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选择题
3990.B【解析】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情感的中介。
3991.D【解析】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情感的中介。
3992.B【解析】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情感的中介。
3993.C【解析】冯德情感三度说即冯特的情绪三维理论。 该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三个维度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每一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维度的两极之间不同的位置上。冯特的情绪三维理论为之后的情绪模式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该理论是冯特于1896年提出。
3994.B【解析】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突发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为了应付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况,就得果断地采取决定,迅速地做出反应。车祸、地震、水灾等突如其来的灾难引起的情绪体验是应激。
3995.A【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灰心丧气”“见花落泪”“对月伤神”的情绪状态是心境。
3996.D【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例如,狂喜、暴怒、恐惧、绝望、剧烈的悲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它往往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如暴跳如雷、浑身战栗、手舞足蹈等。激情发生时,意识范围缩小,易感情用事,不考虑后果。激情状态下人往往会出现“意识 狭窄”现象。
3997.A【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它表现在对待国家、集体、工作、事业、学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如爱国主义情感、国家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事业心、荣誉感、自尊心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道德感。
3998.B【解析】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人的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与能否满足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相联系。对新奇事物所产生的好奇心、力求认识某事物的求知欲、遇到与某种规律相矛盾的事实产生的疑惑感或惊讶感、解决了难题或有了新发现的喜悦感、以及对真理的热爱、对偏见和谬误的鄙视、憎恨等,都是理智感。
3999.B【解析】人的情绪和情感具有感染性。人们之间感情的沟通正是由于情绪和情感的易感性功能,才能以情动 情,以情感人。这种易感性,具体体现为“共鸣”和“移情”作用。共鸣是指某人已经发生的情绪和情感引起他人相同或相似的情绪和情感,是指情绪和情感的互通现象,如所谓“掬一把同情泪”。移情是个人将自己的内心感受赋予他人或物,如“爱屋及乌”。个体对各种信息意义的鉴别与认定,通常通过共鸣和移情来进行。
4000.D【解析】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情感的中介。
4001.D【解析】意志行动的过程包括准备阶段、执行决定阶段。行动计划制定后,执行计划,采取有效的行动,是达到目的的关键步骤。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环节是执行决定。
4002.C【解析】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是克服内外部困难。
4003.B【解析】双避冲突: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威胁性的目标同时出现,使个体对这两个目标均产生逃避动机,但由于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也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目标,这种选择时的心理冲突称之为双避冲突。
4004.A【解析】趋避冲突指一个人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的矛盾的内心冲突。既喜欢质量高的商品又嫌价格贵是趋避冲突。
4005.B【解析】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个体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善于明辨是非,及时合理而坚决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果断性是以周密考虑和勇气为前提的。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4006.D【解析】诗句中“喜欲狂”,表达的是狂喜的情绪,因此属于激情。
4007.C【解析】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A选项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盲从和独断。B选项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D选项与坚韧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顽固和动摇。
4008.D【解析】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
4009.A【解析】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4010.A【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反映的情绪状态是心境。
4011.C【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例如,狂喜、暴怒、恐惧、绝望、剧烈的悲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它往往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如暴跳如雷、浑身战栗、手舞足蹈等。激情发生时,意识范围缩小,易感情用事,不考虑后果。激情状态下人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4012.C【解析】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突发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为了应付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况,就得果断地采取决定,迅速地做出反应。“急中生智”是一种应激的状态。
4013.C【解析】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它是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一定的情绪状态总伴有内脏器官、内分 泌腺或神经系统的生理变化,情绪状态时的生理反应称为生理唤醒。
4014.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这种理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4015.B【解析】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背诵课文是意志行动。
4016.C【解析】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和支持作用时,这种积极的情感就会成为人行动的动力;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阻碍和削弱作用时,这种消极的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意志可以调节、控制人的情感。“胜不骄、败不馁”就是情 感服从于意志的表现。总之,意志过程与认知、情感过程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不同方面,它们之间密切联系,相互渗透。
4017.A【解析】双趋冲突指一个人以同样强度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标但又不能兼得时产生的内心冲突。每一个目标对个体而言具有同样的吸引力,解决的方法是个体选择优越性大的目标而放弃另一个目标,或者同时放弃这两个目标而追求一个折衷目标。“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反映的是双趋冲突。
4018.B【解析】双避冲突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威胁性的目标同时出现,使个体对这两个目标均产生逃避动机,但由于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也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目标,这种选择时的心理冲突称之为双避冲突。既不想牙疼也不愿忍受治牙的痛苦,但是没办法,必须接受一种结果是双避冲突。
4019.C【解析】趋避冲突指一个人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的矛盾的内心冲突。“想吃粥又怕烫”反映的是趋避冲突。
4020.D【解析】多重趋避冲突又叫双重趋避冲突,指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每个目标都具有吸引和排斥作用而不能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回避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而引起的内心冲突。春节回家进行多重的选择引起的内心冲突是双重趋避冲突。
4021.A【解析】“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描写的心理现象是情绪。
4022.B【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例如,狂喜、暴怒、恐惧、绝望、剧烈的悲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它往往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如暴跳如雷、浑身战栗、手舞足蹈等。激情发生时,意识范围缩小,易感情用事,不考虑后果。激情状态下人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4023.D【解析】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情感的中介。
4024.C【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它表现在对待国家、集体、工作、事业、学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如爱国主义情感、国家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事业心、荣誉感、自尊心等。
4025.A【解析】认知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当人认识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认识到自身的需要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时,才能提出正确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适当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和支持作用时,这种积极的情感就会成为人行动的动力;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阻碍和削弱作用时,这 种消极的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意志可以调节、控制人的情感。“胜不骄、败不馁”就是情感服从于意志的表现。总之,意志过程与认知、情感过程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不同方面,它们之间密切联系,相互渗透。
4026.D【解析】人对社会的适应是通过调节情绪来进行的,情绪调控的好坏直接影响身心健康。情绪情感的健康功能表现为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各种疾病。曾有人说过“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 打医生”,这就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情绪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
4027.C【解析】情绪、情感是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的,并随着认知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知之深,爱之切”说的就是认知对情感的影响。
4028.B【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人逢喜事精神爽”说的是一种心境。
4029.C【解析】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突发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为了应付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况,就得果断地采取决定,迅速地做出反应。
4030.D【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
4031.D【解析】当人无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或是无法忍受一些情绪的困扰时,将自己暂时离开现实,在幻想的世界中得到内心的平静和达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经历的满足,称为“幻想”。通过想象去满足没有得到的心理。
4032.D【解析】学生打人,一意孤行往往在挫折后产生。
4033.A【解析】黛玉葬花表明林黛玉赏花都表现出一种抑郁的情绪,这符合心境的弥漫性。
4034.A【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它表现在对待国家、集体、工作、事业、学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如爱国主义情感、国家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事业心、荣誉感、自尊心等。
4035.D【解析】一个人承受心理压力包括三个阶段:惊恐阶段、抗拒阶段、衰竭阶段。
4036.A【解析】文饰即合理化,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例如“酸葡 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现象。
4037.A【解析】投射一般是指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等,投射到别人身上或外部世界去,而断言别人是这样,以免除自责的痛苦。“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属于这种作用。
4038.B【解析】文饰即合理化,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例如“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现象。
4039.B【解析】引起激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人有重大意义的突发事件,如重大的喜讯、亲人的死亡都可能导致激情。人在激情状态下,往往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认识范围缩小,自我控制能力减弱,甚至会做出一些鲁莽的行为或动作。但这不等于说处于激情状态下的人就完全失去了理智。事实上正常的人处在激情状态下,虽然自控能力减弱,但还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激情状态,并能对自己的激情有意识地进行调节和控制。像离开现场、合理释放、转移环境、言语宽慰等都是较好的调节方式,可冲淡激情爆发的程度和注意力。当然控制和调节激情最可靠的办法还在于提高自身修养和加强意志品质的锻炼。激情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消极的激情对于人的行为及健康是有害的,应尽量控制;而积极的激情则成为激发人正确行为的巨大动力。例如,在战场上为保卫祖国领土、为战友复仇所激起的对敌人的无比仇恨,会激励战士英勇杀敌。在重大的国际比赛中,为祖国争光所激起的拼搏精神,会激励运动员们克服重重难关去夺取金牌。所以,应注意保护、激励有积极意义的激情。
4040.C【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例如,狂喜、暴怒、恐惧、绝望、剧烈的悲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它往往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如暴跳如雷、浑身战栗、手舞足蹈等。激情发生时,意识范围缩小,易感情用事,不考虑后果。激情状态下人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4041.B【解析】情绪、情感是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的,并随着认知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知之深,爱之切”说的就是认知对情感的影响。在荒郊野外看见老虎,人们害怕,而看见动物园中的老虎,不但不怕反而高兴,这种现象说明认知决定情绪。
4042.A【解析】动机功能: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发奋图强体现的情绪功能是动机功能。
4043.C【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它表现在对待国家、集体、工作、事业、学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如爱国主义情感、国家主义情感、集体主 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事业心、荣誉感、自尊心等。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人的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与能 否满足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相联系。对新奇事物所产生的好奇心、力求认识某事物的求知欲、遇到与某种规律相矛盾的事实产生的疑惑感或惊讶感、解决了难题或有了新发现的喜悦感、以及对真理的热爱、对偏见和谬误的鄙视、憎恨等,都是理智感。对教师观点的质疑属于理智感。
4044.A【解析】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大脑的喜怒哀乐惧恨等感受状态是情绪的主观体验。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它是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一定的情绪状态总伴有内脏器官、内分泌腺或神经系统的生理变化,情绪状态时的生理反应称为生理唤醒。
4045.D【解析】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的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高考被录取带来的喜悦是情绪而不属于情感。
4046.B【解析】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人的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与能否满足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相联系。对新奇事物所产生的好奇心、力求认识某事物的求知欲、遇到与某种规律相矛盾的事实产生的疑惑感或惊讶感、解决了难题或有了新发现的喜悦感、 以及对真理的热爱、对偏见和谬误的鄙视、憎恨等,都是理智感。
4047.D【解析】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不能驾驭或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是恐惧。
4048.A【解析】当一个人遇到喜欢的人时表示出欢喜,遇到不喜欢的人表示出讨厌,这表现的是一种情绪。
4049.D【解析】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突发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为了应付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况,就得果断地采取决定,迅速地做出反应。
4050.A【解析】情绪和情感具有两极对立特性。例如有爱加油恨,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
4051.A【解析】“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明儿童的情绪情感具有不稳定性。
4052.A【解析】中学生情绪和情感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起伏波动较大,他们会因为一件事情的成功而欣喜若狂、激动不已,也会因为一点挫折而沮丧懊恼、垂头丧气,情绪在两端间有明显的跌宕。而中学生由于出现表面上看来是莫名其妙的情绪波动,心境也常常出现明显的变化。
4053.D【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例如,狂喜、暴怒、恐惧、绝望、剧烈的悲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它往往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如暴跳如雷、浑身战栗、手舞足蹈等。激情发生时,意识范围缩小,易感情用事,不考虑后果。激情状态下人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全国人民群情振奋,热情欢呼是激情状态。
4054.B【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山笑水笑人欢笑”体现的情绪状态是心境。
4055.D【解析】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情感的中介。
4056.D【解析】升华也叫意志调节法,指把社会、超我所不能接受、不能容许的冲动的能量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能量,如将攻击性的欲望转化为竞技场上的拼搏。它是一种较为成熟的、积极的防卫形式。
4057.C【解析】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突发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为了应付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况,就得果断地采取决定,迅速地做出反应。
4058.D【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例如,狂喜、暴怒、恐惧、绝望、剧烈的悲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它往往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如暴跳如雷、浑身战栗、手舞足蹈等。激情发生时,意识范围缩小,易感情用事,不考虑后果。激情状态下人往往会出现“意识 狭窄”现象。
4059.B【解析】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4060.D【解析】过度补偿指一个真正的或幻想的躯体或心理缺陷可通过代偿而得到超乎寻常的纠正。这是一个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过程。如有些残疾人通过惊人的努力成为世界著名运动员,有些口吃者通过努力成为说话流利的演说家。
4061.A【解析】情绪和情感的关系:(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1.情绪通常是指与生理需要相联系,而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2.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3.在种系发展中情绪发生早,是人和动物所共有;情感发生晚,具有社会性,只有人类具有。4.情绪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情绪具有冲动性和外显性,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等。情感则比较内隐、含蓄,常以内心体验的形式存在,如深厚的爱,殷切的期望等。(2)情绪和情感的联系情绪和情感虽有区别,但在具体人身上是很难严格区分开的。情绪和情感总是彼此依存、交融一体的。1.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离不开情绪。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地存在。2.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一般地说,情感的产生会伴随有情绪反应,情绪的变化又受情感的支配。
4062.B【解析】否认: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似乎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以此减少心灵上的痛苦。如有的人听到亲人突然死亡的消息,短期内否认有此事以减免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
4063.A【解析】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它是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一定的情绪状态总伴有内脏器官、内分泌腺或神经系统的生理变化,情绪状态时的生理反应称为生理唤醒。心潮澎湃属于情绪的外部表现。
4064.C【解析】升华:一种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因为它可以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性欲或攻击性冲动所伴有的 力比多能量转向更高级的、社会所能接受的目标或渠道,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如因为失恋而“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最终功成名就。
4065.B【解析】置换又称转移,指对某一对象的情感,因某种原因无法向其直接表现时,就转移到其他较安全或易被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迁怒”就是这个机制。
4066.D【解析】退行是指个体在遭遇到挫折时,表现出其年龄所不应有之幼稚行为反应,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例如,已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儿童,因母亲生了弟妹或家中突遭变故,而表现出尿床、吸吮拇指、好哭、极端依赖等婴幼儿时期的行为。
4067.C【解析】反向作用即为了控制或防御某些不被允许的冲动而有意识地做出相反方向的举动。这种自卫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压抑不得体的冲动。第二,把其反面表露于意识水平。“矫枉过正”“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都可能被视为反向作用的表现。
4068.B【解析】代偿(补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种作用。
4069.A【解析】升华:一种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因为它可以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性欲或攻击性冲动所伴有的力比多能量转向更高级的、社会所能接受的目标或渠道,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如因为失恋而“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最终功成名就。
4070.A【解析】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个体能够自主地、独立地采取决定及执行决定。一个人能明确行动的目的,充分认识到行动目的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使之符合该目的。这种品质反映着一个人的坚定立场和信仰,它贯穿于意志行动的始终,是意志产生的源泉。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盲从和独断。
4071.A【解析】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在执行决定阶段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意志具有 自制性的人,善于控制不良情绪和排除外界诱惑的干扰,忍受各种痛苦和灾难。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
4072.B【解析】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在执行决定阶段,个体能以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是一个人长时间地相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为执行决定而努力的意志品质。与坚韧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顽固和动摇。
4073.A【解析】意志的果断性的相反表现就是犹豫不决,瞻前顾后。
4074.A【解析】没有主见,没有目的缺乏自觉性,容易盲从。
4075.A【解析】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个体能够自主地、独立地采取决定及执行决定。一个人能明确行动的目的,充分认识到行动目的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使之符合该目的。这种品质反映着一个人的坚定立场和信仰,它贯穿于意志行动的始终,是意志产生的源泉。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盲从和独断。“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的意思:一个明天接着又是一个明天,明天是何等的多啊!可是人的一生如果在等待中度过,那么,他将虚度光阴,一事无成。世上的人们如果被明日所羁绊,则年复一年,光阴飞逝,暮年将会在不知不觉中到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属于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立场。
4076.B【解析】认知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当人认识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认识到自身的需要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时,才能提出正确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适当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和支持作用时,这种积极的情感就会成为人行动的动力;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阻碍和削弱作用时,这种消极的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意志可以调节、控制人的情感。“胜不骄、败不馁”就是情感服从于意志的表现。总之,意志过程与认知、情感过程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不同方面,它们之间密切联系,相互渗透。
4077.D【解析】双趋冲突指一个人以同样强度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标但又不能兼得时产生的内心冲突。每一个目标对个体而言具有同样的吸引力,解决的方法是个体选择优越性大的目标而放弃另一个目标,或者同时放弃这两个目标而追求一个折衷目标。既想取得好成绩,又想出去玩是双趋冲突。
4078.D【解析】双避冲突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威胁性的目标同时出现,使个体对这两个目标均产生逃避动机,但由于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也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目标。既想取得好成绩,又想出去玩冲突矛盾是双趋冲突。
4079.A【解析】“既想…又怕…“是趋避冲突。
4080.B【解析】双避冲突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威胁性的目标同时出现,使个体对这两个目标均产生逃避动机,但由于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也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目标。既怕冷不想起床又怕受到批评是双避冲突。
4081.B【解析】“既想…又不愿意…“是趋避冲突。
4082.A【解析】双趋冲突指一个人以同样强度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标但又不能兼得时产生的内心冲突。每一个目标对个体而言具有同样的吸引力,解决的方法是个体选择优越性大的目标而放弃另一个目标,或者同时放弃这两个目标而追求一个折衷目标。“既想又想是双趋冲突”。
4083.D【解析】多重趋避冲突指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每个目标都具有吸引和排斥作用而不能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回避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而引起的内心冲突。大学生择业属于多重趋避冲突。
4084.A【解析】许多同学感到周围缺少真情,缺少亲朋好友,就到网上寻求网友聊天。这种现象说明这些学生主要遇到人际交往挫折。
4085.A【解析】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残疾人登山”属于意志行动。
4086.D【解析】意志的自制性(自制力):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在执行决定阶段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意志具有自制性的人,善于控制不良情绪和排除外界诱惑的干扰,忍受各种痛苦和灾难。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
4087.A【解析】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和支持作用时,这种积极的情感就会成为人行动的动力;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阻碍和削弱作用时,这种消极的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意志可以调节、控制人的情感。“胜不骄、败不馁”就是情感服从于意志的表现。总之,意志过程与认知、情感过程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不同方面,它们之间密切联系,相互渗透。题干的描述表明积极情绪促进意志的坚持。
4088.A【解析】意志行动的特征:第一,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第二,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第三,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第四,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意志行动的首要特征是自觉的行动目的。
4089.B【解析】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个体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善于明辨是非,及时合理而坚决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果断性是以周密考虑和勇气为前提的。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4090.C【解析】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个体能够自主地、独立地采取决定及执行决定。一个人能明确行动的目的,充分认识到行动目的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使之符合该目的。这种品质反映着一个人的坚定立场和信仰,它贯穿于意志行动的始终,是意志产生的源泉。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盲从和独断。
4091.A【解析】考点,意志的特征有三,认知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明确的目的性这是意志的首要特征,是意志活动的前提。
4092.B【解析】认知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当人认识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认识到自身的需要和客 观规律之间的关系时,才能提出正确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适当的方式和方法。
4093.C【解析】意志行动的过程包括准备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意志行动的实现阶段是执行决定阶段。
4094.B【解析】意志的自制性(自制力):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在执行决定阶段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意志具有自制性的人,善于控制不良情绪和排除外界诱惑的干扰,忍受各种痛苦和灾难。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
4095.A【解析】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在执行决定阶段,个体能以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是一个人长时间地相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为执行决定而努力的意志品质。与坚韧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顽固和动摇。
4096.A【解析】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个体能够自主地、独立地采取决定及执行决定。一个人能明确行动的目的,充分认识到行动目的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使之符合该目的。这种品质反映着一个人的坚定立场和信仰,它贯穿于意志行动的始终,是意志产生的源泉。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盲从和独断。小学生看电影后喜欢反面人物的言行,主要是因为意志的自觉性不高。
4097.C【解析】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个体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善于明辨是非,及时合理而坚决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果断性是以周密考虑和勇气为前提的。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4098.A【解析】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在执行决定阶段,个体能以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是一个人长时间地相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为执行决定而努力的意志品质。与坚韧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顽固和动摇。
4099.D【解析】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在执行决定阶段,个体能以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是一个人长时间地相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为执行决定而努力的意志品质。与坚韧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顽固和动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学习或做事时断时续,没有恒心,不能坚持下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意志缺乏坚韧性的表现。
4100.C【解析】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在执行决定阶段,个体能以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是一个人长时间地相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为执行决定而努力的意志品质。中国女排奋力拼搏,获得五连冠,表明女排具有的意志品质是坚韧性。
4101.D【解析】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在执行决定阶段,个体能以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是一个人长时间地相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为执行决定而努力的意志品质。
4102.A【解析】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个体能够自主地、独立地采取决定及执行决定。一个人能明确行动的目的,充分认识到行动目的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使之符合该目的。这种品质反映着一个人的坚定立场和信仰,它贯穿于意志行动的始终,是意志产生的源泉。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盲从和独断。“不随波逐流,能够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信念独立地决定和行动”体现了意志的自觉性。
4103.C【解析】“既想…又怕”是趋避冲突。
4104.A【解析】意志行动最关键(最重要)环节是执行阶段,即实现所做出的决定。
4105.B【解析】“既不想牙疼又不想就医“的动机冲突是双避冲突。
4106.A【解析】个体对挫折的反应和应对取决于对挫折的认知。
4107.A【解析】意志行动的过程的准备阶段包括动机斗争、确定目的、选择行动方法和制订行动计划等环节。
4108.C【解析】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它是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一定的情绪状态总伴有内脏器官、内分泌腺或神经系统的生理变化,情绪状态时的生理反应称为生理唤醒。小明即将上考场,感觉心跳加速,属于情绪情感的生理唤醒。
4109.C【解析】自我防御机制:否认: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似乎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以此减少心灵上的痛苦。如有的人听到亲人突然死亡的消息,短期内否认有此事以减免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眼不见,心不烦”“掩耳盗铃”等都是否认的作用。
4110.C【解析】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突发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为了应付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况,就得果断地采取决定,迅速地做出反应。学生临考的怯场属于应激。
4111.A【解析】“心有余悸”是一阵后怕,一直怕,描写人在恐惧中的心境状态。
4112.B【解析】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人的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与能否满足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相联系。对新奇事物所产生的好奇心、力求认识某事物的求知欲、遇到与某种规律相矛盾的事实产生的疑惑感或惊讶感、解决了难题或有了新发现的喜悦感、以及对真理的热爱、对偏见和谬误的鄙视、憎恨等,都是理智感。
4113.D【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它表现在对待国家、集体、工作、事业、学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如爱国主义情感、国家主义情感、集体主 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事业心、荣誉感、自尊心等。
4114.B【解析】人的情绪和情感具有感染性。人们之间感情的沟通正是由于情绪和情感的易感性功能,才能以情动 情,以情感人。这种易感性,具体体现为“共鸣”和“移情”作用。共鸣是指某人已经发生的情绪和情 感引起他人相同或相似的情绪和情感,是指情绪和情感的互通现象,如所谓“掬一把同情泪”。移情是 个人将自己的内心感受赋予他人或物,如“爱屋及乌”。个体对各种信息意义的鉴别与认定,通常通过 共鸣和移情来进行。“动之以情”体现了情绪情感的感染功能。
4115.B【解析】情绪和情感的区别:1.情绪通常是指与生理需要相联系,而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2.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3.在种系发展中情绪发生早,是人和动物所共有;情感发生晚,具有社会性,只有人类具有。.4情绪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情绪具有冲动性和外显性,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等。情感则比较内隐、含蓄,常以内心体验的形式存在,如深厚的爱,殷切的期望等。
4116.D【解析】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如用微笑表示赞赏,用点头表示默认等。
4117.B【解析】对同样的事情有不同的认识,就表现了每个人的主观反应的不同。
4118.B【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
4119.C【解析】情绪通常是指与生理需要相联系,而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
4120.A【解析】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情感的中介。
4121.D【解析】少年期是身心发展的半幼稚、半成熟期,其意志品质有以下几个特点:(1)自觉性品质虽有所提高,但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因此自觉性和幼稚性仍处在错综矛盾的状态,还不善于正确鉴别意志品质的良莠优劣。(2)果断性品质有所发展,反应快,行动快,不喜欢把时间花费在怀疑和犹豫不决上。他们的意志行动中,轻率和优柔寡断都有表现,但轻率比优柔寡断更为突出。(3)自制能力也有所增强,但是他们的自制能力还有限,抗拒诱惑的能力,控制情绪冲动的能力还欠缺。(4)意志品质的坚持性、恒心、毅力还很不成熟,容易虎头蛇尾、见异思迁。
4122.C【解析】压力即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称应激状态。
4123.A【解析】压力状态下身体反应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警觉反应。在这个阶段,由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进入应激状态。第二个阶段是搏斗阶段。个体企图对身体上任何受损的部分加以维护复原,因而产生大量调节身体的激素。第三阶段是衰竭阶段。压力存在太久,应付压力的精力耗尽,身体各功能突然缓慢下来,适应能力丧失。
4124.D【解析】组织功能(调节功能):情绪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发生、发展的过程,它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具体表现在: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 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
4125.D【解析】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在执行决定阶段,个体能以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是一个人长时间地相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为执行决定而努力的意志品质。与坚韧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顽固和动摇。
4126.D【解析】多重趋避冲突指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每个目标都具有吸引和排斥作用而不能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回避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而引起的内心冲突。大学生择业属于多重趋避冲突。
4127.B【解析】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个体能够自主地、独立地采取决定及执行决定。一个人能明确行动的目的,充分认识到行动目的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使之符合该目的。这种品质反映着一个人的 坚定立场和信仰,它贯穿于意志行动的始终,是意志产生的源泉。“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独立完成各项作业,反映了意志的自觉性品质。
4128.B【解析】双避冲突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威胁性的目标同时出现,使个体对这两个目标均产生逃避动机,但由于条件和环境的限制,也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目标。“进退维谷”属于双避冲突。
4129.D【解析】意志与认知过程的关系:认知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当人认识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认识到自身的需要和客 观规律之间的关系时,才能提出正确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适当的方式和方法。意志与情感过程的关系: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和 支持作用时,这种积极的情感就会成为人行动的动力;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阻碍和削弱作用时,这种消极的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意志可以调节、控制人的情感。“胜不骄、败不馁”就是情感服从于意志的表现。总之,意志过程与认知、情感过程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不同方面,它们之间密切联系,相互渗透。“胜不骄、败不馁”就是情感服从于意志的表现而不是意志服从情感,故D选项说法错误。
4130.D【解析】意志行动的关键环节是执行决定。
4131.B【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心境的影响所致。
4132.D【解析】自觉性是意志的首要品质,贯穿于意志行动的始终,反映了一个人在活动中坚定的立场和始终如一的追求目标。
4133.D【解析】“范进中举”故事中范进得知考中时的情绪状态是激情。
4134.B【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它表现在对待国家、集体、工作、事业、学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如爱国主义情感、国家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事业心、荣誉感、自尊心等。“帮助了他人觉得高兴”属于情感中的道德感。
4135.B【解析】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它是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身段表情)和语调表情。高兴时手舞足蹈属于身段表情。
4136.A【解析】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人的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与能否满足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相联系。对新奇事物所产生的好奇心、力求认识某事物 的求知欲、遇到与某种规律相矛盾的事实产生的疑惑感或惊讶感、解决了难题或有了新发现的喜悦感、以及对真理的热爱、对偏见和谬误的鄙视、憎恨等,都是理智感。
4137.A【解析】在种系发展中情绪发生早,是人和动物所共有;情感发生晚,具有社会性,只有人类具有。
4138.A【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
4139.A【解析】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人的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与能否满足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相联系。对新奇事物所产生的好奇心、力求认识某事物的求知欲、遇到与某种规律相矛盾的事实产生的疑惑感或惊讶感、解决了难题或有了新发现的喜悦感、以及对真理的热爱、对偏见和谬误的鄙视、憎恨等,都是理智感。
4140.D【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它表现在对待国家、集体、工作、事业、学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如爱国主义情感、国家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事业心、荣誉感、自尊心等。
4141.A【解析】指一个人以同样强度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标但又不能兼得时产生的内心冲突。每一个目标对个体而言具有同样的吸引力,解决的方法是个体选择优越性大的目标而放弃另一个目标,或者同时放弃这两个目标而追求一个折衷目标。“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指动机冲突中的双趋冲突。
4142.C【解析】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在执行决定阶段,个体能以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是一个人长时间地相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为执行决定而努力的意志品质。与坚韧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顽固和动摇。
4143.C【解析】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挫折的产生需要三个因素,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1.挫折情境:即干扰或阻碍意志行为的情境。2.挫折认知:即个体对挫折情境的认知、态度和评价,这是产生挫折和如何对待挫折的关键。挫折情境能够构成挫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个体对挫折情境的态度和评价。3.挫折反应:即伴随着挫折认知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同时存在时便构成心理挫折。但是,有时只有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者两个因素也可以构成心理挫折。挫折的应对:1.正确对待挫折。首先要认识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挫折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人们怎样认识和对待它。2.改善挫折的情境。首先应该预防挫折的发生,即对一件事情的成功或失败做出正确的评价。挫折发生之后认真分析引起挫折的原因,设法改变、消除或降低其作用的程度。改变情境的另一种办法是暂 时离开挫折情境,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去,或改变环境气氛,给受挫折者以同情、支持和温暖。3.总结经验教训。善于总结失败和挫折汇总的教训是增强挫折承受力的重要方面。4.调节抱负水平。抱负水平是指个体在从事活动前,对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或成就提出的标准。抱 负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增强挫折的承受力是有积极作用的。
4144.C【解析】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在执行决定阶段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意志具有自制性的人,善于控制不良情绪和排除外界诱惑的干扰,忍受各种痛苦和灾难。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一位演员刚刚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但上台演喜剧时仍能谈笑风生”,反映了其意志的自制性品质。
4145.B【解析】既怕...又不想...,两种选择都是不想要的,因此属于双避冲突。
4146.C【解析】由于人的需要多种多样并且是不断发展的,所以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往往存在多种动机。几种动机相互矛盾,就形成了动机斗争。在确定活动目的过程中,拿不定主意来作出决策时就产生动机冲突。
4147.A【解析】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个体能够自主地、独立地采取决定及执行决定。一个人能明确行动的目的,充分认识到行动目的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使之符合该目的。这种品质反映着一个人的 坚定立场和信仰,它贯穿于意志行动的始终,是意志产生的源泉。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盲从和独断。
4148.C【解析】趋避冲突指一个人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的矛盾的内心冲突。
4149.B【解析】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班级中的孩子对体育活动叫苦叫累,对体育锻炼的目的性没有深刻的认识,也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为。因此,班主任首先应当对全班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
4150.B【解析】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情感的中介。
4151.A【解析】四种基本情绪是:喜、怒、哀、惧。
4152.B【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
4153.D【解析】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突发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为了应付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况,就得果断地采取决定,迅速地做出反应。学生参加考试紧张,新教师上课往往表现很恐慌的心理现象属于应激。
4154.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升华,也叫意志调节。
4155.B【解析】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人的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与能否满足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相联系。对新奇事物所产生的好奇心、力求认识某事物的求知欲、遇到与某种规律相矛盾的事实产生的疑惑感或惊讶感、解决了难题或有了新发现的喜悦感、 以及对真理的热爱、对偏见和谬误的鄙视、憎恨等,都是理智感。
4156.A【解析】具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认为自己无法赶上别人,不愿意与他人进行比较。
4157.B【解析】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更快。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
4158.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态度形成的影响因素。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的满足,知识水平,家庭背景,参照群体,文化因素,经验的情绪后果。“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意思是被蛇咬过一次之后,就会害怕跟蛇长得非常相似的井绳,这是个体经历的情绪效应对态度的影响。
4159.B【解析】第一阶段为冲击阶段发生在暴露于压力源后不久或当时。如果刺激过大,就会使人感到眩晕,表现麻木呆板,不知所措,亦可称为“类休克状态...如突然听到亲人死亡的消息后大多数人会表现出发呆、惊慌或歇斯底里,只有少数人能保持冷静与镇定。第二阶段为安定阶段这时,当事人会努力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到损害的认识功能。而后采用各种心理防御机制或争取亲人、朋友的支持。第三阶段为解决阶段当事人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产生压力的刺激
4160.C【解析】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为了考上大学,成为国家有用人才而刻苦学习”,这是人意志的具体体现。
4161.A【解析】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是克服内外部困难。
4162.B【解析】“既不喜欢…又怕”是双避冲突。
4163.A【解析】“既想…又想”是双趋冲突。
4164.C【解析】“既想…又怕”是趋避冲突。
4165.A【解析】“既想…又想”是双趋冲突。
4166.B【解析】“既不想有断崖…又不想有追兵”是双避冲突。
4167.D【解析】“既想…又怕”是趋避冲突。
4168.C【解析】影响压力的因素包括:经验、准备状态、认知、性格、环境。
4169.B【解析】压力反应通常表现为心理反应、生理反应、行为反应三个方面。
4170.D【解析】“既不想没命,也不想失去一条腿”是双避冲突。
4171.C【解析】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
4172.A【解析】意志的品质包括:意志的自觉性(独立性)、意志的果断性、意志的自制性(自制力)、意志的坚韧性(坚定性、坚持性)
4173.A【解析】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个体能够自主地、独立地采取决定及执行决定。一个人能明确行动的目的,充分认识到行动目的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使之符合该目的。这种品质反映着一个人的坚定立场和信仰,它贯穿于意志行动的始终,是意志产生的源泉。“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独立完成各项作业,反映了意志的自觉性品质。
4174.D【解析】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在执行决定阶段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意志具有自制性的人,善于控制不良情绪和排除外界诱惑的干扰,忍受各种痛苦和灾难。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过分活跃但缺乏自控能力的学生”要注意培养他的自制性。
4175.D【解析】爱之深、恨之切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爱缺乏理智性。
4176.B【解析】自我暗示是利用内部语言来调节情绪的方法。
4177.B【解析】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的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4178.B【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映了杜甫当时的心境。
4179.B【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人逢喜事精神爽”反映了心境。
4180.C【解析】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突发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为了应付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况,就得果断地采取决定,迅速地做出反应。“急中生智”是应激。
4181.D【解析】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突发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为了应付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况,就得果断地采取决定,迅速地做出反应。“火灾、地震等”的情绪体验是应激。
4182.B【解析】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人的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与能否满足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相联系。对新奇事物所产生的好奇心、力求认识某事物的求知欲、遇到与某种规律相矛盾的事实产生的疑惑感或惊讶感、解决了难题或有了新发现的喜悦感、以及对真理的热爱、对偏见和谬误的鄙视、憎恨等,都是理智感。
4183.B【解析】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人的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与能否满足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相联系。对新奇事物所产生的好奇心、力求认识某事物的求知欲、遇到与某种规律相矛盾的事实产生的疑惑感或惊讶感、解决了难题或有了新发现的喜悦感、以及对真理的热爱、对偏见和谬误的鄙视、憎恨等,都是理智感。
4184.B【解析】文饰即合理化,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例如“酸葡 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现象。
4185.D【解析】一种最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防御机制。因为它可以把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性欲或攻击性冲动所伴有的 力比多能量转向更高级的、社会所能接受的目标或渠道,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如因为失恋而“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最终功成名就。
4186.A【解析】“既想…又想“是双趋冲突。
4187.A【解析】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个体能够自主地、独立地采取决定及执行决定。一个人能明确行动的目的,充分认识到行动目的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使之符合该目的。这种品质反映着一个人的坚定立场和信仰,它贯穿于意志行动的始终,是意志产生的源泉。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盲从和独断。
4188.B【解析】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在执行决定阶段,个体能以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克服一切困难,是一个人长时间地相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为执行决定而努力的意志品质。与坚韧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顽固和动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意志的坚持性品质。
4189.D【解析】对于缺乏信心和决心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其坚韧性。
4190.B【解析】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如果是班主任,可在全班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
4191.B【解析】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如果是袁老师,可在全班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
二、多项选择题
4192.ABC【解析】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它是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一定的情绪状态总伴有内脏器官、内分 泌腺或神经系统的生理变化,情绪状态时的生理反应称为生理唤醒。
4193.ABCD【解析】人的基本情绪包括喜、怒、哀、惧。
4194.ACD【解析】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的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4195.BCD【解析】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1.情绪和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两极性明显。2.反抗情绪与逆反心理。3.对异性的情感。随着性意识萌芽,中学生开始感受来自异性的吸引,并产生接近异性的倾向和愿望。但由于认识水平不高,容易形成表明疏远而内心“爱慕”的矛盾心理与行为。这应该引起教师和家长的注意,并采取相应的教育引导措施。
4196.ABC【解析】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它是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 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4197.ABC【解析】从情感的社会内容角度来看,人类的情感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三种形式。
4198.ABC【解析】情绪和情感的关系:(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1.情绪通常是指与生理需要相联系,而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2.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3.在种系发展中情绪发生早,是人和动物所共有;情感发生晚,具有社会性,只有人类具有。4.情绪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情绪具有冲动性和外显性,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等。情感则比较内隐、含蓄,常以内心体验的形式存在,如深厚的爱,殷切的期望等。5.情绪是感情反应的过程,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2)情绪和情感的联系:情绪和情感虽有区别,但在具体人身上是很难严格区分开的。情绪和情感总是彼此依存、交融一体的。1.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离不开情绪。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地存在。2.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一般地说,情感的产生会伴随有情绪反应,情绪的变化又受情感的支配。
4199.ABCD【解析】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在种系发展中情绪发生早,是人和动物所共有;情感发生晚,具有社会性,只有人类具有。情绪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表浅性),情感则比较内隐。情绪具有冲动性和外显性,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等。情感则比较内隐、含蓄,常以内心体验的形式存在,如深厚的爱,殷切的期望等。
4200.BC【解析】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突发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为了应付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况,就得果断地采取决定,迅速地做出反应。“司机紧急刹车”“战士排除定时炸弹小心翼翼”属于情绪状态中的应激。A选项是情绪状态中的心境。D选项是情绪状态中的激情。
4201.ABCD【解析】意志品质主要包括自觉性(独立性)、果断性、自制性(自制力)和坚韧性(坚定性、坚持性)四个方面。
4202.ACD【解析】抑制快乐表情会降低快乐感。故B选项错误。
4203.BC【解析】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它表现在对待国家、集体、工作、事业、学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如爱国主义情感、国家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义务感、事业心、荣誉感、自尊心等。“幼儿告状行为”反映出来的心理活动是道德感,而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故选BC选项。
4204.ABCD【解析】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它是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一定的情绪状态总伴有内脏器官、内分泌腺或神经系统的生理变化,情绪状态时的生理反应称为生理唤醒。情绪情感具有两极性的特点。
4205.AD【解析】激情的特点有:激动性、冲动性、敢为性。心境的特点:弥散性、长期性、渲染性。
4206.ABC【解析】压力状态下身体反应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警觉反应。在这个阶段,由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进入应激状态。第二个阶段是搏斗阶段。个体企图对身体上任何受损的部分加以维护复原,因而产生大量调节身体的激素。第三阶段是衰竭阶段。压力存在太久,应付压力的精力耗尽,身体各功能突然缓慢下来,适应能力丧失。
4207.ABC【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 定对象上,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
4208.ACD【解析】否认: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似乎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以此减少心灵上的痛苦。如有的人听到亲人突然死亡的消息,短期内否认有此事以减免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题干的描述属于否认,不属于其他,故选ACD。
4209.ABCE【解析】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成分组成的。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它是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一定的情绪状态总伴有内脏器官、内分泌腺或神经系统的生理变化,情绪状态时的生理反应称为生理唤醒。心潮澎湃是个人的内在情绪,是心理活动,应该是情绪的内部表现。
4210.ABCD【解析】情绪和情感的功能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调节功能)、信号功能、健康功能、感染功能,此外,情绪情感还具有强化功能、迁移功能、疏导功能。
4211.ABCD【解析】情绪和情感指的是同一过程和同一现象,只是它们分别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不同方面。情绪代表的是情感的反映过程,情感代表的是情绪内容,情感通过情绪表现出来。
4212.BCD【解析】挫折的应对:1.正确对待挫折。首先要认识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挫折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人们怎样认识和对待它。2.改善挫折的情境。首先应该预防挫折的发生,即对一件事情的成功或失败做出正确的评价。挫折发生之后认真分析引起挫折的原因,设法改变、消除或降低其作用的程度。改变情境的另一种办法是暂时离开挫折情境,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去,或改变环境气氛,给受挫折者以同情、支持和温暖。3.总结经验教训。善于总结失败和挫折汇总的教训是增强挫折承受力的重要方面。4.调节抱负水平。抱负水平是指个体在从事活动前,对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或成就提出的标准。抱负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增强挫折的承受力是有积极作用的。
4213.ABC【解析】意志行动的特征:第一,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第二,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 第三,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第四,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4214.ACDE【解析】压力即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称应激状态。压力是一个过程,是一种广泛性焦虑,是一种身心反应。
4215.ABC【解析】意志行动的特征:第一,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第二,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 第三,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第四,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4216.ABCD【解析】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一)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二)情感的性质不断深刻;(三)情感的稳定性不断增强;(四)高级的社会情感逐步发展起来。
4217.AB【解析】意志对行为的调节作用表现在对人的行为有发动、抑制的方面。
4218.BD【解析】准备阶段包括动机斗争、确定目的、选择行动方法(方案选择)和制订行动计划等环节。
4219.ABCDE【解析】影响压力的主要因素:(1)经验。当面对同一事件或情境时,经验影响人们对压力的感受。(2)准备状态。对即将面临的压力事件是否有心理准备也会影响压力的感受。(3)认知。认知评估在增加压力感和缓解压力中有着重要作用。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人类不是被问题本身所困扰,而是被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所困扰。(4)性格。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对压力的感受不同。那些竞争意识强、工作努力奋斗、争强好胜、缺乏耐心、成就动机高、说话办事讲求效率、时间紧迫感强、成天忙忙碌碌的A型性格特征的人,在面对压力时,性格中的不利因素就会显现出来,而且A型性格与冠心病有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A型性格者患心脏病的人数是B型性格者的2—3倍。B型性格的特征是个性随和,生活悠闲,对工作要求不高,对成败得失看得淡薄。(5)环境。一个人的压力来源与他所处的小环境有直接关系。小环境主要指工作单位或学校及家庭。
4220.AE【解析】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在执行决定阶段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意志具有自制性的人,善于控制不良情绪和排除外界诱惑的干扰,忍受各种痛苦和灾难。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
4221.BCD【解析】中学生的情感的发展逐步带有文饰性、内隐性、曲折性的性质。
4222.BC【解析】情绪通常是指与生理需要相联系,而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在种系发展中情绪发生早,是人和动物所共有;情感发生晚,具有社会性,只有人类具有。情绪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情绪具有冲动性和外显性,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等。情感则比较内隐、含蓄,常以内心体验的形式存在,如深厚的爱,殷切的期望等。
4223.ABCD【解析】对学生情绪调节的指导: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教会学生调节情绪的紧张度。难过时,想想过去愉快的事情。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学生不适宜情绪的产生主要是缺乏一定情绪体验引起的。教师要创造一种过渡性情境,让学生从不紧张到较为紧张再到更高一级的紧张,使学生积累各种情景下的紧张。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调整认知):很多不良情绪是由对客观事物和主观自我不正确的认知评价引起的,如一次考试失败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还觉得周围人用一样眼光看自己,结果就是痛苦、失望、自暴自弃。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发现问题的本质原因,并且看到积极意义,帮助学生情绪情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1)认知调节法。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了“情绪ABC”理论。其中,A是事件,B是信念,C是情绪与行为的结果。他认为一个情绪的好坏主要由自己的认知和想法决定,如果能改变一个人非理性的思想、观念和评价,就能改变他的情绪和行为。影响我们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的并非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此事件的解释。(2)意志调节法。意志调节法也称升华作用。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情绪的一个重要调节手段。(3)转移注意法。转移注意法是指把注意力从自己的消极情绪上转移到其他方面上。转移可分为注意转移和行动转移。注意转移是指把注意力从自己的消极情绪转移到其他方面上;行动转移是指把怒气等消极情绪转移到其他积极活动之中。(4)合理宣泄法。可以找到亲朋好友倾吐不愉快的事情;大哭一场或自言自语,以发泄心中委屈和不满。宣泄必须合理、适当,否则,导致消极后果。(5)幽默法。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4224.ACD【解析】挫折的反应表现在三方面,情绪性反应、理智性反应和人格(个性)的变化。1.情绪性反应。个体在遭受挫折时伴随的紧张、烦恼、焦虑等情绪反应,表现为强烈的内心体验和特定的行为反应。2.理智性反应。个体在遭受挫折时能够审时度势,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敢于克服困难,排除障碍,向预定目标靠近。3.人格的变化。持续的或重大的挫折会使人个体产生某些紧张的状态和反应,这种反应方式逐渐固定下来后就会影响人格的发展。
4225.ABCD【解析】意志品质是构成意志力的稳定因素,也是衡量一个人意志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意志品质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等四个方面。
4226.BC【解析】退行是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来应付当前情景,来降低自己的焦虑。B和C选项属于退行的行为。A选项是投射。D选项是否认。E选项是幻想。
三、判断题
4227.对【解析】题干描述正确。青少年初期学生情绪的特征具有两极性。
4228.错【解析】应该是道德感的体现。
4229.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4230.对【解析】情绪与情感的联系。情绪是情感的外在体现,情感是情绪的内在本质内容。两者都是人对客观事物与需要之间关系的反应,对人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要通过情绪表达出来。情感对情绪又有调解和控制作用
4231.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4232.错【解析】“临危不惧,舍己救人,化险为夷”体现的是应激,属于情绪的一种,道德情感是情感的一种。故本题错误。
4233.错【解析】触景生情表明了情绪情感具有不随意性。
4234.错【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例如,狂喜、暴怒、恐惧、绝望、剧烈的悲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它往往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如暴跳如雷、浑身战栗、手舞足蹈等。激情发生时,意识范围缩小,易感情用事,不考虑后果。激情状态下人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激情是可以进行控制的。
4235.错【解析】情绪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和短暂性的特点。
4236.对【解析】人的情绪和情感具有感染性。人们之间感情的沟通正是由于情绪和情感的易感性功能,才能以情动 情,以情感人。这种易感性,具体体现为“共鸣”和“移情”作用。共鸣是指某人已经发生的情绪和情感引起他人相同或相似的情绪和情感,是指情绪和情感的互通现象,如所谓“掬一把同情泪”。移情是个人将自己的内心感受赋予他人或物,如“爱屋及乌”。个体对各种信息意义的鉴别与认定,通常通过 共鸣和移情来进行。
4237.对【解析】情绪和情感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如用微笑表示赞赏,用点头表示默认等。题干说法正确。
4238.错【解析】愤怒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4239.错【解析】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人的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与能 否满足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相联系。对新奇事物所产生的好奇心、力求认识某事物的求知欲、遇到与某种规律相矛盾的事实产生的疑惑感或惊讶感、解决了难题或有了新发现的喜悦感、 以及对真理的热爱、对偏见和谬误的鄙视、憎恨等,都是理智感。
4240.对【解析】人的表情既有先天性,又具有社会性。
4241.错【解析】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现形式,往往发生在强烈刺激或突如其来的变化之后,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等特点。人在激情的支配下,常能调动身心的巨大潜力。
4242.错【解析】“既想…又想”是双趋冲突。
4243.对【解析】“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双趋冲突。
4244.错【解析】挫折虽然带来的是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但挫折对人的影响不都是负面的。
4245.错【解析】“想又怕”是趋避冲突。
4246.错【解析】认知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
要是引发情绪情感的中介。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推动和支持作用时,这种积极的情感就会成为人行动的动力;当某种情感对人的活动起阻碍和削弱作用时,这种消极的情感就会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意志可以调节、控制人的情感。“胜不骄、败不馁”就是情感服从于意志的表现。
4247.错【解析】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所产生的态度体验。
4248.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4249.错【解析】在种系发展中情绪发生早,是人和动物所共有;情感发生晚,具有社会性,只有人类具有。
4250.对【解析】情绪是易变因素,情感具有稳定性。
4251.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4252.对【解析】人的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4253.对【解析】意志的坚韧性是在意志其他品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坚韧性是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性的综合表现。
4254.错【解析】文饰即合理化,个人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给自己找一些有利的理由来解释。例如“酸葡 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现象。
4255.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4256.错【解析】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个体能够自主地、独立地采取决定及执行决定。一个人能明确行动的目的,充分认识到行动目的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有效地支配自己行动使之符合该目的。这种品质反映着一个人的坚定立场和信仰,它贯穿于意志行动的始终,是意志产生的源泉。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盲从和独断。“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的意思:一个明天接着又是一个明天,明天是何等的多啊!可是人的一生如果在等待中度过,那么,他将虚度光阴,一事无成。世上的人们如果被明日所羁绊,则年复一年,光阴飞逝,暮年将会在不知不觉中到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属于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立场。
4257.对【解析】题干说法正确。
4258.对【解析】学生努力攻克难题后,产生自豪感,这种体验属于理智感。
4259.错【解析】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所以意志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行动的目的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达到。题干中,“有志者,事竟成”是说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强调了意志的重要作用,但成功受很多因素影响,并不是只要有了坚强的意志、万事可成。故表述错误。
4260.对【解析】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