思考问题;在条件发生变化时,能随机应变,及时改变原有计划、方案,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思维灵活性的学生,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规则、原理和规律,将书本中的知识与自己的见解进行比较和融合,而不把书本 当教条;同时还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善于迁移。
3523.B【解析】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路开阔,能从各个角度、多个方面揭露事物的联系,全面地思考问题。具有思维广阔性品质的学生,在学习中能进行周密的思考,善于进行分析与综合,既考虑整体,又考虑部分。因此,思维的广阔性是学习系统的科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必备的思维品质。
3524.B【解析】思维的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深入地思考问题,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实质,揭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3525.C【解析】关系概念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等边三角形是根据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关系而形成的概念,因此属于关系概念。
3526.A【解析】学习中所谓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知识的系统化在理解中的表现。
3527.C【解析】表象在小学生概念掌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3528.B【解析】概念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
3529.D【解析】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断、推理。
3530.B【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意注意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有的心理学家也称它为积极的注意、主动的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服从于当前活动任务需要的注意,属于注意的高级形式。它受人的 意识的调节和控制,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注意。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第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先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有意注意就越容易保持。第二,合理组织活动。活动组织得是否合理关系到有意注意的保持。第三,对兴趣的依从性。间接兴趣是一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有了这种间接兴趣,尽管活动本身枯燥,但有意注意仍能保持很长时间,使人长久地从事这种活动,直到任务完成。第四,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采取方法,制止注意分散。
3531.B【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动作的现象属于注意的分配。
3532.B【解析】A应该是“在学校教学条件下,儿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同化”。C应该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D应该是“根据思维探索答案方向的不同,思维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因此ACD都是错误的,B正确。
3533.D解析】注意不稳定表现为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它使我们不能清晰地认识事物,所以我们必须和它作斗争。
3534.B【解析】活动变化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大街上闪烁的霓虹灯、夜空中划过的流星等,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教师讲课时,有时会提高或降低声音,有时甚至会突然停止讲课,就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3535.A【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第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先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有意注意就越容易保持。第二,合理组织活动。活动组织得是否合理关系到有意注意的保持。第三,对兴趣的依从性。间接兴趣是一种对活动结果的兴趣。有了这种间接兴趣,尽管活动本身枯燥,但有意注意仍能保持很长时间,使人长久地从事这种活动,直到任务完成。第四,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采取方法,制止注意分散。当学生在课堂上分心时老师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种注意是有意注意。
3536.B【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
3537.D【解析】遗忘规律
3538.C【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注意的分配对于教师而言,尤为重要。
3539.A【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教师走到安静的教室门口故意咳嗽两声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3540.D【解析】注意的特点:(1)指向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 (2)集中性。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3541.C【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
3542.D【解析】注意不稳定表现为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它使我们不能清晰地认识事物,所以我们必须和它作斗争。幼儿正在画画,传来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这种现象属于注意的分散。
3543.D【解析】在集中注意于某个对象时,常常伴随有特定的生理变化和表情动作。注意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下列几种:适应性运动:“侧耳倾听”和“举目凝视”就属于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屏息”现象属于呼吸运动的变化。
3544.D【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注意的分配对于教师而言,尤为重要,教师讲课,不停的观察学生,偶尔纠正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反映教师道德注意特性是注意的分配。
3545.C【解析】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 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它是由于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间歇性地加强和减 弱造成的。注意的起伏周期一般为2、3秒至12秒。
3546.B【解析】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体现了注意的集中性。
3547.B【解析】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维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1.选择功能:是注意的最基本的功能。通过注意,人们总是选择那些有意义的、有关联的亦即符合自己需要的与当前活动有关的事物和活动,而同时抑制和排除那些无意的、无关联的亦即不符合自己需要的事物或活动。2.保持(维持)功能:这种功能使注意对象的印象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一直保持到达到目的为止,一直保持到得到清晰、准确的反应。3.调节和监督功能:心理学认为注意最重要的功能是对活动进行调节与监督。注意使人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过程,监督所从事的活动,使之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进行。一旦活动偏离了预定的方向或目标,人就会立即发现,并予以调整,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完成。注意使儿童饿游戏、学习等活动顺利进行,这是注意的维持功能。
3548.B【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例如,长时间地、仔细地注视一张图画上的细节。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而行动所接触的对象和行动本身可以发生变 化。例如,在课堂上,学生要听教师的讲解,要看教师的演示和板书,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要记笔记......但他自始至终都将自己的注意指向这些与教学有关的活动上。持续时间愈长,注意就愈稳定。儿童从事一项活动能够善始善终,说明他的注意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3549.B【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歌手一边唱歌,一边弹吉他。
3550.B【解析】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 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它是由于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间歇性地加强和减 弱造成的。注意的起伏周期一般为2、3秒至12秒。
3551.B【解析】活动变化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大街上闪烁的霓虹灯、夜空中划过的流星等,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教师讲课时,有时会提高或降低声音,有时甚至会突然停止讲课,就是为了引起学生 的无意注意。
3552.A【解析】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有的人阅读时候能做到一目十行,这说明注意的广度品质较好。
3553.D【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教师注意力的特点集中表现在注意分配能力。
3554.B【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注意可以在几种活动上迅速更迭,即所谓的轮流注意。有经验的 教师在课堂上,既能做到按讲稿讲课,又能注意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同时还可以板书和掌握好时间。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如有些演员能够自拉自唱,或者边说边打快板边表演。4.同时进行的活动最好利用的是不同的感觉通道。在不同感觉通道间分配注意容易,而在同一感觉 通道中分配注意很难。如一手画圆一手画方就很难做到。
3555.D【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 课,一边记笔记。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注意可以在几种活动上迅速更迭,即所谓的轮流注意。有经验的 教师在课堂上,既能做到按讲稿讲课,又能注意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同时还可以板书和掌握好时间。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如有些演员能够自拉自唱,或者边说边打快板边表演。4.同时进行的活动最好利用的是不同的感觉通道。在不同感觉通道间分配注意容易,而在同一感觉 通道中分配注意很难。如一手画圆一手画方就很难做到。
3556.A【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不由自主被吸引是无意注意。
3557.B【解析】儿童思维是从感知动作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最后到抽象逻辑思维。因此在儿童早期动作的作用大,随着思维的发展,言语的作用慢慢增大。因此选择B。
3558.B【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意注意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有的心理学家也称它为积极的注意、主动的 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服从于当前活动任务需要的注意,属于注意的高级形式。它受人的 意识的调节和控制,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注意。
3559.D【解析】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领导派来了新任务,小刘很快把精力投入新任务上说明小刘的注意转移快。
3560.C【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例如,长时间地、仔细地注视一张图画上的细节。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而行动所接触的对象和行动本身可以发生变化。例如,在课堂上,学生要听教师的讲解,要看教师的演示和板书,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要记笔记......但他自始至终都将自己的注意指向这些与教学有关的活动上。持续时间愈长,注意就愈稳定。
3561.A【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题干中强调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活动是注意的分配。
3562.B【解析】注意是一种伴随的状态,不是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
3563.B【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突然的敲门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属于无意注意。
3564.A【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上课时,小鸟在窗台上啄玻璃,学生不由自主的被吸引,属于无意注意。
3565.B【解析】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反映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一心二用”反映注意的分配。
3566.B【解析】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 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
3567.C【解析】视觉适应。视觉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与暗适应相反,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电影院出来在强光下反而什么也看不清是从暗到明,属于明适应。
3568.C【解析】两个同类的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的差异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差异感觉。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感觉阈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受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各种感觉的绝对阈限各不相同,同一感觉的绝 对阈限也会因人而异。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之间也是反比关系,即人的绝对感觉阈限越大,说明人的绝对感受性越低;反之,人的绝对感觉阈限越小,绝对感受性越高。
3569.A【解析】由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3570.A【解析】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 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
3571.A【解析】知觉的选择性: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是纷繁多样的,人不可能在瞬间全部清楚地感知到;但可以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或无意识地被某种事物所吸引,以它作为知觉对象,对它产生鲜明、清晰的知觉映象,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只产生比较模糊的知觉映象。
3572.A【解析】分析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题干描述符合分析过程。
3573.D【解析】当距离、角度或光线的明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我们的知觉映象仍然不变。恒常性包括大小、明度、颜色、形状、方位、声音等。
3574.A【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所谓理解性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人的知觉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直觉地理解其意义,并用词的形式将其揭示出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说明知觉过程受制约于经验。
3575.C【解析】建议按照专业教材中的例子去选择,B也对,C更优,因为更符合教材中辐合思维的举例。
3576.D【解析】记忆过程的最后阶段,是衡量记忆效果的唯一标准。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能辨认出来,就叫再认。如遇到小时候的朋友有熟悉感,或能够认出学过的单词,能够听出唱过的歌曲等等。
3577.C【解析】短时记忆经过复述可以转入到长时记忆。
3578.C【解析】短时记忆经过复述可以转入到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终身保持的记忆。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任何信息只要得到足够的复习,均可保持在长时记忆中。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以意义编码为主。意义编码 有两种形式: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它们又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
3579.C【解析】实验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也称短时记忆的广度,大约是7±2个组块,即5—9个组块。组块是指人们熟悉的记忆单位,可以是一个数字、一个字母、一个词组甚至一个句子。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最佳办法就是加大记忆单位。
3580.A【解析】少年期的学生,抽象思维有了很大发展,但仍然需要具体的感性经验做支持。
3581.A【解析】无意识记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运用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和意志努力,而是自然而然地识记。有意识记是有明确的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在识记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
3582.B【解析】短时记忆也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指的是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大约在20秒左右,最多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例如,打电话时,查到电话号码,立即就能根据记忆去拨号,但打完电话后,就不记得号码了;边听课边记笔记;程序员打字,这些都属于短时记忆。
3583.D【解析】逻辑记忆是以语言、概念、原理为内容的记忆,如公式的记忆。学生对学习过的理论知识的记忆是语词-逻辑记忆。
3584.C【解析】记忆过程的最后阶段,是衡量记忆效果的唯一标准。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能辨认出来,就叫再认。如遇到小时候的朋友有熟悉感,或能够认出学过的单词,能够听出唱过的歌曲等等。
3585.C【解析】“樱桃口”“杏核眼”“柳叶眉”是根据樱桃、杏核、柳叶这些具体事物想象出来的口、眼、眉的形象,因此属于再造想象。
3586.C【解析】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人们在交谈中提到“黄山”时,头脑中出现迎客松的形象,这是表象。
3587.C【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例如,学生读了曹雪芹的《红楼梦》后,在头脑中形成了林黛玉的鲜明形象。看完《祥林嫂》后,脑中产生一个孙悟空的形象,再造想象有一定程度的创造,但其创造水平较低。
3588.B【解析】神话故事是虚构的,英雄模范的事迹是事实,因此体现了现实性的发展。
3589.C【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根据诗句产生的想象属于再造想象。
3590.C【解析】创造想象是指根据创造目的,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例如,飞机设计师在头脑中构思了一架新式飞机形象,作家在头脑中构想了新的人物形象等,都属于创造想象。
3591.D【解析】创造想象是指根据创造目的,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例如,飞机设计师在头脑中构思了一架新式飞机形象,作家在头脑中构想了新的人物形象等,都属于创造想象。艺术家创作时的构想活动主要是创造想象。
3592.D【解析】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指向未来并与个人的愿望密切相联系的想象。
3593.A【解析】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它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例如人们看见天上的浮云,想象出各种动物的形象、人们在睡眠时做 的梦、精神病患者在头脑中产生的幻觉等,都是无意想象。
3594.D【解析】有预定目的的、自觉产生的想象叫有意想象。在有意想象中,由于想象的新颖程度、创造水平的不同,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3595.C【解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实现的、能揭 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
3596.C【解析】定势(即心向)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定势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复经验,它发生于连续的活动中,前面的活动经验为后面的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定势对迁移的影响 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陆钦斯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实验。
3597.B【解析】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3598.C【解析】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活动不直接反映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中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例如,医生通过号脉诊断疾病。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3599.B【解析】题干强调复习时多花时间在薄弱学科,对强势学科保持适当复习,这就体现了复习时间的分配问题,因此选B。
3600.B【解析】内部言语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活动。它是在外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隐蔽性和简略性。进行思维时所伴随的言语活动称内部言语。
3601.B【解析】直觉动作思维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它往往是人们在边做边想时发生的,具有直观实践性的特点。3岁前的幼儿只能在动作中思考,他们的思维基本上属于直觉动作思维,例如,幼儿将玩具拆开,又重新组合起来。离开了感知活动或动作,思维就不能进行。成人有时也要运用表象和动作进行思维,但这种直觉动作思维要比幼儿的直觉动作思维水平高。
3602.D【解析】“头脑风暴法”是由奥斯本提出来的。
3603.A【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3604.C【郭帅解析】直觉动作思维是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时的思维过程。3岁前的幼儿只能在动作中思考,他们的思维基本上属于直觉动作思维,离开了感知活动或动作,思维就不能进行。
3605.B【解析】持续性注意是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
3606.C【解析】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同时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607.C【解析】引起不随意注意的主要原因是刺激的意义性。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2.人的主观状态。
3608.C【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心不在焉”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注意。
3609.A【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大家被突然推门进入的学生不由自主的吸引,是无意注意。
3610.D【解析】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它是由于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间歇性地加强和减弱造成的。注意的起伏周期一般为2、3秒至12秒。听钟表走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的周期性变化是注意的起伏。
3611.B【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是注意分配。
3612.A【解析】瞬时记忆经过注意转入到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经过复述转入到长时记忆。
3613.B【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是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
3614.D【解析】注意不稳定表现为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它使我们不能清晰地认识事物,所以我们必须和它作斗争。学生上课时想着课外的事是注意的分散。
3615.C【解析】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感觉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3616.B【解析】人的感觉依据刺激的来源和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反映外界事 物的个别属性的外部感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等;第二类是反映身体位置、动作和内脏器官状态及变化的内部感觉。内部感觉包括动觉、静觉(平衡觉)和机体觉。吃药时舌尖的苦味属于外部感觉。
3617.A【解析】人的感觉依据刺激的来源和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反映外界事 物的个别属性的外部感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等;第二类是反映身体位置、动作和内脏器官状态及变化的内部感觉。
3618.D【解析】填空题和问答题都只有题目,没有备选项,也就是答案不在眼前,所以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回忆。
3619.B【解析】由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包括视觉适应。视觉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与暗适应相反,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题干描述的是明适应。
3620.B【解析】由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包括听觉适应。例如,在工厂里强烈的机器声长时间、持续地作用于人,就会引起听觉感受性的降低,甚至出现感受性明显的丧失。刚开始觉得声音强,待两三分钟后觉得音乐声没有刚开始听起来那么大,那是因为听觉适应。
3621.D【解析】痛觉的适应很难发生,因此痛觉作为伤害性刺激的信号而具有生物学意义。此外,过于强烈的刺激,如强烈的气味、特别热的水、苦味等,都很难产生感觉适应。
3622.A【解析】由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包括视觉适应。视觉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与暗适应相反,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题干描述的是明适应。
3623.B【解析】视觉适应。视觉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与暗适应相反,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实验证明:人们在暗处停留一小时,对光的感受性可提高20万倍。需要注意的是,暗适应时间较长,全部完 成大约需要30—40 分钟;而明适应进行很快,时间很短暂,在5分钟左右,明适应就全部完成了。
3624.D【解析】遗觉象的定义。刺激停止后,脑中持续保持异常清晰、鲜明的表象,称为遗觉象。
3625.B【解析】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如“甜蜜的声音”“沉重的脚步”。
3626.B【解析】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看到一株玫瑰花并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知觉。
3627.A【解析】方位知觉是指人对自身或某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的知觉。
3628.B【解析】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时间长短)和顺序性(时间先后)、周期性的反映。在时间知觉中,听、视、触等感官都参加,并起到不同的作用。午饭后,先小憩了一会儿,然后客人来访,这属于时间知觉。
3629.D【解析】在回忆的正确率上,最后呈现的词遗忘得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字词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在回忆的正确率上,最后呈现的词遗忘得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字词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
3630.C【解析】最先呈现的字词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
3631.A【解析】知觉的整体性:我们对客体的知觉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把“拆除”写成“折除”,体现学生的知觉整体特征不高。
3632.A【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所谓理解性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人的知觉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直觉地理解其意义,并用词的形式将其揭示出来。
3633.C【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所谓理解性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人的知觉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直觉地理解其意义,并用词的形式将其揭示出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明知觉具有理解性。
3634.A【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所谓理解性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人的知觉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直觉地理解其意义,并用词的形式将其揭示出来。同样看一幅画,成人看意义,幼儿看构成属于知觉的理解性。
3635.C【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所谓理解性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人的知觉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直觉地理解其意义,并用词的形式将其揭示出来。
3636.A【解析】知觉的选择性: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是纷繁多样的,人不可能在瞬间全部清楚地感知到;但可以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或无意识地被某种事物所吸引,以它作为知觉对象,对它产生鲜明、清晰的知觉映象,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只产生比较模糊的知觉映象。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红笔划重点这是知觉的选择性。
3637.D【解析】知觉的恒常性:当距离、角度或光线的明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我们的知觉映象仍然不变。恒常性包括大小、明度、颜色、形状、方位、声音等。
3638.A【解析】看到夜晚天空中闪亮的星星就想到眼睛、灯光等,这是没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所以是无意想象。
3639.B【解析】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感知效果,对象和背景差异越大,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越容易。例如,板书设计。
3640.A【解析】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3641.A【解析】根据信息从输入到提取所经过的时间、信息编码方式和记忆阶段的不同,可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3642.C【解析】瞬时记忆的储存时间一般不超过2秒钟,为25-2S。
3643.B【解析】短时记忆也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指的是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大约在20秒左右,最多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
3644.A【解析】短时记忆也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指的是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大约在20秒左右,最多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
3645.B【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也称短时记忆的广度,大约是7±2个组块,即5—9个组块。组块是指人们熟悉的记忆单位,可以是一个数字、一个字母、一个词组甚至一个句子。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最佳办法就是加大记忆单位。
3646.C【解析】参照3426题D。关于短时记忆储存时间的长短说法不一,有1分钟以内,也有5秒到2分钟的说法。本题建议选择完全吻合的一个时间C。
3647.A【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也称短时记忆的广度,大约是7±2个组块,即5—9个组块。组块是指人们熟悉的记忆单位,可以是一个数字、一个字母、一个词组甚至一个句子。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最佳办法就是加大记忆单位。
3648.A【解析】长时记忆是指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终身保持的记忆。长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任何信息只要得到足够的复习,均可保持在长时记忆中。
3649.D【解析】同学们是根据老师的描述想象的新老师的样子,所以是再造想象。
3650.D【解析】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无关。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如记住一年有四季。我们对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这个事实形成记忆,这属于语义记忆。
3651.D【解析】对概念、公式、定理等抽象材料记忆是抽象记忆。
3652.D【解析】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3653.D【解析】动作记忆是以过去做过的动作或经历过的运动为内容的记忆。动作记忆是最容易保持和恢复的记忆。
3654.C【解析】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内容的性质),可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如知识和日常的生活常识。它可以通过言语传授而一次性获得,提取时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程序性记忆是指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3655.D【解析】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参与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地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3656.C【解析】默读是内部言语,A是对话言语,B是独白言语。D是书面言语。
3657.A【解析】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3658.C【解析】在对学习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记忆是意义记忆。
3659.B【解析】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保持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3660.B【解析】保持是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视角看,保持就是信息的储存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环节。
3661.B【解析】最早对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他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他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采用节省法(又叫做重学法)来检验记忆的效果,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遗忘曲线。遗忘曲线是一条指数型衰减曲线。
3662.A【解析】一般认为,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如果达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度学习。
3663.D【解析】系列学习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有重要影响,称为系列位置效应。一般先学的和后学的容易回忆,中间的较难回忆。在回忆的正确率上,最后呈现的词遗忘得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字词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
3664.D【解析】遗忘中的抑制现象有两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
3665.B【解析】遗忘中的抑制现象有两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
3666.D【解析】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 恢复,而记忆痕迹不会消退。干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
3667.C【解析】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由于情 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考试时常发生)就属于这种类型。
3668.B【解析】压抑(动机)说—弗洛伊德: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由于情 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考试时常发生)就属于这种类型。动机说是佛洛伊德在给精神病人施行催眠术时发现的。
3669.B【解析】压抑(动机)说—弗洛伊德: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由于情 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考试时常发生)就属于这种类型。
3670.C【解析】同化说—奥苏贝尔:奥苏贝尔认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当我们学到了更高级的 概念和规律以后,高级的观念可以替代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遗忘,从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
3671.A【解析】记忆过程的最后阶段,是衡量记忆效果的唯一标准。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能辨认出来,就叫再认。如遇到小时候的朋友有熟悉感,或能够认出学过的单词,能够听出唱过的歌曲等等。回忆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在头脑中呈现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过程。它与再认最大的区别是经历过 的事物不在眼前。开卷考试是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是再认。
3672.A【解析】心理学家研究结果表明,多种感官参与能有效增强记忆。
3673.C【解析】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当谈到老师时,教师的音容笑貌的形象浮现在脑海中,属于表象。回忆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在头脑中呈现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过程。它与再认最大的区别是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所以不选择回忆。
3674.C【解析】表象的特征:1.直观性。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人头脑中产生某种事物的表象,就好像直接看到或者听到这种事物的某些特征一样。2.概括性。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 要特征,因此表象具有概括性。3.可操作性。由于表象是知觉的类似物,因此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就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这说明,人们在完成某种作业时可以借助于表象进行形象思维。库珀和谢帕德通过“心理旋转实验”证明了表象的可操作性。
3675.A【解析】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它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例如人们看见天上的浮云,想象出各种动物的形象、人们在睡眠时做的梦、精神病患者在头脑中产生的幻觉等,都是无意想象。
3676.A【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看小说时,脑中产生出小说写的场景,这个心理过程是再造想象。
3677.A【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演员根据剧本的描述在头脑中想象出有关角色的生动形象,这是再造想象。
3678.A【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
3679.B【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
3680.A【解析】思维的主要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3681.B【解析】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人们常说“早”“晚”是一种思维的概括性。
3682.A【解析】直觉动作思维 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它往往是人们在边做边想时发生的,具有直观实践性的特点。3岁前的幼儿只能在动作中思考,他们的思维基本上属于直觉动作思维,例如,幼儿将玩具拆开,又重新组合起来。离开了感知活动或动作,思维就不能进行。成人有时也要运用表象和动作进行思维,但这种直觉动作思维要比幼儿的直觉动作思维水平高。一边修机器一边思考机器的故障的思维过程属于直观动作思维。
3683.C【解析】直觉动作思维 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它往往是人们在边做边想时发生的,具有直观实践性的特点。3岁前的幼儿只能在动作中思考,他们的思维基本上属于直觉动作思维,例如,幼儿将玩具拆开,又重新组合起来。离开了感知活动或动作,思维就不能进行。成人有时也要运用表象和动作进行 思维,但这种直觉动作思维要比幼儿的直觉动作思维水平高。
3684.C【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一题多解”表明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思维。
3685.D【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大量列出”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3686.C【解析】思维的独立性是指善于独立地发现、思考、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具有这一品质的人一般不易受别人的暗示和干扰。“人云亦云”违背了思维的独立性。
3687.C【解析】思维的灵活性是指能灵活地思考问题。它表现为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思考问题;在条件发生变化时,能随机应变,及时改变原有计划、方案,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思维灵活性的学生,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规则、原理和规律,将书本中的知识与自己的见解进行比较和融合,而不把书本当教条;同时还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善于迁移。
3688.D【解析】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3689.C【解析】抽象是在人脑中提炼各种对象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舍弃其个别的、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例如,总结鸽子、老鹰、鸡、鸭等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即“有羽毛”“是动物”;舍弃那些“会不 会飞”“颜色”“大小”等的非本质特征,这就是抽象的过程。
3690.B【解析】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其中,内涵代表概念能够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例如,鸟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有羽毛、有喙”,鸟的内涵使得鸟可以区分于其他物种。外延代表的是概念所 能囊括的所有个体或样例。例如,在鸟这个内涵下所能包括的一切有羽毛且有喙的动物,包括金丝雀、麻雀、布谷、鸵鸟等。所以,内涵和外延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概念的内涵越丰富,信息量越大,反而所能包含的外延就越少。反之,一个概念的内涵越抽象越概括,其所拥有的外延也就越丰富。
3691.A【解析】概念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同化。概念同化,就是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给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它的基本形式包括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3692.B【解析】推理可分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三种。1.归纳推理:指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如根据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锐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钝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就可以推出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2.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如人们根据“一切金属受热会膨胀”的原理,推出“铁是金属,铁受热会膨胀”的结论。演绎推理有以下三种形式:(1)三段论。由两个性质判断做前提而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的结论的推理。例如,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乳哺育幼体的,而鲸鱼是哺乳动物,所以鲸鱼是以乳哺育幼体的。(2)线性推理。又称为关系推理,是指由一定关系的句子系列所组成的推论。例如,黄金的比重比水银大,水银的比重比白银大,推出这些物质中黄金的比重最大。(3)条件推理。又称为假言推理,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例如,如果明天下雨,球赛就停止。明天有雨,所以比赛停止。3.类比推理:是从特殊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一种推理,也就是从一个对象的属性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可能有这属性。
3693.A【解析】条件推理。又称为假言推理,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例如,如果明天下雨,球赛就停止。明天有雨,所以比赛停止。
3694.B【解析】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抽象思维能力为核心。非智力因素是指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它包括情感、意志、性格、兴趣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求知欲,这是注重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3695.B【解析】卡希尔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了语言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696.C【解析】对话言语指两个人或几个人直接交际时的言语活动,如聊天、座谈等。对话言语 是一种直接交际言语,具有情境性、反应性和简略性。
3697.A【解析】小学生内部言语的发展大体经历出声思维阶段,过渡阶段和无声思维阶段。
3698.B【解析】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其中,人的各种心理活动都伴随着注意这种心理状态。注意是一种伴随的状态,不是独立的状态。
3699.A【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3700.A【解析】注意与意识区别:①概念的内涵不同。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②两者的功能不同。注意提供了这样一种机制,决定什么东西可以成为意识的内容,而什么东西不可以。只有被注意到的内外刺激,才能被个体所觉察,进而产生意识。联系:①在可控制的意识状态下,注意集中,意识清晰。②在自动化的意识状态下,注意很少,意识参与也少。
3701.B【解析】注意的特点:(1)指向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2)集中性。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3)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注意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只是伴随着其他心理过程而存在的一种意识倾向性。
3702.C【解析】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3703.B【解析】新异的刺激很容易引起无意注意。例如,刚到中国的留学生,中国的许多事物对他们来说都是新异的,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奇装异服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
3704.A【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3705.A【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学生的注意力不由自主的被推门而入的学生吸引属于无意注意。
3706.B【解析】刺激物之间的强度、形状、大小、颜色或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特别显著,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如绿色的草地上长出一朵红花。
3707.A【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意注意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有的心理学家也称它为积极的注意、主动的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服从于当前活动任务需要的注意,属于注意的高级形式。它受人的 意识的调节和控制,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注意。“在阅读较难的作品时,适当做些笔记,可以帮助人们长久地把注意集中在这种读物上”,努力维持,说明有意识努力参与,是有意注意。
3708.C【解析】情景性是对话言语的特点。
3709.B【解析】听力的构成要素是注意力、理解力、辨析力和记忆力。
3710.C【解析】人的感受性不是固定不变的。感受性的发展依赖于人们的生活条件与实践活动。由于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和熏陶,人们的某种感觉的感受性会变得特别灵敏。A和D选项是感觉适应。B选项是感觉对比。
3711.B【解析】儿童认知能力中,最先发展且速度最快的领域是感知觉。
3712.C【解析】知觉的选择性: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是纷繁多样的,人不可能在瞬间全部清楚地感知到;但可以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或无意识地被某种事物所吸引,以它作为知觉对象,对它产生鲜明、清晰的知觉映象,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只产生比较模糊的知觉映象。加形近字用不同的颜色粉笔写出来是运用了知觉的选择性。
3713.A【解析】知觉的恒常性:当距离、角度或光线的明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我们的知觉映象仍然不变。恒常性包括大小、明度、颜色、形状、方位、声音等。
3714.B【解析】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如“甜蜜的声音”“沉重的脚步”。
3715.D【解析】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3716.B【解析】知觉的整体性:我们对客体的知觉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一个人对衣服和发型改变后,我们照样认识他,是从整体看这个人,而不是局部,这是利用知觉的整体性。
3717.A【解析】知觉的选择性: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是纷繁多样的,人不可能在瞬间全部清楚地感知到;但可以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或无意识地被某种事物所吸引,以它作为知觉对象,对它产生鲜明、清晰的知觉映象,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只产生比较模糊的知觉映象。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
3718.C【解析】知觉的选择性: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是纷繁多样的,人不可能在瞬间全部清楚地感知到;但可以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或无意识地被某种事物所吸引,以它作为知觉对象,对它产生鲜明、清晰的知觉映象,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只产生比较模糊的知觉映象。猎人进山选择把禽兽当作对象,樵夫进山把柴草当作对象,这是知觉的选择性。
3719.D【解析】知觉的整体性:我们对客体的知觉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窥一斑而知全”比喻可以从观察的部分推测到全貌,是知觉的整体性。
3720.C【解析】知觉的恒常性:当距离、角度或光线的明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我们的知觉映象仍然不变。恒常性包括大小、明度、颜色、形状、方位、声音等。
3721.D【解析】观察的全面性,要求通过观察反映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的组成部分和相互联系,“既见森林又见树木”,指的是观察的全面性。
3722.A【解析】知识直观的类型:1.实物直观:实物直观是指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2.模象直观: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3.言语直观:言语直观指的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通过观察事物、演示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的方式获得直观经验属于实物直观。
3723.B【解析】模象直观: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结构示意图”是模象直观。
3724.B【解析】差异律是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感知效果,对象和背景差异越大,将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越容易。题干中就是红色和蓝色的差异,更有利于学生的感知。
3725.C【解析】本题考查知觉在教学中的应用的规律。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规律是指当知觉的对象与背景在颜色、形态、声音等方面有较大差别时,知觉的对象容易被感知。题干中,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应当突出重点,教学指示棒与直观教具的颜色不要接近。这属于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规律。C项正确。A项:新颖性规律不属于知觉在教学中运用的规律。与题干中不符,排除。B项:知觉中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规律是指在时间上彼此接近、在空间上彼此接近或相似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知觉中对象的活动性规律是指在静止的背景上,活动的对象容易被感知,也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3726.B【解析】差异律是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感知效果,对象和背景差异越大,将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越容易。将重点内容全画出来,加强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体现了知觉的差异律。
3727.D【解析】将拥有二十四个记忆单位的二十四个节气编码成只有四大记忆单位的《二十四节气歌》帮助记忆,这是利用了记忆编码中的组块策略。组块是指人们熟悉的记忆单位,可以是一个数字、一个字母、一个词组甚至一个句子。
3728.B【解析】我们对客体的知觉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影响整体性的四种因素:(1)知觉对象的特点。接近、相似、闭合、连续(知觉的组织规律);(2)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强度关系。优势刺激掩盖细枝末节,比如一个人变化自己的装束、发型、服饰。只要认得面部特征,就能够认出来;(3)知觉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影响知觉的整体性;(4)知觉的整体性主要依赖于知觉本身的主观状态,最主要的是知识经验。题干中收音机里播出一首歌曲,不管是男高音、女高音还是童声,这首曲子的最重要部分旋律是没有变的,因此属于知觉的整体性。
3729.(1)D【解析】教师通过讲解字的含义让学生感兴趣,学生对字不再混淆了。案例体现出能引起人的直接兴趣的材料,记得效果好,经过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事物,容易记住。
(2)A【解析】给教师的启示是有意义的材料,经过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事物,容易记住,无意义的材料认为赋予其意义,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3730.B【解析】倒摄抑制亦称倒摄干扰,是指后来学习内容对先前学习内容的干扰。
3731.D【解析】根据回忆是否借助中介联想,回忆可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直接回忆是指不需要中介联想而通过回忆任务或当前呈现的事物尽行的回忆,即直接唤起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一般是针对熟悉的事物。间接回忆是指在不能直接回忆过去过去经验的情况下,借助中介联想作用而尽行的回忆。所以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的区别主要在是否有中介。如学生能够自行流利地背诵《沁园春雪》——直接回忆。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提醒下背诵《沁园春雪》——间接回忆,又如一位数的加减乘除的结果在脑中的在现。所以二者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中介。除此之外,不需要中介联想的回忆记忆效果更好,一般都是自己熟悉的事物。“经过了近十年的战乱流离,长大成人后竟然意外相逢。初见不相识还惊问名和姓,称名后才想起旧时的面容。”旧时的容貌属于是经历过的事物,这种旧时容貌不在眼前,也能在头脑中呈现,这种现象叫回忆,也叫在现。根据在现是否有中介联想分为直接在现和间接在现。称名后才想起旧时的面容,说明需要名字为中介进行回忆,这是间接回忆。根据在现有无预定目的,可以将在现分为无意在现和有意再现。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自然而然发生的再现,叫无意再现,如“睹物思人”;有一定的目的,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自觉发生的重现叫有意再现,如“苦思冥想”。
3732.D【解析】记忆过程的最后阶段,是衡量记忆效果的唯一标准。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能辨认出来,就叫再认。如遇到小时候的朋友有熟悉感,或能够认出学过的单词,能够听出唱过的歌曲等等。回忆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在头脑中呈现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过程。它与再认最大的区别是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开卷考试是再认,闭卷考试是回忆。
3733.B【解析】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语词加以概括且赋予其意义的加工过程。猜测词义,就是对单词做出个人理解赋予其意义,符合知觉的理解性。
3734.B【解析】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晚上睡觉前记忆效果好是因为少了倒摄抑制。
3735.C【解析】系统化是指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按一定程序组成层次分明的整体系统的过程。把整数、分数、小数概括为有理数的过程就是思维系统化的过程。
3736.C【解析】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及时复习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防止遗忘。
3737.C【解析】所谓认知表征,就是指通过知觉而将外在事物转换为个体内在心理事实的过程,而其认知表征方式则会随个体年龄而发展,表现为三个阶段:动作表征——儿童靠动作来认知世界、获得知识;映象表征——儿童用头脑中的表象去表现世界、获得知识;符号表征——儿童运用符号、文字再现世界、获得知识。
3738.C【解析】白日梦状态是指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它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似乎是一方面清醒着一方面做梦,通常在不需要集中注意的情况下自发产生。上课时走神,脑子不知道飞哪里去了,还有可能想着电视剧,这都是一种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C项正确。A项:可控制性意识状态是指意识是处于可以控制的状态,上课时走神已经不是可控制的状态。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自动化意识状态是不需要意识的支配,而能够熟练的进行的意识状态。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睡眠状态指人在睡眠时表现出来的形态,与清醒状态相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3739.D【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现象。
3740.D【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小朋友听老师讲《西游记》故事时,方佛看到了孙悟空大闹天空的情景,这是再造想象。
3741.D【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
3742.B【解析】夸张又称强调,是指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突出某些特点而略去一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如千手观音、万紫千红等。题干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是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运用了夸张。B项正确。A项:黏合是指把客观事物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如美人鱼、半人马等。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拟人化就是对客观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特征,从而产生的新形象。例如,动画片中的“米老鼠”的形象,神话中的风、火、雷、电众神的形象,都是通过人格化而创造出的新形象。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典型化是指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是文学艺术创作的主要方式。比如小说中的很多人物是综合了某些人物的特点之后形成的。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3743.D【解析】概括: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人们把那些“有羽毛的动物”统称为鸟类,就是概括的过程。
3744.A【解析】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1.符号学习:符号学习又称表征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符号学习的心理机制是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建立相应的等值关系。例如,汉字、英语单词的学习。2.概念学习:概念学习是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其实质是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和关键特征。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既可由学习者从大量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也可由指导者用下定义的方式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让其利用已掌握概念来理解。概念学习以表征学习为前提,又为命题学习奠定基础。3.命题学习:命题学习是指获得由几个概念构成的命题的复合意义,实际上是学习表示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判断。命题是知识的最小单元,它既可以陈述简单的事实,也可以陈述一般规则、原理、定律、公式等,因此它被看成是陈述性知识掌握的高级形式。
3745.B【解析】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第一,流畅性,是指当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数量的多少。第二,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第三,独创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方法。“尽可能多说”是思维的流畅性。
3746.A【解析】聚合思维也称集中思维、求同思维、辐合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最正确的答案的思维过程。题干中,玩具车的组装说明书向我们提供了很多信息,而组装过程就是将这些信息聚合在一起,从而拼装出完整的玩具的过程。这是一个从分到合的过程,因此属于聚合思维。常规思维强调根据经验用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也就是以前使用过的方法,遇到类似问题直接拿来用。显然题干中组装衣橱并不是强调直接用以前的方法,所以建议优选聚合思维。
3747.C【解析】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C选项是思维的概括性。
3748.C【解析】思维的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3749.D【解析】思维的变通性,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3750.C【解析】思维的灵活性是指能灵活地思考问题。它表现为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思考问题;在条件发生变化时,能随机应变,及时改变原有计划、方案,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思维灵活性的学生,能灵活自如地运用各种规则、原理和规律,将书本中的知识与自己的见解进行比较和融合,而不把书本当教条;同时还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善于迁移。“眉头一皱,计上心头”反映了人的思维品质具有灵活性。
3751.B【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体现了注意的分配。
3752.D【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注意分配对于教师而言尤为重要,教师在课程上讲课,还不停地观察学生,偶尔还纠正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反映教师的注意特性是注意分配。
3753.B【解析】本题考查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在上课时,声音抑扬顿挫,就容易使学生集中注意。B项正确。A项: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它使我们不能清晰地认识事物。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与题意无关,排除。D项: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对象上。与题意无关,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3754.C【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3755.C【解析】在形状知觉过程中,人脑需要将不同的特征联合在一起,注意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注意的参与下,人们才有可能知觉到事物的整体。没有注意的参与,特征可能是游离的,因而可能出现错误的结合。
3756.C【解析】活动变化的刺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大街上闪烁的霓虹灯、夜空中划过的流星等,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教师讲课时,有时会提高或降低声音,有时甚至会突然停止讲课,就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3757.B【解析】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形象、简洁、准确、富有吸引力,声音抑扬顿挫,并伴有适当的表情,使学生产生兴趣,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3758.C【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3759.B【解析】教师讲课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3760.A【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意注意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有的心理学家也称它为积极的注意、主动的 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服从于当前活动任务需要的注意,属于注意的高级形式。它受人的意识的调节和控制,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注意。背课文时,我们必须不断提醒自己,集中注意每句的意思,句子的衔接,进行反复背诵是有意注意。
3761.B【解析】注意力始终集中与学习这一活动,没有分心,这是广义的稳定性。
3762.B【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例如,长时间地、仔细地注视一张图画上细节。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而行动所接触的对象和行动本身可以发生变化。例如,在课堂上,学生要听教师的讲解,要看教师的演示和板书,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要记笔记......但他自始至终都将自己的注意指向这些与教学有关的活动上。持续时间愈长,注意就愈稳定。
3763.B【解析】学车时是有意注意,开的熟练了就是有意后注意。
3764.B【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3岁幼儿活动时顾及不到别人,只能自己单独玩,这是因为注意分配能力差。
3765.D【解析】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 种活动的现象。
3766.B【解析】在教学中,初入学儿童的注意状态取决于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二、多项选择题
3767.AD【解析】注意的特点:(1)指向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2)集中性。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3)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注意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它只是伴随着其他心理过程而存在的一种意识倾向性。
3768.BD【解析】在选择性注意任务中,当任务较难时,人倾向于使用系列加工、控制加工。在选择性注意任务中,当任务简单时,人倾向于使用平行加工、自动加工。
3769.ABC【解析】注意的理论:1.过滤器理论2.衰减理论3.后期选择理论
3770.ABCD【解析】人的注意分配能力是后天学习和训练的结果,能否顺利地把注意分配到不同对象或活动上是有条件的:①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它可以不需要给予更多的注意,从而有可能把注意集中在另一种活动上。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经熟练,各种活动对象的各个部分已经在经验中形成了巩固的联系,只要感知对象的一部分,就可以把全部对象反映出来。③几种不同的活动已经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达到自动化程度。另外,注意的分配也与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把注意分配在几种智能活动上比分配在技能活动上更为困难,且活动的难度越大,分配越困难。
3771.ABD【解析】A选项,说法错误,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成反比。持续的弱刺激会使感受性提高,故暗适应感受性提高,故A错误。
B选项,说法错误。在视觉适应中,暗适应时间相对较长,明适应比暗适应时间会更短,故B说法错误。
C选项,说法正确。产生感觉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正常的感觉能力,二是适宜的外部刺激。刺激太强或者太弱都无法产生感觉。故C说法正确。
D选项,煤炭在晚上看起来比白天更黑,但不认为这是两种煤炭。这是知觉恒常性的利用。知觉的对比指的是不同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本题选择错误,故选择ABD选项。
3772.ACD【解析】发散思维指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追求多样性的思维。ACD都表达了追求多样性的思想,属于发散思维。
3773.ABD【解析】C是感觉后效。
3774.ACD【解析】记忆的品质有准确性、准备性、快捷性、持久性。
3775.AB【解析】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如知识和日常的生活常识。它可以通过言语传授而一次性获得,提取时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程序性记忆是指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端午节的日期”“雨的成因”是陈述性记忆,“骑车的技能”“舞蹈表演”是程序性记忆。
3776.ABC【解析】瞬时记忆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记忆容量较大,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信息均可进入瞬时记忆;信息保持时间极短,视觉信息不超过1秒钟,听觉信息可以达到2—4秒,超过这个时间就会消失,但如果受到注意,就会转入短时记忆。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两种。图像记忆是瞬时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
3777.AC【解析】遗忘的规律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概括地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是先多后少。
3778.ABD【解析】表象的特征:1.直观性。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人头脑中产生某种事物的表象,就好像直接看到或者听到这种事物的某些特征一样。2.概括性。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因此表象具有概括性。3.可操作性。由于表象是知觉的类似物,因此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就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这说明,人们在完成某种作业时可以借助于表象进行形象思 维。库珀和谢帕德通过“心理旋转实验”证明了表象的可操作性。
3779.AC【解析】思维的基本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3780.ABC【解析】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流畅性、独特性、变通性。
3781.ABCD【解析】知觉的基本特性:整体性、理解性、选择性、恒常性。
3782.ABC【解析】运动知觉有动景运动、运动后效、自主运动、诱发运动。
3783.AB【解析】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 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
3784.AC【解析】知觉的选择性:作用于人的客观事物是纷繁多样的,人不可能在瞬间全部清楚地感知到;但可以按照某种需要和目的,主动而有意地选择少数事物(或事物的某一部分)作为知觉的对象,或无意识地被某种事物所吸引,以它作为知觉对象,对它产生鲜明、清晰的知觉映象,而把周围其余的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只产生比较模糊的知觉映象。B选项是知觉的整体性。D选项是知觉的理解性。
3785.ABD【解析】 “鹤”与“鸡”体现感觉的对比性,其次,是人没有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无意注意,注意鹤忽略鸡也是注意的选择。
3786.AB【解析】由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C选项是泛化,D选项是对比。
3787.CD【解析】AB是真的在动,属于真动。似动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电影画面和动感的霓虹灯广告本身没有真实的连续位移,而被知觉为连续位移,属于似动。具体来说,属于动景运动。
3788.AE【解析】正后象是一种与原来刺激性质相同的感觉印象,负后象则是一种与原来刺激相反的感觉印象。B选项是似动的运动后效。C选项是错觉。D选项是遗觉象。
3789.ABD【解析】刺激物作用于皮肤引起的各种感觉叫皮肤感觉,简称肤觉。包括触压觉、温度觉、痛觉和振动觉。
3790.ABC【解析】人的感觉依据刺激的来源和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外部感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等;第二类是反映身体位置、动作和内脏器官状态及变化的内部感觉。内部感觉包括动觉、静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3791.ABCD【解析】错觉的种类有很多: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形重错觉,倾斜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线段长短,线条弯曲等。
3792.ABCD【解析】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图形的组织原则,邻近性、相似性、对称性、良好连续、共同命运,或称同方向原则、封闭、线条朝向、简单性原则。
3793.ACD【解析】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只要客观条件具备,错觉就会发生,主观努力难以避免。错觉 不同于幻觉,它是客观刺激作用下产生的,而幻觉是凭空产生的,错觉是正常心理现象,幻觉是异常心 理现象。错觉有时给生活和实践带来麻烦,造成损失,但也可以根据错觉发生的规律,运用错觉为实 践服务。
3794.ABCD【解析】知觉的恒常性:当距离、角度或光线的明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我们的知觉映象仍然不变。恒常性包括大小、明度、颜色、形状、方位、声音等。
3795.BCD【解析】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3796.ABCD【解析】对遗忘理论的解释有痕迹消退说、干扰说、动机说、同化说、提取失败说。
3797.CD【解析】关系概念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高低、上下、左右、大小等,都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形成的属于关系概念。A毛笔是合取概念,B好孩子是析取概念。
3798.BCD【解析】根据记忆内容不同来分:除有形象记忆和情境记忆以外,还有语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3799.CD【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概括地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是先多后少,应及时复习。
3800.ABCDE【解析】本题考查遗忘理论。A、 B、 C、 D选项均为常见的遗忘理论。除此之外,忘也有其他原因,比如损伤海马会引起遗忘。因此,本题正确答案选择ABCDE。
3801.AB【解析】暂时性遗忘是指对识记内容一时想不起来,但在适宜的条件下还能再认和回忆的遗忘。如“提笔忘字”,叫不出熟悉的人的名字等。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舌尖现象”。遗忘之所以发生,不是因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消失了,而是因为编码不准确,失去了检索线索或线索错误。
3802.ACD【解析】瞬时记忆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记忆容量较大,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信息均可进入瞬时记忆;信息保持时间极短,视觉信息不超过1秒钟,听觉信息可以达到2—4秒,超过这个时间就会消失,但如果受到注意,就会转入短时记忆。
3803.ABC【解析】记忆品质: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就是记忆敏捷性良好的表现。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能够把知识经验长时间地保留在头脑中,甚至终身不忘,这就是记忆持久性良好的表现。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记忆的准确性是记忆的一个最重要的品质,也是记忆品质的核心。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它它使人能及时、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3804.AB【解析】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两种,主要是听觉编码。
3805.ABCD【解析】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1)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2)学习程度。(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4)识记的方法。(5)时间因素。(6)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7)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人们需要的、感兴趣的东西遗忘得较慢,而人们不需要的、不感兴趣的东西遗忘得较快。(8)情绪和动机。
3806.CDE【解析】根据记忆的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可将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3807.AB【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概括地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是先多后少。
3808.ABD【解析】记忆的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3809.ABCD【解析】对遗忘理论的解释有痕迹消退说、干扰说、动机说、同化说、提取失败说。
3810.ABC【解析】遗忘的规律与特点:(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舆容易遗忘。(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3)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4)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3811.ABCD【解析】记忆应遵循规律:1.及时复习,经常运用: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速度曲线”,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实验证明:对刚掌握知识,如果不及时复习一天后可能遗忘20%,一周后遗忘30%,一月后只能保留50%左右,时间越长保留的知识就越少。因此,对课堂上需要记忆的重点内容应采取这样一些措施:一是在下课前认真小结,及时复习巩固。二是必须抓好新课前的复习提问,促使学生在课下复习。三是学完每章做好分段复习。总之,多次强化复习是巩固记忆、克服遗忘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2.激发兴趣,明确目的:强烈的学习兴趣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记忆效果,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特别重要。教学中要求学生记住某些知识,就要让学生明白记住这些知识的意义,只有当知识有用才有记忆的知识的动力。3.排除干扰,适应环境:外界环境干扰和自身情绪干扰都会影响物理记忆的效率,因此,记忆时最好找一个安静的环境,选择恰当的记忆时间,如清晨和夜深人静之时。而情绪的干扰往往产生于情绪低落,或紧急关头。由于情绪低落时做任何事都无所谓;由于情绪紧张时原来记忆的知识一刹那间回忆不起来;遇到这种情况不妨待情绪稳定之后再回过头来做。要靠自己的意志去排除干扰,积极调整心态,努力适应新的环境,这样做对增强记忆,克服临时性遗忘非常有效。4.记忆适量,劳逸结合:由于超负荷记忆遗忘率高,物理知识的记忆不能探多求全。切忌集中一段时间连续重复某一内容,使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疲倦状态。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抗情绪。合理安排时间,要劳逸结合,适时调整学习内容和形式。
3812.ABCD【解析】想象的功能:1.预见功能:人从事任何活动(包括学习活动)之前,都必须首先在头脑中确立定向目标,即能够想象出活动过程及其结果,一旦活动过程结束,将是头脑中预定观念的实现,于是人的活动就有了主动性、预见性和计划性,这有助于活动的顺利完成。2.补充功能:可以借助想象,弥补人类认识活动的时空局限和不足,超越个体狭隘的经验范围,扩大人的视野,对客观世界产生更充分、更全面、更深刻认识。:3.替代功能:想象具有代替功能。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的某种需要不能实际得到满足时,可以利用想象从心理上得到一定的补偿和满足。例如,儿童想当一名飞行员,但由于他的能力所限而不能实现,于是就在游戏中,手拿一架玩具飞机在空中舞起来,满足了自己当飞行员的愿望。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常常从想象中得到某种寄托和满足。为此,生活因梦想而升华,因梦想而完美。4.调节功能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3813.BCD【解析】根据想象时有无预定目的,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1.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它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例如人们看见天上的浮云,想象出各种动物的形象、人们在睡眠时的梦、精神病患者在头脑中产生的幻觉等,都是无意想象。2.有意想象:有预定目的的、自觉产生的想象叫有意想象。A选项属于有意想象。
3814.BC【解析】在有意想象中,由于想象的新颖程度、创造水平的不同,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例如,学生读了曹雪芹的《红楼梦》后,在头脑中形成了王熙凤的鲜明形象。再造想象有一定程度的创造,但其创造水平较低。创造想象是指根据创造目的,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例如,飞机设计师在头脑中构思了一架新式飞机形象,作家在头脑中构想了新的人物形象等,都属于创造想象。
3815.ABCD【解析】想象与表象的区别就在于: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表象并没有创造出新的形象,因此它属于记忆的范畴;想象是新形象的创造,所以属于思维的范畴。
3816.AD【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A项“樱桃小嘴”是指人们看到女性的嘴会想到樱桃的样子,符合再造想象的概念,根据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D项“根据描述,头脑中形成阿Q的形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过程,属于再造想象。A、D两项正确。B项: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白日做梦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属于无意想象。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头脑中独立地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例如飞机设计师在头脑中构思了一架新式飞机形象;作家在头脑中构想了新的人物形象。发明家设计新的工具是独立进行创作的过程,属于创造想象。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D。
3817.ABCD【解析】过度学习材料比刚好能背诵的材料保持的效果好。过度学习的次数保持在50%最好。超过的次数少,达不到效果;如果超过的次数多,费时费力,效果却不会因此提高。过度学习最适用于那些必须能准确回忆却没有什么意义的材料,如乘法口诀、汉字书写等内容。
3818.BC【解析】想象的加工方式:1.黏合:黏合是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通过这种综合活动,人们创造了许多童话、神话中的形象,如美人鱼、飞马等。这种创造都是将客观事物的某 些特征分析出来,然后按照人们的要求,将这些特点重新配置,综合起来,构成了人们所渴求的形象,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黏合的形象在内容上受到一定的社会文化和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中,也有这种综合方式的运用,如水陆两用坦克就是坦克与船的某些特征的结合。2.夸张:夸张又称为强调。这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而略去另一些特点,进而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例如,人们创造的千手佛、九头鸟、大人国、小人国等形象,都是采取这种方式进行的综合。3.典型化: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方式。例如,装 饰图案画中的花瓣、树叶等形象,就是来自各种植物的共同特征。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创造,也是作家综合某些人物的特点之后创造出来的。4.拟人化:拟人化就是对客观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特征,从而产生的新形象。如动画片中的“米老鼠”的形象、神话中的风神、火神、雷神、电神的形象,都是通过拟人化而创造出的新形象。“画了一头“鱼鹿”是粘合,“小人国”是夸张。
3819.BCD【解析】言语的理解包括词汇理解、句子理解、文本理解。
3820.BD【解析】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独创性、灵活性(变通性)、流畅性。
3821.ABC【解析】提出多种多样的假设属于发散思维。题干问的“不是…的表现”,所以选择ABC。
3822.BD【解析】A选项“比较固执,爱钻牛角尖”,这是思维缺乏灵活性,灵活性指能灵活地思考问题。它表现为能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思考问题;在条件发生变化时,能随机应变,及时改变原有计划、方案,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途径。C选项“人云亦云”是思维缺乏批判性的品质,批判性不仅是指客观地评价他人的思想和成果,也能冷静而客观地评价和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思维活动,不易受自己的情绪和偏爱的影响。
3823.ABC【解析】创造性思维的特性主要包括思维的求实性、批判性、连贯性、灵活性、跨越性、综合性、前卫性。
3824.ABC【解析】根据思维发展水平的不同,可分为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3825.CD【解析】我国中学生在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对于复杂、抽象的概念和内容则难于理解。所以,中学生应加强培养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
3826.ABD【解析】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3827.BCD【解析】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时必须具备的条件:(1)新学习的概念本身具有逻辑意义,不能杂而无序含糊不清,否则难以掌握。(2)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1中具备同化新概念的知识经验。(3)学习者认知活动的积极参与。
3828.ACD【解析】注意的品质主要包括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
3829.ABC【解析】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受以下因素影响:(1)原有注意的紧张度。(2)新事物或新活动的性质。(3)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
3830.AD【解析】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它是由于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间歇性地加强和减弱造成的。
3831.CDE【解析】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维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3832.ACD【解析】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1、加深对活动的任务的理解。因为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所以对所从事的学习、工作的目的、任务越明确,对其意义理解越深刻,完成任务达到目的的愿望越强烈,越能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2、合理地组织活动,有利于维持有意注意。如及时地提出问题,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有利于集中注意:提出“加强注意”的自我要求,适时的提醒自己“必须注意”,特别是在加强注意的紧要关头,运用自我提醒、自我命令对组织注意起重要的作用。3、激发间接兴趣。在有意注意中,注意和兴趣的关系往往是间接的。这种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所达到的目的、获得的结果感兴趣。人们就会自觉的把注意维持在该活动上。间接兴趣越稳定,就越能对活动的对象产生有意注意。4、培养学生抗干扰与分心的注意力。有意注意的与排除干扰是相联系的。人在进行某种活动时,难免不碰到其他诱因或环境的干扰,使注意难以集中。这就需要意志的努力,与干扰作斗争。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则有利于克服分心,集中注意。
3833.ABCD【解析】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下列几种:(1)适应性运动。人在注意状态下,感觉器官一般是朝向注意对象的。例如,在注意听一个声音时,往往会把耳朵转向声音的方向,“侧耳倾听”。当注意一个物体,我们会“注目凝视”;最明显的适应性动作是个体能跟随组织者的思路,配合做各种运算或操作等,这也说明个体正处于积极的有意注意状态。例如,上课时听到不会的知识时会皱起眉头。(2)无关动作停止。当人们集中注意时,就会高度关注当前的活动对象,一些与活动本身无关或起干扰作用的动作会相应减少甚至停止。例如上课集中听讲时停下手头的小动作。(3)呼吸运动的变化。人在注意时,呼吸会变得轻微而缓慢,“呼”与“吸”的时间比例也发生改变,一般是吸得更短促,呼得延长。在紧张注意时,甚至会出现呼吸暂时停止的情况,即所谓“屏息”现象。例如看到电影中的紧要关头时屏住呼吸。
3834.AD【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边听讲边做笔记”“自拉自唱”反映注意分配。
3835.BD【解析】内部感觉包括动觉、静觉(平衡觉)和机体觉。
3836.BCD【解析】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之间也是反比关系,即人的绝对感觉阈限越大,说明人的绝对感受性越低;反之,人的绝对感觉阈限越小,绝对感受性越高。对于不同的感觉来说,韦伯常效K值是不同的。
3837.BCD【解析】根据反映的客观对象的不同,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等。
3838.AC【解析】在运用变式时,如果变式不充分,学生在对教材进行概括时,往往会发生下列两类错误:一类常见的错误是把一类或一些事物所共有的特征看作本质特征。例如,在动物分类中,由于鲸和鱼类一样,都有生活在水里的共同特征,于是就把鲸列入鱼类。另一类常见的错误是在概括中人为地增加或减少事物的本质特征,不合理地缩小或扩大概念。如题干所述,因为鲸鱼的名字里也有“鱼”,就把鲸鱼认为是鱼,人为地增加了“鱼”的本质特征,即认为名字里有“鱼”的都属于鱼类。故答案选A、C两项。
3839.ABC【解析】A是视觉适应、B是嗅觉适应、C是听觉适应、D是感觉的补偿。
3840.ABC【解析】感知规律:第一,强度律,直观对象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的感知。第二,差异律,指对象和背景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感知效果,对象和背景差异越大,将对象从背景中 区分出来越容易。例如,板书设计。第三,活动律,指活动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容易感知。例如,通过多媒体模拟植物的生长过程。第四,组合律,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的感知。例如,教材编排分段分节。
3841.CD【解析】A是感觉适应、B是感觉对比、CD是感觉后效。
3842.ABCD【解析】观察的品质包括:1.目的性;2.精确性;3.深刻性;4.全面性;5.顺序性。
3843.BD【解析】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两种,主要是听觉编码。
3844.CD【解析】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以意义编码为主。意义编码 有两种形式:表象编码和语义编码,它们又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
3845.BD【解析】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可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外显记忆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搜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表现出来的记忆。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因此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参与或不需要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已有经验自动地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
3846.BC【解析】无意识记的特点:选择性、偶然性、片面性。
3847.AB【解析】CD是感觉对比,错觉是不正确的知觉,而感觉对比是感觉,所以不选。
3848.ABCD【解析】依据记忆规律,教师主要从以下几点来组织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复习:
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中,可以采取及时复习策略,眼耳口多重感官参与识记,并在一天中效率最高时进行记忆活动,把握好记忆的周期。另外,在学习一些机械、无内在联系的知识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用“记忆术”进行识记,提高识记效果。
3849.AB【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是先多后少。
3850.AC【解析】题干中的现象属于似动知觉,其实是云在动,但误以为月亮在动,这种是似动知觉中的诱导运动。并且,似动知觉就是把静止的物体看做在运动是不正确的运动知觉属于运动错觉。
3851.BC【解析】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阶段,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从表象的直观性来看,表象和知觉相似,从表象的概括性来看,表象又和思维相似,但它既不是知觉也不是思维,而是介乎其间的中间环节。表象为想象提供素材,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3852.BC【解析】有意想象:有预定目的的、自觉产生的想象叫有意想象。在有意想象中,由于想象的新颖程度、创造水平的不 同,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1)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想象是指根据创造目的,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例如,飞机设计师在头脑中构思了一架新式飞机形象,作家在头脑中构想了新的人物形象等,都属于创造想象。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属于有意想象中的创造想象。
3853.ABCD【解析】恒常性包括大小、明度、颜色、形状、方位、声音等。
3854.ABCD【解析】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主要有: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综合学科科学,有目地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幻想;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855.ABCD【解析】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过程。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3856.BCD【解析】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3857.BCD【解析】儿童概括能力的发展分为: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本质抽象水平。
3858.AC【解析】语言和言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言语是个体行为。
3859.ABCD【解析】语言和言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思维工具,言语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言语是个体行为。
3860.AB【解析】言语的形式分为内部言语、外部言语两种。
3861.ABC【解析】内部言语以生物电信号为载体,具有片段性、隐蔽性、相关性和简约性等特点。
3862.BCD【解析】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3863.ABCD【解析】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包括:明确活动的目的任务;发挥意志努力与干扰和困难作斗争;培养对事物的间接兴趣;保持稳定的情绪;建立稳定的工作习惯;智力活动与外部活动的结合。
3864.ABCD【解析】中学生观察力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持久性明显发展、精确性提高、概括性增强。
3865.AD【解析】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3866.BC【解析】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识记材料多,遗忘较快;材料少,遗忘较慢,实验证明,过度学习的材料比恰能背诵的材料记忆效果要好一些。
A选项系列位置效应是指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故A错误。D选项一般情况下,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得慢,而无意义材料比有意义材料遗忘得要快得多,故D选项错误。正确答案选择BC。
3867.ABC【解析】学困生的记忆表现特点为:(1)记忆类型:①逻辑性记忆发展较差,非逻辑记忆较显著;②偏向于运动动作记忆;③具体形象记忆作用较突出,抽象逻辑记忆发展较差;④情绪记忆比较突出,且常有亢进表现,差生常常情绪焦虑、激动而产生深刻的情绪记忆。(2)情绪品质:据研究,学困生在记忆广度、记忆速度、记忆精确度、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等方面都低于优等生。(3)记忆过程:①感觉记忆中信息编码、提取的速度较慢;②短时记忆中复述频率与复述策略水平低(因为短时记忆容量低,储存力不足);③长时记忆中语义记忆编码困难。A、B、C三项正确。D项:逻辑型记忆发展较显著不属于学困生的记忆特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BC。
3868.BCD【解析】(1)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和记忆大量的知识。知识记忆得越牢固、越准确,提取得也就越快、越准确,成功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记忆和提取的方法,鼓励学生应用这些方法。(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应用同质不同形的各种问题的变式来突出本质特征,加强对不同类型的问题的区分与辨别,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水平。(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问题解决经常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的过程,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是保证正确地解决问题的基础。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沟通课内外、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纵横交叉联系,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只是一个孤立的点,而是能够融会贯通、有机配合的网络化、一体化的知识结构。
3869.CD【解析】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可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如知识和日常的生活常识。它可以通过言语传授而一次性获得,提取时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程序性记忆是指对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骑车的技能”“计算机数据输入的技能”是程序性记忆。
3870.ACD【解析】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3871.ABD【解析】影响识记的因素有:1、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2、识记的目的任务;3、识记的方法等。
3872.ABCD【解析】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系列学习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有重要影响,称为系列位置效应。一般先学的和后学的容易回忆,中间的较难回忆。在回忆的正确率上,最后呈现的词遗忘得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字词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这是因为前后记忆材料之间发生抑制而造成的。遗忘中的抑制现象有两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
3873.ABCD【解析】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系列位置效应是指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的趋势。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四个选项均反映了遗忘在量上的规律。故正确答案为ABCD。
3874.AB【解析】根据回忆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任务,可以把回忆分为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
无意回忆的特点是没有预定目的,自然而然地想起某些经验,例如,一件往事偶上心头,一句乡音勾起乡情等就是属于无意回忆。无意回忆虽无预定目的,却也是由于某些诱因引发的。
有意回忆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回忆。其目的就是要根据当前一定的需要而回忆起特定的记忆内容。根据回忆是否借助中介联想,回忆可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直接回忆是指不需要中介联想而通过回忆任务或当前呈现的事物尽行的回忆,即直接唤起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过程,一般是针对熟悉的事物。间接回忆是指在不能直接回忆过去过去经验的情况下,借助中介联想作用而尽行的回忆。所以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的区别主要在是否有中介。如学生能够自行流利地背诵《沁园春雪》——直接回忆。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提醒下背诵《沁园春雪》——间接回忆,又如一位数的加减乘除的结果在脑中的在现。所以二者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中介。除此之外,不需要中介联想的回忆记忆效果更好,一般都是自己熟悉的事物。
3875.ABC【解析】有意想象包括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幻想。
3876.CD【解析】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它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 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例如人们看见天上的浮云,想象出各种动物的形象、人们在睡眠时做 的梦、精神病患者在头脑中产生的幻觉等,都是无意想象。
3877.ABC【解析】孙悟空形象是粘合,千手观音形象是夸张,雷公、电母形象是拟人化。
3878.ACD【解析】外显记忆受学习者认知加工深度影响大于内隐记忆;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的影响大于内隐记忆;内隐记忆保持时间持久。
3879.ABC【解析】口头言语具有的特征有:以声音信息为载体、表现力强、表达速度快、机动性强、转瞬即逝。
3880.BD【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创造性思维以发散思维为核心。老师让学生们说出矿泉水瓶的不同用途,这个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
3881.ABCD【解析】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一)准备阶段:创造性思维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问题意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提出问题后必须着手做充分的准备。这种准备包括必要的事实和资料的收集,必须的知识和经验的储备,技术和设备的 筹集以及其他条件的提供等。(二)酝酿阶段:酝酿阶段要对前一阶段所获得的各种资料和事实进行消化吸收,从而明确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出 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和方案。(三)顿悟阶段:顿悟阶段也叫做豁朗阶段,即经过酝酿阶段对问题的长期思考,创新观念可能突然出现,思考者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四)验证阶段:在这个阶段,创造者要把头脑中产生的新假设或新观点通过实践加以检验。验证可以对新假设加以确定、修正、补充或完善。
3882.AB【解析】注意的外部表现:1.适应性运动:人在注意时,有关感官通常会自然地朝向刺激物,并做出相应的动作来。2.无关运动停止:人在高度集中注意时,无关动作会暂时停止,多余的动作暂时被抑制。3.呼吸运动的变化:人在集中注意时,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当注意高度集中时,甚至会出现呼吸暂时停止的状态,即所谓“屏息”现象。
3883.(1)ACD【解析】“突然砰的一声巨响,冒出大量烟雾”利用变化律,“学生停止讲话,开始注视教师的前面”利用学生好奇心,“刷刷举起手来”激发求知欲。
(2)BCD【解析】教师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注意。①激发求知欲,即由教师提出问题;②变化教学情境,即通过教学媒体;③配合学生经验,即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然后转到所教主题之上。
(3)ACD【解析】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施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突然砰的一声巨响,学生停止了说话”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教师提问时候大家齐刷刷举手”唤起学生的恰当的动机水平。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进行奖惩。
(4)AD【解析】新的学习可以通过直接发生途径、间接转化途径学习。一是直接发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而直接产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习需要。利用直接发生途径,主要应考虑的就是如何使学生原有学习需要得到满足。二是间接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需要由原来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而来。利用间接转化途径,主要应通过各种活动,提供各种机会,满足学生其它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5)AB【解析】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教师通过演示产生的反应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教师将书本知识的教学和实际结合起来。
3884.ACD【解析】中学生的记忆特点是: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理解记忆逐渐代替机械记忆;抽象记忆在中学阶段逐渐占主导地位;记忆的容量日益增大,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高中时期,记忆达到顶峰。
3885.ABC【解析】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三种。
3886.ABCDE【解析】(1)有意注意的形成离不开成人的言语指导;(2)通过自己扩展的外部语言,使行为受到自我命令的调节和控制;(3)通过内化作用,用内部语言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要引起或加强有意注意的条件是:(1)加深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2)合理地组织有关活动;(3)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使人们的活动更加持久。(4)培养坚强的意志和抗干扰能力。
3887.ABC【解析】根据注意的功能,注意可分为:1、选择性注意,是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2、持续性注意,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3、分配性注意,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物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3888.AD【解析】1.加工深度不影响内隐记忆;但对外显记忆则有非常明显的影响。所以A 应该改为“内隐记忆受学习者知识加工深度的影响小于外显记忆”。2.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要比外显记忆慢得多。所以D错B对。3.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而内隐记忆则不同。因此C对。综上,错误的是AD。
3889.ABCD【解析】ABCD【解析】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有:(1)是否有明确的任务;(2)是否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3)注意的对象是否内容丰富;(4)活动的方式是否多样化:(5)个体的情绪和身体状况等。
3890.ABD【解析】根据学习的认知加工过程,加涅提出了与各内部过程相应的、对内部过程起促进作用的九个外部条件,即教学事件。这九个教学事件依次呈现,构成了加涅的课堂教学过程。它们分别是引起注意、告知学者目标、激活相关的原有知识、呈现刺激材料、提供学习指导、引发学习行为、提供反馈、评估学习行为和促进记忆与迁移。其中,引起注意是指用以唤起和控制学习者注意的活动。利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特点。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在授课时,教师提高或降低声音、板书的字体、颜色的变化,教材内容的新颖性与好奇感,培养学生对知识内容的间接兴趣等。注意音调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以增强讲课效果,变化教学情境,课堂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新颖性均可起到起到引起学生的作用。
3891.ABCD【解析】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要做到:(1)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学环境方面,应有利于学生的注意集中,尽量防止分散注意的刺激出现。例如教室周围的嘈杂声、喧闹声;教室内装饰和张贴太多;教师的奇装异服、过多口头禅等都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因此,尽可能保持教室周围环境的安静;教室内部布置的简洁;教室空气清新、光线充足;课桌椅高矮适合学生的身体高度;教师穿着要朴素、举止言谈要得体等,都有利于学生把注意集中在教学上;(2)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在教学方法上要尽量防止单调呆板,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以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本身产生兴趣。如教学方式和方法要有多样性、灵活性和启发性,教师的语言应生动形象、简洁流畅、抑扬顿挫、快慢适中,板书设计重点突出、清晰醒目,教师还可借助适度的表情和手势,适时地呈现直观教具,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故正确答案为ABCD。
3892.ABC【解析】几种注意交替使用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所以D选项错误ABC三项均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
三、判断题
3893.对【解析】空间知觉指物体的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形 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也称为距离知觉和立体知觉,深度知觉属于三维空间的知觉)、方位知觉等。辨别汉字的偏旁部首和结构,其知觉类型是空间知觉。
3894.对【解析】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知觉的选择性。
3895.对【解析】感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
3896.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3897.对【解析】知觉的恒常性:当距离、角度或光线的明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时,我们的知觉映象仍然不变。恒常性包括大小、明度、颜色、形状、方位、声音等。
3898.对【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所谓理解性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人的知觉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直觉地理解其意义,并用词的形式将其揭示出来。
3899.错【解析】消退说被认为是一种对遗忘原因的最古老的解释。按照这种理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衰退引起的,消退随时间的推移自动发生。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桑代克在其尝试—错误学习 理论中的“练习律”中指出,习得的刺激—反应联结,如果得到使用,其力量会加强;如果失去使用, 则联结的力量会减弱,直至逐渐消失。这实际上是用痕迹衰退说对遗忘所做的解释。如果不再进行识记,记忆绝不会恢复,它会导致永久性遗忘。
3900.对【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并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了。概括地说,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遗忘的材料是先多后少。
3901.错【解析】短时记忆也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指的是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大约在20秒左右,最多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
3902.对【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学习新材料要及时复习。
3903.对【解析】两种说法都有,切入角度不同而已,50%强调了多学的部分。150%强调了学习总程度。
3904.错【解析】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逻辑记忆是以语言、概念、原理为内容的记忆,如公式的记忆。
3905.错【解析】幼儿的识记呈现的特点是:无意识记一直是幼儿识记的主要形式,有意识记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而不是此消彼长的趋势。
3906.错【解析】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学习过程中既要理解学习材料,也要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必要的熟记和背诵。
3907.对【解析】记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
3908.错【解析】过度学习是指在“记得”“学会”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学习时间,使得对学习材料的掌握达到更高的程度。
3909.错【解析】人物应该是艾宾浩斯而不是斯腾伯格,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
3910.错【解析】“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对低年级儿童而言,直接形象记忆、逻辑记忆较为发展,教学中注意要运用有关教学,并使记忆系统化。”
3911.错【解析】系列学习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有重要影响,称为系列位置
效应。一般先学的和后学的容易回忆,中间的较难回忆。
3912.错【解析】考试时候回答选择题是再认。
3913.错【解析】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巩固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
3914.错【解析】过度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过度学习的量越大越好,过分的过度学习甚至导致相反的结果,使个体疲劳、没有兴趣等。
3915.错【解析】中学生记忆的目的性和抗干扰性较强,主要采用有意识记。
3916.对【解析】利用口诀记忆知识属于意义识记,但不属于意义学习。
3917.对【解析】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有效增强记忆。
3918.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3919.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3920.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3921.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3922.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3923.错【解析】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阶段。
3924.错【解析】题干中的例子表现了幼儿思维以自我为中心。
3925.对【解析】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它往往是人们在边做边想时发生的,具有直观实践
性的特点。3 岁前的幼儿只能在动作中思考,他们的思维基本上属于直觉动作思维,例如,幼儿将玩具 拆开,又重新组合起来。离开了感知活动或动作,思维就不能进行。成人有时也要运用表象和动作进行思维,但这种直觉动作思维要比幼儿的直觉动作思维水平高。掰手指计算加法,这是一种动作思维。
3926.错【解析】接受学习是概念同化的主要形式。发现学习才是概念形成的主要形式。
3927.对【解析】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麻雀、鸡都属于正例,蝙蝠属于反例。
3928.错【解析】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进行的思维。表象是思维的材料,思维过程往往表现为对表象的概括、加工和操作。3—7岁的儿童主要用具体形象来思考,思维活动受具体知觉情景的影响。例如,去城市的某个地方参观,我们事先会在头脑中想出可能到达的道路,经过分析与比较,最后选择一条短而方便的路,这样的思维就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在问题解决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艺术家、作家、导演、 设计师等更多地运用形象思维。成人也有形象思维,鲜明、生动的形象有助于思维的顺利进行。
3929.对【解析】直觉思维是指人脑对事物整体及其本质直接领悟的思维活动。它表现在对事物及其关系的敏锐、迅速地识别和整体地把握。“灵感”属于直觉思维。
3930.对【解析】题干确实,完整题干为“仅靠外部表现是不能了解人的内心注意状况的”,此句话是正确的。
3931.错【解析】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这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3932.错【解析】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注意的广度。
3933.错【解析】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是一种伴随的状态。
3934.错【解析】选择功能才是注意的首要功能。
3935.错【解析】人在高度集中注意时,无关动作会暂时停止,多余的动作暂时被抑制。
3936.错【解析】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1.客观刺激物的特点(1)强烈的刺激(2)新异的刺激
(2)情绪状态(3)变化的刺激(4)对比的刺激(5)起指示作用的刺激。2.人的主观状态(1)需要和兴趣(2)情绪状态(3)主体的知识经验
3937.错【解析】注意作为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和外部表现之间,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
3938.错【解析】使人发生兴趣或强烈影响情绪的外界刺激会引起注意力分散。但并非外界的任何刺激都会引起注意力分散的。
3939.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3940.错【解析】在教学工作中,单纯依靠无意注意组织教学,会使教学活动缺乏系统性,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反之, 过分强调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学生容易疲劳,造成注意的分散。所以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两种注意的 交替使用。
3941.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3942.错【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对学生的学习都是有害的说法错误。
3943.错【解析】被注意的对象越集中,排列越有规律,越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就越大。
3944.错【解析】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感受性高,则感 觉阈限低;反之,感受性低,则感觉阈限高。
3945.错【解析】视觉适应。视觉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与暗适应相反,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
3946.错【解析】知觉最基本特性是选择性。
3947.对【解析】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只要客观条件具备,错觉就会发生,主观努力难以避免。
3948.错【解析】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是利用了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3949.对【解析】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它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力的发展是建立在感知觉的综合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和注意力、思维能力等密切联系。观察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
3950.错【解析】长时记忆是指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甚至终身保持的记忆。
3951.错【解析】材料越多,识记所用的平均时间和次数就越多。识记也受材料性质的制约。
3952.错【解析】识记是记忆开始阶段。
3953.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3954.错【解析】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心理学家是艾宾浩斯。
3955.错【解析】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先快后慢。
3956.错【解析】过度学习是指在“记得”“学会”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学习时间,使得对学习材料的掌握达到更高的程度。
3957.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3958.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3959.对【解析】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3960.对【解析】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
3961.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3962.错【解析】使用的是形象思维。题干中的例子是专业书籍中形象思维中的例子原文。
3963.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3964.错【解析】思维最基本单位是概念。
3965.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3966.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3967.对【解析】变式指概念的正例(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就是通过保持概念的关键特征而变化那些非关键特征,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教师应用“变式”的目的在于通过变化非本质特征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3968.对【解析】机械学习的材料,不及时复习,遗忘迅速;有意义学习的材料,具体事实容易遗忘,但一般概念和原理不易遗忘。
3969.错【解析】教师讲课时,声音抑扬顿挫,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3970.错【解析】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
3971.错【解析】这是注意的分配。
3972.对【解析】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实,即便是在静态下进行观察,观察者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知觉仍然会产生错误,这就是我们要说的“错觉”。题干描述说明了败兵在恐惧状态下产生的错觉。
3973.错【解析】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而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稳定倾向的人,容易受首效应的影响。
3974.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3975.对【解析】我国心理学界多数人认为:思维无论从个体发展还是从种系发展来看,大致上经历四个阶段:即动作思维(或叫直觉行动思维)—形象思维—形式思维—辩证思维。动作思维是凭借直接感知,并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进行的。形象思维是凭借事物的形象(表象),并按照描述逻辑的规律而进行的思维。形式思维(或叫抽象逻辑思维)是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获得概念,形成判断,进行合理逻辑的推理的思维活动。辩证思维(或叫辩证逻辑思维)是凭借辩证概念,并按照辩证逻辑的规律而进行的思维。
3976.错【解析】开车属于运动记忆。
3977.错【解析】提取-诱发遗忘的一般范式包括:学习阶段、提取练习阶段和最后测试阶段。故本题错误。
3978.错【解析】后期进步逐步缓慢,但坚持练习还能持续有所提升。为了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过度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过度学习的量越大越好,过分的过度学习甚至导致相反的结果,使个体疲劳、没有兴趣等。
3979.错【解析】对大多数学习而言,分散学习效果优于集中学习。
3980.错【解析】记忆过程的最后阶段,是衡量记忆效果的唯一标准。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能辨认出来,就叫再认。如遇到小时候的朋友有熟悉感,或能够认出学过的单词,能够听出唱过的歌曲等等。回忆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在头脑中呈现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过程。它与再认最大的区别是经历过 的事物不在眼前。
3981.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3982.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3983.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3984.错【解析】过度学习是指在“记得”“学会”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学习时间,使得对学习材料的掌握达到更高的程度。一般来说,学习程度以150%为佳,但超过 50%时,人们会因学习疲劳而发生“报酬递减”现象,学习效果就会逐渐下降,出现注意分散、厌倦、疲劳等消极效应。
3985.错【解析】语言是人类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书写、手势等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语言是按层次结构组织起来的,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是句子。言语是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所以,语言和言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3986.对【解析】举一反三实质是一种善于变通,能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是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一种思维品质。发散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特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进行发散思维,才能获得灵活的知识、有价值的知识、创造性的知识,才能从事创造性活动。我们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一以贯十"等就是这种发散思维的结果。
3987.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3988.错【解析】不仅刺激物的绝对强度对无意注意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刺激物的相对强度对无意注意也有巨大作用。
3989.对【解析】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 的起伏(或注意的动摇),它是由于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态,而间歇性地加强和减 弱造成的。题干说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