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一、单项选择题
6558.B【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是品德的核心成分,是个体品德的基础。2.道德情感,是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动力色彩的。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4.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6559.B【解析】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大致在三年级(9岁左右)。
6560.A【解析】依从认同内化 三个阶段
6561.D【解析】D选项打错字了,应该是“与他人相接近”,更正后为正确答案。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6562.D【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是品德的核心成分,是个体品德的基础。2.道德情感,是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动力色彩的。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4.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6563.C【解析】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意思是:可以夺去一个大国军队的主帅,但却不能强迫一个普通百姓改变他的志向。这句话说的是道德意志。
6564.A【解析】道德认识,是品德的核心成分,是个体品德的基础。
6565.C【解析】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主体虽然对道德行为规范本身仍缺乏清楚而深刻的认识与体验,但由于对榜样的仰慕,在行为上就试图与榜样一致。认同的愿望越强烈,对榜样的模仿就越主动,在困难面前就越能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榜样的特点、榜样行为的性质、示范的方式等都影响着认同。
6566.C【解析】科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法。
6567.B【解析】水平,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其中每种水平又有两个阶段,共六个阶段,即: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手段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定向阶段、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6568.C【解析】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包括:(1)前道德阶段;(2)权威阶段;(3)可逆性阶段;(4)公正阶段。其中,可逆性阶段(9~11岁),又称自律道德阶段。该时期的儿童既不单纯服从权威,也不机械地遵守规则,要求平等。根据行为的动机来判断对错。题干中,某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协商或修改的,说明其处于自律阶段。C项正确。A项:他律是指早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具有客体性。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处于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处于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处在寻求认可阶段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6569.B【解析】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年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6570.B【解析】好孩子阶段根据家庭或社会的期望行事,不考虑行为后果,属于习俗水平。
6571.A【解析】相对功利阶段,判断行为好坏关注的是行为后果与自身的关系,属于前习俗水平。
6572.D【解析】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年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6573.D【解析】普遍原则定向阶段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最高阶段。
6574.B【解析】小学三年级和初中二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6575.D【解析】科尔伯格是根据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发展情况来划分儿童的道德发展。
6576.A【解析】认同阶段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6577.A【解析】道德认知是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6578.A【解析】凯尔曼提出的态度学习的三个阶段是:服从、同化、内化。
6579.C【解析】题干描述是认知失调理论的观点。
6580.C【解析】认同阶段,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稳定性。
6581.D【解析】题干古文表明个体十分坚定,因此属于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内化。
6582.A【解析】经典条件作用理论中提出了条件反射的思想,所以条件反应法是它的具体运用。
6583.D【解析】品德是后天培养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6584.D【解析】价值观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6585.A【解析】题干是品德的定义。
6586.B【解析】题干是态度的定义。
6587.D【解析】伦理的道德感指伴随有道德理论思维的、更自觉的情绪体验。爱国主义情感就是伴随道德理论思维,属于伦理的道德感。
6588.B【解析】情感是品德心理结构中最有动力色彩的成分。
6589.D【解析】道德品质是后天学习得来的。
6590.C【解析】题干表明王军缺少意志力。
6591.C【解析】赵某其实不喜欢上司,但是行为上还得恭维他,这就是观点和行为不一致,产生了认知失调。
6592.C【解析】C应该改为“正面的观点和材料可以在短时间之内见效,容易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
6593.D【解析】认知失调理论就是给学生认知上的冲突,所以让学生认识到作业潦草的危害,学生在认知上就有了一个冲突,然后就会去改变自己的行为了。
6594.D【解析】想象的道德感指联想起道德性的事物的形象而激起的较自觉的情绪体验。题干中就是想到了刘胡兰等英雄而产生的道德感。
6595.B【解析】关键词是喜欢。
6596.C【解析】道德评价能力的概念。
6597.A【解析】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处于前习俗水平。
6598.B【解析】皮亚杰第一个系统的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
6599.C【解析】科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判断水平是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发展的,所以属于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6600.D【解析】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6601.B【解析】过滤功能,是指态度不但影响个体行为的方向性,也会影响个体对信息的选择。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接受与自己态度一致的信息,拒绝与自己态度不一致的信息。而且,在面对一致信息时,也倾向于注意和评价信息中好的方面。这使得在对新对象的认识与判断中,学生的已有态度担负着选择、过滤的作用。B项正确。
A项:调节功能,人的某些态度具有直接满足情感需要的作用,如一个好学的学生得到教师的肯定性评价,一个乐于助人的学生得到社会的好评等。兰伯特曾以实验证明,态度会调节个体的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而之所以如此,是个体为了消除内心的不安全感,为此个体就必须采取与需要相符的态度。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价值表现功能,价值观是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善恶、是非及重要性的评价。人们常通过表态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价值观。学生的价值观往往取决于其需要、动机、理想、信念等个性倾向性。如果个性倾向性与价值观一致,就会产生积极的态度,反之则产生消极态度。所以,态度也是学生价值观的一种反映。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适应功能,人的态度是在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过来又起着适应外部环境的作用。如儿童在交往活动中学会了什么样的态度是会被同伴集体所接受的,那么反过来,这种态度又会让儿童去适应不同类型的集体的交往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6602.B【解析】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题干中“他要求自身行为与教师角色行为一致”代表了小王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中学教师的角色相接近,属于认同阶段。
6603.C【解析】题干强调“外在标准”,因此属于他律道德。
6604.A【解析】题干强调“根据自己的三观去判断”这就属于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6605.B【解析】题干古文表明态度非常坚决,因此属于态度形成的最后一个阶段——内化。
6606.C【解析】题干是从众的定义,强调“收到他人或规范的压力,产生符合他人或规范的行为”。
6607.D【解析】题干是内化的定义,关键词是“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6608.C【解析】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包括:依从、认同、内化。因此,第二阶段是认同。
6609.B【解析】题干中学生的行为是受到警察的影响,这种受到他人影响而产生的行为,行为具有被动性的阶段是依从。
6610.A【解析】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是小学三年级和初中二年级。
6611.D【解析】题干强调“学生认识到诚信的可贵、自己自觉的遵守纪律”,这就体现遵守纪律已经内化为该生的价值体系,所以处在态度与品德的内化阶段。
6612.D【解析】皮亚杰认为,5岁以前是“无律期”,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还谈不上道德发展。
6613.A【解析】A处于前习俗水平中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要求的满足,偶尔也来自对他人需要的满足。在进行道德评价时,他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将行为与需要联系起来,但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认为符合自己需要行为就是正确的,他们会认为,海因茨应该去偷药,谁让那个药剂师那么坏,便宜一点不行吗
6614.B【解析】小学生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善于分析具体情境后再采取合理的行为方式与方法,或不具有某些行为技能。遇到这类情况时,教师首先应当肯定他们的动机,而后指出思考不周、行为不当的问题,或者通过交谈、集体讨论让学生自己做出必要的结论。
6615.A【解析】醒悟是指品德不良学生在教育或良好环境的影响下,逐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性和危害性,开始产生改正过错的愿望或念头。题干中“他意识到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并下定决心改正自己这个缺点”这样的描述表明了处在醒悟阶段。
6616.C【解析】意志指抵御诱惑。
6617.C【解析】题干强调“不能抗拒诱惑”,说明意志薄弱。
6618.A【解析】他律道德阶段只根据行为的客观结果来判断对错,所以会认为一盘玻璃杯比一个玻璃杯错误更大。
6619.C【解析】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6620.B【解析】转变是品德不良青少年有了改正错误的表现。题干中“产生改过自新的意向之后,他在课堂上不再睡觉、开小差”说明小圆有了改正错误的表现,所以处在转变阶段。
6621.C【解析】品德培养的策略包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6622.B【解析】
6623.D【解析】道德行为是品德水平的衡量标准。
6624.D【解析】内化过程是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也就是题干中说的建构整体人格的过程。
6625.B【解析】初中阶段学生的品德发展很不稳定,容易发生品德的两极分化。
6626.B【解析】品德是后天学习形成的,不是先天禀赋。
6627.D【解析】科尔伯格提出的故事叫两难故事,用的是两难故事法来研究人的品德发展。
6628.D【解析】10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6629.A【解析】一般地说,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当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6630.B【解析】品德比态度的内化程度深。
6631.B【解析】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是认知失调。
6632.D【解析】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即服从与惩罚的定向,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相对功利定向)。
6633.B【解析】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6634.A【解析】品德的核心是认识。
6635.B【解析】题干是品德的定义。
6636.B【解析】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对社会、他人、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6637.D【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6638.D【解析】品德结构中行为是关键。
6639.C【解析】明知故犯就说明知道但是管不住自己还是犯错,所以是缺少道德意志。
6640.A【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与其认知能力的发展存在着相互的关系,因此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属于德育的认知模式。
6641.B【解析】皮亚杰提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6642.B【解析】规则是外在标准,因此此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处在他律阶段。
6643.C【解析】态度定势是影响态度与品德发展的内部条件,不是外部条件。
6644.D【解析】科尔伯格编制道德两难故事,采用两难故事法来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
6645.C【解析】科尔伯格采用两难故事法来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
6646.B【解析】“法制不符合大众利益可以修改”这是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的特征。
6647.C【解析】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的六阶段是: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普遍道德原则取向阶段。
6648.A【解析】“抓住了会挨打”挨打是行为的客观结果受到了惩罚,因此此时儿童是根据行为的客观结构是否受到惩罚而判断对错的,所以处在惩罚服从取向阶段,属于前习俗水平。
6649.B【解析】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相对功利定向阶段。
6650.C【解析】“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是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的特点。
6651.C【解析】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最高阶段是良心取向阶段。
6652.D【解析】科尔伯格把道德发展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三个水平。
6653.C【解析】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道德原则阶段。
6654.C【解析】初中阶段是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初中生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人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并日趋稳定。
6655.C【解析】因为题干中的“权威命令”所以只能选服从,按照命令行事就是服从命令。如果题干把“在权威命令”删掉,单纯强调群体的压力,那么就是从众。
6656.B【解析】“班上很多同学都在吵闹,连平时比较遵守纪律的学生也不例外”这说明平时遵守纪律的学生受到了群体的影响,发生了从众。
6657.A【解析】题干是从众的定义。
6658.D【解析】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6659.C【解析】情节新颖离奇就意味着突破我们的原有观念,是我们意想不到的,也就是与原有观念有冲突。
6660.A【解析】费斯廷格提出的是认知失调。
6661.B【解析】价值辨析的方法基本是诱导性的,而不是灌输性、说教性的,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态度与品德时要设计各种活动,运用各种策略来诱发学生暴露、陈述、思考、体验并实现某种价值观。
6662.C【解析】主动退还是拾金不昧的表现,反映了个人的品德。
6663.C【解析】可逆阶段开始认识到规则是大家共同约定的,只要大家同意,规则也可以修改。
6664.B【解析】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即让儿童对道德价值上相互冲突的两难情境故事做出判断,并解释做出这种判断的理由,然后确定被试道德认识发展的水平。根据被试的回答,科尔伯格把道德认识划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三个不同的发展水平。每一水平又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共有六个阶段。科尔伯格的另外一个重要观点是:儿童的品德发展水平与其思维发展水平直接相联系,由于儿童思维发展存在着阶段性,因而其品德发展也具有阶段性。(沈德立主编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以及林崇德、申继亮主编的《小学生心理与教育》中均陈述了此观点)。B项正确。A、C、D三项:不属于科尔伯格关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论述,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
6665.B【解析】相对功利阶段是第二阶段,属于前习俗水平。
6666.C【解析】认同认同,即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规范,并试图与之保持一致。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这是服从所产生的直接结果,也是服从的进一步发展。认同的动机不是对权威或情境的直接或间接压力的屈从,而是对榜样的仰慕与趋同。在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中,认同是一个关键阶段,是自觉遵从态度确立.
6667.D【解析】公正阶段倾向于以公道、公正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能够根据他人的具体情况,基于同情、关心来对道德情境中的事件作判断。
6668.A【解析】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知产生,并且具有动力作用。
6669.A【解析】品德形成的基础是道德认识。
6670.A【解析】科尔伯格的认为个人品德伴随着认识的发展而发展,所以他的道德发展理论属于认知派。
6671.A【解析】学校教育在小学品德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6672.C【解析】独立性是整个中学阶段学生品德发展的最显著特征。
6673.D【解析】同伴全体是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ABC是内部条件。
6674.D【解析】利用群体约定指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是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教师则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做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
6675.C【解析】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模仿榜样属于品德形成的认同阶段。
6676.D【解析】自我中心阶段处于无规则阶段,往往按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规则对他的行为不具有约束力,没有义务意识,在游戏中没有真正的合作。
二、多项选择题
6677.ACD【解析】态度与品德形成的过程包括:依从、认同、内化。
6678.CD【解析】依从分为从众和服从。
6679.ABCD【解析】依从阶段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并且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6680.ABCD【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6681.ABC【解析】科尔伯格把人的道德发展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6682.AC【解析】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和服从取向、相对功利取向。
6683.CD【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6684.ABCD【解析】全部都属于道德情感。
6685.ABCD【解析】二者实质相同,但有一定的区别(1)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其中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比如我们常说某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但这并不等于他品德不良。(2)价值的内化程序不同。态度的内化水平由低到高: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其中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为品德。
6686.ACD【解析】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包括: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6687.AC【解析】
6688.ABCD【解析】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性格化。
6689.ABD【解析】影响态度与品德的内部条件包括:认知失调、道德认知水平、态度定势。家庭教养方式属于外部条件。
6690.AC【解析】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包括: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
6691.BD【解析】民主、信任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发展。
6692.ACD【解析】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分为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包括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内部条件即个人信念。
6693.ABC【解析】小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主要有: (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2)品德发展具有协调性。 (3)品德发展具有过渡性。 (4)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因此ABC是小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不是中学生的特点。
6694.ABD【解析】如果学生认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认知;那么学生就会喜欢学习——情感;并愿意安排时间学习——行为。
6695.ACD【解析】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品德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学习形成的,并且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是认知和行为的统一。
6696.ACD【解析】除ACD这三种原因之外,还有道德意志薄弱。
6697.BCD【解析】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A项中“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的说法是正确的;B项中的“只要”和“一定”显得过于绝对化;C项中,品德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并非偶然的表现;D项中,品德主要是个体通过后天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来形成的。B、C、D三项正确。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是BCD。
6698.ABCD【解析】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要求的满足,偶尔也来自对他人需要的满足。在进行道德评价时,他们开始从不同角度将行为与需要联系起来,但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性,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6699.AC【解析】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态度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
6700.ABE【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6701.ABCD【解析】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应注意以下几点:(1)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使他们相信教师的真心善意、相信党的教育政策。(2)培养与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3)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是非观念与是非感。(4)锻炼与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巩固新的行动习惯。(5)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运用教育机智。
6702.ABC【解析】题干问家庭对学生品德养成的影响,ABC都是家庭有关的因素,D同伴交往是社会方面,同伴不是家庭成员,因此不选。
6703.ABC【解析】题干问的是客观因素,家庭、环境、教育都是外在客观的因素。D意志力是个人主观因素,因此不选。
6704.BD【解析】德育过程有自身的规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其中,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是产生品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是品德实现转化的催化剂;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1)要注意全面性;(2)要注意多端性;(3)要注意长期性和反复性。由此可知,一方面道德认识不能决定道德行为,可能会产生不一致,故A项错误,B项正确;另一方面学生明知故犯是道德信念的缺失,故C错误,D正确,选BD
6705.BC【解析】态度与品德的区别有:(1)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包括对社会、对集体的态度,对劳动、对生活、对学习的态度,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等。其中,有些涉及社会道德规范,有些则不涉及,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那部分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2)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因价值内化水平不同,态度也发生多种程度的变化。从态度的最低水平开始,依次是“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价值内化的各级水平实际上也就是态度变化的水平,但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为品德。B、C两项正确。A、D两项:均不属于态度与品德的区别,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C。
6706.ABCD【解析】选项均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方法。
6707.ABC【解析】他律阶段(2~8岁):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多半是根据别人设定的外在标准,处于他律道德阶段。这一阶段的道德认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儿童认为规则是不变的,不理解规则是由人创造的;②评定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非好即坏,非善即恶;③判断行为好坏的根据是后果的严重性,而不看主观动机。
6708.BCD【解析】道德情感包括:直觉的道德感、想象的道德感、伦理的道德感。
三、判断题
6709.错【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6710.对【解析】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态度经常表现为趋避、喜恶等,这些倾向性可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但又不是一一对应的。例如,某教师虽然对调皮的学生有排斥、回避的倾向,但并不一定转化为外在的行为。
6711.对【解析】中学生的道德意志水平比小学阶段有所提高,但仍不完善。
6712.对【解析】晕轮效应、社会刻板印象等现象都反映了态度认知成分的偏见性。
6713.对【解析】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
6714.错【解析】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渗透。视具体情况,发展具有多端性。
6715.对【解析】品德是个体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
6716.对【解析】社会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客观因素之一。
6717.错【解析】小学儿童的品德关键年龄大致在小学三年级。
6718.对【解析】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发展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的过程,即从客观到主观。